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是靜的。海,是動的。
走在養馬島松林間的小路上,與藍色的天白色的雲相伴,徜徉在海的氣息中,此時我就幻化成一朵浪花,擱置在這蔚藍色的海面上。
養馬島的後海,是一望無際的藍色,與灰白色的海鷗,凝聚成生命中的一抹景觀。來來往往的遊客,穿行其中,它以博大的胸懷擁抱着每一個人生的過客。我也是其中一個,但我卻是獨特的一個。
沿着海邊松林下的小路,往東前行,望着遠方海洋牧場的漁船,出神。搬運漁船的手扶拖拉機在海邊的沙灘上停着,流露着獨具特色的海的氣息。福臨北海,不錯的,一片浪花向我湧來,正在展現它獨特的魅力。
當我走進島的内部,看見的是一片玉米地。這片玉米地和弓車老師的玉米地本質上是一緻的,正如弓車老師在詩歌中寫道:“一隻玉米,來自月亮、血和大地的子宮……生死界,來來,回回,上上,下下,一遍又一遍……請讓我鑽進玉米穰,由哲學家成為隐士。”這是對生命的徹悟以及人生的哲學,更是一種根的沉思。我看着這片玉米地出了神,仿佛我正在魯西北的平原上,圍着燃燒殆盡的爐火,看着片片雪花跌落在幹枯的玉米稭上,感受生命的溫度。無論漁村文化還是農耕文明,玉米都在扮演一種最本質的角色,都是生命,都是土地的延續。
旁邊是一艘破舊的漁船,它經曆過驚濤駭浪,也見證過漁民的喜悅,更多的是它被寬廣的大海包容過,隻是被人們遺落在了這個角落。和魯西漢子遺忘在一旁的鋤、耙一樣,都在靜靜地躺在屬于它們的世界裡。如同一粒塵埃,訴說着曆史的悠長。
一個人行走在島上的村落街巷上,尋找一家飯館,看着兩旁的房屋,愈發感覺這裡與生我養我的魯西村莊沒有任何的差别,都是一樣的質樸,一樣的充滿着生命的生機。一頓海鮮面的果腹,活力滿滿的走在藍天白雲的油柏路上,奔放的釋放一個人的旅行的欲望。
幻想在島的海邊有一棟小樓,小樓後是一個小院,春天感受海子詩歌《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唯美,冬季可以點燃從魯西平原帶來的爐火,溫暖身體,燃燒整個沙灘,還可以喚醒春天留下來的那朵血紅的玫瑰花,溫潤那被海風吹拂潮濕了的心房。是的,這隻是幻想,但可以驅除現實的迷惘。
站在黃渤海分界線上,手指向天邊,就像一朵浪花,融進了海裡。突然意識到自己就是宇宙中的一粒塵埃,隻不過是被賦予了生命的意義。這種意義是非凡的,它來自于太陽、月亮、星星,更多的還是來自于大海,因為它是包容的,也是生命的源頭。
走在三仙山風景區裡,見到的不隻是一座座樓閣,最多的還是一尊尊塑像。不知行了多少跪拜之禮,不知遇到多少信男信女,在熙熙攘攘的人群裡,我還是認為我是一朵随着海風漂泊的浪花,在每一尊塑像前,用對生命的尊重敬畏神靈。
在蓬萊的餐館裡品嘗一頓海鮮,刺激充滿食欲的味蕾,也是和在魯西的院落裡吃一塊玉米加豆面的窩窩頭是一樣的,都是美味的,都是充盈着生命的意義的,更是充滿着精神上的撫慰。
化作一朵浪花,行走在魯西平原上,淺唱一首來自于大海的遙想。探求一個關于生命,關于土地的秘密。
壹點号魯西文壇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