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伊始,小野的朋友圈就被各種松茸刷屏,每年的7月,會下上幾場連綿的大雨,隻有經過雨水的充分滋潤,再加上陽光的充分照耀,沉睡的松茸菌子才會嶄露頭角。7月和8月是吃菌子的好時節。小野作為一個無鮮不嘗的吃貨,對松茸還是很有一些心得的,誰說吃東西隻需要用嘴,腦子也同樣重要。
小野推廣的這幾天,中間接到很多的詢問,譬如:
松茸是不是越小越鮮,越大越鮮?
為什麼收到的松茸味道“臭臭的”,說好的鮮香呢?等等
今天,在這裡,小野會将問題整理出來,統一回答大家。
疑問一:松茸是小的好還是大的好?
小野:就營養價值而言,理論上來說,松茸越大,營養越好。因為松茸在同一時間内能長多大,是由土壤的養分多少和菌絲的品質決定的。(未開傘)
當然松茸的品級也可以按照時間來劃分。
最先的是頭水松茸,營養價值最高,采挖時間在5月底-6月-7月初,最好的采挖時間是清晨的5:00-6:00。外型大小不一,外茸呈淡琥珀色,清香,口感甘甜細膩。采摘到上架時間48小時以上。這個時間的松茸,最好是用來做刺身生吃。
其次是二水松茸,每年的8月-9月,全天都可以采挖。外形上來看肉質松軟,産量高,水份大,易腐敗,外茸呈深琥珀色。采摘到上架時間在36小時以内。這個時間的松茸,建議與雞湯清炖,但需要注意的是,放在湯水裡面最好不好超過15分鐘,否則營養價值就沒有了。
最後是末期松茸,上市時間在10月-12月,全天都可以采挖,特點是水份小,香味濃郁,肉質彈性,嚼勁足,熟後口感似鮑魚,外表粗壯,傘帽半開的為極品。采摘到上架時間為36小時以内,
疑問二:為什麼我收到的松茸“臭臭的”?
小野:新鮮松茸,天生就帶有一點臭味,海拔3500米以上的原始深林裡,從厚重的松針和泥土裡挖出來的小精靈,怎麼會沒有一點大自然的味道呢?
疑問三:如何判斷我收到的松茸還是好的?
小野:一是看松茸是否變色發黃,二是摸摸看,松茸如果摸起來黏黏的,液化了,那就是變質了,已經壞掉了。
通常情況下,松茸在高溫下會變質。但是一般情況下,松茸都是從産地直發,走順豐生鮮冷鍊,保證48小時内,讓松茸出現在大家的餐桌上。
疑問四:松茸真的不能用水洗?
小野:有種說法是用水洗,會沖掉松茸孢子,營養價值就大大降低了。事實上松茸特别容易吸水,不能長時間的浸泡,這樣會影響松茸的口感。
建議大家用竹刀或者陶瓷刀削去菌子上的泥土和雜草,菌杆上的泥土也刮掉,再用濕毛巾擦拭幹淨或流動的水沖洗,動作要快。
(鐵刀和不鏽鋼刀的金屬物成分與松茸接觸會起氧化反應,令松茸變黑,造成營養成分的破壞帶走松茸的香味兒)
疑問五:松茸外面那層黑黑的,吃之前要不要去掉?
小野:大家說得外面黑黑的那層其實是松茸的菌衣,是完全可以吃的。
松茸生長在無污染的高山松林裡,人迹罕至,連帶松茸也是無污染的,隻在根部攜帶一些泥沙,而菌身黑色的,像泥污的部分其實是松茸本身菌衣的顔色。由于松茸的營養物質大部分位于菌身表皮的黑衣,通常隻有作刺身食法時才除去黑衣(這樣視覺效果更好),所以建議常用的食法,例如清炖、松茸炖雞等都保留其菌衣。
疑問六:松茸一次吃不完,該如何保存?
小野:鮮松茸的保存時間是比較短的,收到松茸後應立即從泡沫箱中取出,放入冰箱保鮮層(切勿密封保存),這種方法可以讓松茸的保質期延長到3到5天。超過這個時間,松茸的活性營養會發生變質,香氣會迅速消失,顔色會發黃,口感會發酸。
如果時間更久的話,那就隻能選擇冷凍了,可以保存半年以上,但是,化凍之後再來烹調,香味會削弱很多。
疑問七:為什麼我做出來的松茸,不香?
小野:松茸本身的味道是很濃烈的,不需要太多的調味品。高端的食材往往隻需要最樸素的烹饪方式。資深食客對于松茸的喜愛,就在一盤刺身裡了。松茸的味道有的人喜歡有的人不喜歡,因人而異。不要神話她。
疑問八:松茸怎麼樣烹饪最好?
小野:這個問題,請參考前兩期的文章《松茸來襲,如何招待》
疑問九:小野賣不賣松茸?
小野:自打咱們雲南香格裡拉的松茸上了國宴,市場就一直火爆,需求量越來越大,但松茸的産量并不會跟着需求而增産,商人們向山民們收取的價格也壓的越來越低,無奈之下也導緻會在松茸中摻雜其他菌子。面對千奇百怪的菌子,對于不了解的人是很難分辨出哪一個才是松茸。建議大家找靠譜的大平台購買,避免損失。當然,如果大家有需要,小野可以把小彭特派員的聯系方式分享給大家哦!
雲野珍馐,您的綠色健康伴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