掃一掃心靈的房間,還自己一個神清氣爽,雲淡風輕。
如果把心靈比作一個房間的話。那麼心靈中的那些情緒就是房間裡的擺設。情緒越多,房間就會顯得越雜亂。因此要常常把房間打掃打掃。正如神秀大師所說的那樣:"時時常拂拭,勿使染塵埃。"
心靈需要“斷舍離”。
斷舍離是将住所中的“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東西去除掉,換成“需要、合适、舒服”的東西。如果我們把自己的心靈也當成一個房間,我們是不是也應該進行一次斷舍離,那些“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情緒垃圾清除掉,還心靈一個窗明幾淨、纖塵不染。
我們都是凡夫俗子,難免有七情六俗。積極的情緒以可使我們内外和諧,身心健康,增強免疫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面對婚姻、家庭、工作、學習、子女教育等壓力,我們常常需要與各種消極情緒做鬥争。哪些情緒是垃圾情緒呢?簡單的說,凡是讓人不愉快的情緒就是垃圾情緒。如:着急、失落、生氣、郁悶、懊惱、悲傷、痛苦、焦躁、憤怒、恐懼等都是垃圾情緒。如果不及時處理掉,會導緻嚴重的情感障礙,對身心造成不良影響。會降低人體抵抗力,會抑制人的免疫系統。不良情緒還可以傳染給你的家人、同事等身邊的人,不僅會嚴重危及你自己的生活,還會影響身邊的家人朋友。所以,我們必須對垃圾情緒進行“斷舍離”,還心靈一個潔淨的空間。
垃圾情緒就像病毒一個,具有傳染性,所以,對垃圾情緒,就要像防範新冠病毒一樣去防範。
首先,斷絕垃圾情緒的輸入。對那些帶有負面情緒的讓自己不開心的人、不開心的事、不開心的話在心理層面進行隔離,采取不看、不聽、不問、不說。隻有這樣子才能夠斷絕和那些垃圾情緒的交往,隔絕垃圾情緒的輸入。
其次,舍去垃圾情緒的幹擾。對那些負能量的事負能量的人,從心理層面經常性做徹底的清除,那就是不去想、不去琢磨。不去回憶。如果常常在心裡去琢磨那些讓我不開心的人不開心的事,琢磨久了,這些東西就在心裡紮下了根。那麼快樂就沒有地方可以安放,平靜就沒有地方可以去了。
不是把自己的指責、抱怨、批評像博物館那樣展示給衆人,應該把這些東西統統掃進垃圾堆,讓他們消失,從此永遠不再相見。舍去不好的,才能納入優秀的。
第三,離開那些垃圾情緒。離開那些讓你不開心的人、不開心的地方。如果肉體不能離開,在心靈上要離開。把自己的關注力放在那些開心的事情上,那些正能量上面。
隻有情緒上的斷舍離,才能給你帶來精神面貌上的神清氣爽和雲淡風輕。
王陽明說:“人人自有定盤針,萬源變化總在心。可憐從前颠倒見。枝枝葉葉向外尋。”我們總是把自己的煩惱和痛苦歸結于外界的原因,說什麼環境造就人。其實,真正的環境是内心的環境。如果我們把所有的失敗和無奈都歸結為外境話,那麻煩就大了,外界是我們永遠也不可能掌握得了的,如果向外界去尋找快樂,尋找安慰,尋找幸福都是徒勞的。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情緒ABC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埃利斯創建的,這個理論認為激發事件A,隻是引發情緒和行為後果C的間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則是個體對激發事件A的認知和評價而産生的信念B,即人的消極情緒和行為障礙結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發事件(A)直接引發的,而是由于經受這一事件的個體對它不正确的認知和評價所産生的錯誤信念(B)所直接引起。錯誤信念也稱為非理性信念。因此,我們終究會明白,所有的煩惱和痛苦、所有的幸福和安詳都來自于心靈。
如果把心靈比成一個房間的話,心靈裡裝了些什麼東西就證明你是什麼樣的人。如果你的心靈裡頭塞滿了情緒的垃圾。你絕對是被狂躁,不安、焦慮情緒圍困的囚徒;相反,如果你的心靈房間裡整潔明朗,窗明幾淨,那麼你必定是神清氣爽,雲淡風輕的人。所以。我們要經常的對心靈的房間進行維護和清潔,心裡幹淨了,世界就幹淨了,心靜自然涼。
所有的事情有時候隻是換一個思路,換一個方向,就換成了另外一種活法。我們之所以情緒不好,就是因為我們都把關注點放在對外在環境的抱怨、指責和批評上,并且不停的去為這些抱怨、指責和批評去找尋理由,那麼抱怨越來越多,指責越也就來越多,那麼在别人眼裡就是一個憤怒抑郁難以親近的人。
我們所有的煩惱和痛苦都是因為想的太多,而所想的又恰恰是負能量居多的事,我們從外面向心靈的房間裡搬進了很多自以為珍品,其實是垃圾的東西。
心淨一切淨,心安一切安, 真正的高人一定是雲淡風輕,談笑自若、神清氣爽的。
唯有甯靜才能緻遠,也唯有緻遠才有甯靜。所以說佛說相由心生,心由命轉。有什麼樣的心态就有什麼樣的命運。一個愚蠢的人,一個是個心靈中充滿了垃圾的人,他走的再遠,所見所遇也隻能是垃圾。一個聰明的人一定是個快樂的人,對他來說人間處處是天堂。
在心靈的深處,把負面的東西打掃幹淨,少一些批評,少一些抱怨。那麼我們就都活在天堂裡了。其實這個世界很簡單不複雜。複雜的是人心。其實你隻要想的簡單一些,幸福其實也很簡單。六祖慧能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有人說為了促進社會的進步,人類的文明,我們需要思想家、需要批判者,就好比說在運動場上我
們也需要裁判。那麼好吧,讓他們去做這些思想家和裁判吧,我隻做生活的體驗者,我隻做運動場上的運動員。我隻做我自己喜歡做的事,讓我快樂的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