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怎樣吃薯類食物

怎樣吃薯類食物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6-27 00:59:37

薯類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物,不過你知道他們之間有什麼營養區别嗎?怎麼吃才健康呢,常見的薯類有甘薯、馬鈴薯、木薯和芋薯等。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怎樣吃薯類食物(常見薯類食物的營養區别和健康吃法)1

甘薯蛋白質含量一般為1.5%,脂肪含量僅為0.2%,碳水化合物含量高達25%。紅心甘薯中胡蘿蔔素含量又比白心甘薯高。甘薯中膳食纖維的含量較高,可促進腸胃蠕動,預防便秘。

土豆含澱粉達17%,維生素C含量和鉀等礦物質的含量也很豐富,既可以做主食,也可當蔬菜食用。

木薯含澱粉較多,但蛋白質和其他營養素含量低,是一種優良的澱粉生産原料。木薯植株各部分都含有氫氰酸,氫氰酸别名氰化氫,氫氰酸屬于劇毒類,食用前必須去毒,方法是浸水、切片幹燥或剝皮煮熟。

需要提醒的是,由于薯類蛋白質含量偏低,如果兒童長期過多食用,會對其生長發育産生不利影響。

那麼,這些薯類怎麼吃能獲得更多營養呢?近20年來,我國居民薯類的攝入量明顯下降,建議适當增加薯類的攝入。最好每周吃5次左右,每次吃50克-100克。

此外,薯類最好用蒸、煮、烤的方式哦,這樣可以保留較多的營養素。盡量少用油炸方式,減少食物中油和鹽的含量哦。

好文推薦:

每日做菜必看:春季最滋補養生菜譜

怎樣吃薯類食物(常見薯類食物的營養區别和健康吃法)2

各種薯類食物該怎麼吃才算健康

小貼士 怎樣煮出甘甜的紅薯

水煮開後馬上放入紅薯,使其表皮在短時間内煮成半熟,然後改溫火燒,使鍋内的水不沸騰。紅薯中的澱粉酶在60度左右時能促進澱粉很快轉變成糖。燒約15分鐘,改旺火煮熟,紅薯特别香甜糯軟。

馬鈴薯又稱土豆,洋芋,它與其他薯類的不同之處是賴氨酸含量較高,因此,将馬鈴薯與谷類食物搭配食用是提高谷類蛋白質營養價值的好辦法。

怎樣吃薯類食物(常見薯類食物的營養區别和健康吃法)3

小貼士 如何巧煮土豆

煮土豆時,水中加一些牛奶,不但味道好,煮出的土豆也白。鍋中的水燒開後,應改用溫火煮,這樣裡外受熱均勻,熟後又酥又軟;如果一直用旺火煮,雖然土豆外部煮爛糊了,但土豆内部仍然不熟,會産生“硬心”。

芋頭、山藥、涼及木薯等含澱粉較多,一般隻作熟食,隻有涼薯常作水果生食。木薯含有氰甙,在适當條件下,可産生對人體有害的遊離氫氰酸。因此,木薯應去皮、浸泡、煮熟後棄湯食用,以免中毒。木薯禁止生食。

怎樣吃薯類食物(常見薯類食物的營養區别和健康吃法)4

小貼士 洗芋頭時如何防手癢

洗芋頭時要戴上乳膠手套,可避免手癢。将芋頭洗幹淨,放在熱水裡燙一燙,再削皮手就不會癢了。

專家建議,适當增加薯類的攝入,每周吃5次左右,每次攝入50到100克。薯類最好采用蒸、煮、烤的方式,可以保留較多的營養素;盡量少用油炸方式,減少食物中油和鹽的含量。但由于薯類蛋白質含量偏低,兒童不宜長期過多食用,以免對其生長發育不利。

怎樣吃薯類食物(常見薯類食物的營養區别和健康吃法)5

各種薯類功效不同

1.紫薯

抗氧化、抗癌作用強。紫薯除含澱粉、蛋白質和脂肪外,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B2、胡蘿蔔素、維生素C、花青素等營養物質。值得一提的是,紫薯富含硒元素,有較強的抗氧化作用。所含的黏膜蛋白,還有防癌、抗癌作用。

推薦吃法:紫薯花卷、紫薯饅頭、紫薯發糕、酸奶葡萄幹紫薯泥、紫薯麥片粥。

特别提示:紅薯、紫薯最好不要空腹吃,容易感覺燒心。一次也最好不要吃太多,否則容易出現澱粉消化不良症狀:如泛酸、腹脹。建議可與含脂肪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同吃,如雞蛋,或配合其他蔬菜食用。

