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詩唐·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以前沒有高鐵飛機、沒有電郵電話、沒有即時語音、沒有視頻直播,但古人一樣有鄉思需要慰藉。漂泊在外的遊子,遇見從故鄉來的故人當然喜不自勝,隻想第一時間知道故鄉的境況,詩人們往往就以此成詩。
初唐詩人王績,寫過一首《在京思故園見鄉人問》,用了120字把朋舊童孩、弟侄池台、舊園新樹、柳竹茅齋、院果林花、水渠石苔統統問了一遍,事無巨細而依然意猶未盡。
王維也一樣急切,從他的語氣就看得出來。“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一口一個故鄉,語言純粹白描而迹近啰嗦。一如急不可耐的兒童,既心懷期待又忐忑不安,唯恐被問者會令自己失望。不像是高雅脫俗的吟詩煉句,倒像是常人一時間随口而發。
但王維并沒有開一張冗長的問題清單。他關心的隻有一件事——并且是一件似乎無關緊要的小事:你來的時候,雕花窗前的寒梅開花了沒?
不問大事,獨問寒梅。似乎故鄉之所以值得想念,就在于這窗前的一枝花。
兩個人的故鄉可能一樣,鄉思卻可能大相徑庭。一個人腦海中熟悉而親切的城郭樓台、親朋良伴、駿馬走狗、至樂清歡,在另一個人的印象裡也許都留不下痕迹。像王維就不問山河故舊、不問風土人情,隻關心窗前的寒梅。寒梅給王維留下的既是體感溫度的觸覺記憶,也是擡眼即見的視覺記憶。
寒梅也許是蹒跚學步時觸手不及的仰望、也許見證了十年寒窗的艱辛、也許映襯過慈母的微笑、也許曾是情窦初開時的竹馬青梅……妙就妙在王維不解釋,把寒梅所能代表的一切都讓給讀者。讀者能想到多少可能,寒梅就能意味多少象征。
何況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花開花謝一如人生。寒梅是一把鑰匙,能開啟王維記憶的鎖。似乎隻要寒梅不變,故鄉也就不變;花一開,一切就能回到過去。
王維本來可以自抒胸臆,比如寫思鄉情切、夜來夢見窗前梅花已怒放雲雲。但直陳其事,不如有感而問;直接對花發問如“淚眼問花花不語”,又更不如隔一層的對人發問。似乎自己平時無暇思及過往,直到如今有人來,心裡才忽然跳出一枝梅花。整個故鄉和往事都懸在這一枝寒梅上,自己卻渾然未覺。
所以王績的一連串發問,都比不上王維這似乎如夢初醒的一問令人印象深刻。後世對這一問也是欽服不已,比如明代的鐘惺說“寒梅外不問及他事,妙甚”,清代的宋顧樂說“問得淡絕妙絕”。清代的趙殿成為王維集作箋注,注到這裡忍不住感慨:多麼悠揚不盡的韻味啊,後面想加一句也萬萬辦不到。
然而寒梅著花,還不到思念以往的極緻。在提問完畢之後,詩才開始顯現藏得更深的一層。
王維之後三百餘年,宋代的王安石也寫了一首《梅花》,也是幾乎人人能誦:
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王安石以梅喻人姑且抛開不論,隻看字面意義:即便距離遙遠,也能知道是梅花開而不是下雪,因為聞得到香氣。既然遠在牆角的梅花都聞得到香氣,開在窗前的梅花又當如何?
“寒梅著花未?”似乎有問無答,但王維的期待已經躍然紙上。寒梅一旦著花,随之而來的自然是冷香萦繞——人人都有鼻子,不須王維提醒。
随之而來的嗅覺記憶,才是詩句的言外之意。最好是連詩人自己都沒有意識到:他真正銘心刻骨的往事不藏在觸覺和視覺印象裡,而藏在心底更深處、更難以被喚醒的嗅覺感知中。話問完了,思緒才開始。寒梅著花是詩句的終點,卻僅僅隻是詩意的起點。不着一字于香氣而芬芳氤氲環繞,才是詩。
王維這首《雜詩》,本來是一組詩的第二首:
家住孟津河,門對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書家中否?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已見寒梅發,複聞啼鳥聲。
愁心視春草,長向玉階生。
三首詩一集合,問答齊備了、叙事完整了、元素豐富了、主題明确了……詩意卻也明顯減弱了。第一個把第二首拎出來單獨成章的選評者,即便是斷章取義,也是目光如炬的斷章取義。即便相隔千萬裡千百年,讀到王維這二十字,依然能感到唐朝時的暗香浮動。
物是人非,古今不異,每個人都有故鄉和過往。有時念茲在茲無時或忘的,不過就是看不見也摸不着的一點味道而已,而自己更未必察覺。隻是在小寒這樣的時節,用心就能聞到花開的香氣:踏着時空節奏穿越而來的窗前一枝梅,冷冽已極更熱烈已極。
主要參考:
陳鐵民《王維集校注》,中華書局。
王紅、謝謙主編《中國詩歌藝術》,高等教育出版社。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