怎樣吃薯類食物(常見薯類食物的營養區别和健康吃法)6

2.紅薯

雖然紅薯含有的纖維素不是很多,但是它的食用效果是最好的。紅薯所含的纖維素雖不如菜葉多,但以水溶性的為主,總纖維含量也不少,是防治便秘較好的食物。挑選時,盡量選顔色深的,所含的類胡蘿蔔素等營養物質更豐富。

推薦吃法:紅薯小米粥、紅薯燒排骨、紅薯面饅頭。

日本國立癌症預防研究所近日公布的一項研究結果指出,紅薯是超級抗癌食物。這主要歸功于紅薯含有的一種特殊成分:脫氫表雄酮。這種激素可以防癌并且延緩衰老。

美國科學家的研究發現,這種成分對于預防乳腺癌和結腸癌尤其有效。同時,紅薯中的胡蘿蔔素含量絲毫不比胡蘿蔔遜色。

而胡蘿蔔素有幫助身體抵抗輻射的作用,從而也具有防癌作用。此外,紅薯富含膳食纖維,可以通宿便,改善便秘,也能預防大腸癌。不過,胃潰瘍及胃酸過多的患者不宜食用紅薯。

怎樣吃薯類食物(常見薯類食物的營養區别和健康吃法)7

3.馬鈴薯(土豆)

補充維生素C的能手。土豆富含維生素C,且不容易在烹調過程中損失。有實驗曾拿土豆和菠菜進行烹調實驗,比較兩者加工後維生素C的剩餘量。結果,菠菜水煮5分鐘隻剩下35%。土豆即使去皮水煮,還剩餘83%。

推薦吃法: 土豆焖牛肉、肉片土豆焖扁豆、羊肉蘑菇土豆泥。

特别提示:土豆最好别用油炸,如炸薯條、炸薯片,這樣不僅攝入油脂多,還可能增加患癌症的風險。

怎樣吃薯類食物(常見薯類食物的營養區别和健康吃法)8

4.芋頭

堿性食物,常吃增強抵抗力。芋頭富含多種礦物質,特别是氟的含量較高,能很好地保護牙齒。它含有一種黏液蛋白,被人體吸收後有助于産生免疫球蛋白,可提高機體的抵抗力。芋頭為堿性食品,能中和體内積存的酸性物質。

怎樣吃薯類食物(常見薯類食物的營養區别和健康吃法)9

5.山藥

山藥具有輔助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而且山藥含有大量的黏蛋白成分,黏蛋白可以降低血液膽固醇,從而達到預防心血管系統的脂質沉積的功效,對防止動脈硬化也有一定的作用。此外,山藥對于糖尿病有輔助療效,除了易産生飽腹感,有利于控制食量外,黏液中的甘露聚糖還有改善糖代謝,提高胰島素敏感性的功用。

推薦吃法:百合山藥小米粥、糯米蓮子山藥粥、山藥木瓜炖排骨、木耳青椒炒山藥、蜜汁山藥。

特别提示:山藥和芋頭都比較容易發黴,最好随買随吃。特别是煮熟的,隻能在冰箱裡保存1天。最後需要提醒的是,薯類雖好,但也不要頓頓都吃。薯類和雜糧一共占到每天攝入主食的30%即可。

怎樣吃薯類食物(常見薯類食物的營養區别和健康吃法)10

哪些薯類多吃可防病?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紅薯、白薯、土豆等原來人們餐桌上的主要食物已逐漸被粳米、白面和大魚大肉所代替。

國家衛生部門最新調查顯示,近20年來,我國城鄉居民人均每日薯類的攝入量由1982年的179.9克顯著下降至現在的49.1克,人們薯類的攝入量嚴重不足。

營養學專家認為,薯類除澱粉外,還富含其他多種營養物質,對預防癌症、心腦血管病和控制體重有利,應成為餐桌上的“主角”。對于一般人群,每周應攝入薯類5次左右,每次以50克至100克為宜。

市疾控中心非傳控所所長、衛生部營養與特殊膳食委員會委員、中國營養學會理事江國虹說,紅薯、白薯、土豆、芋頭、山藥等都是生活中常見的薯類,不少人尤其是愛美女士認為薯類澱粉含量高,擔心食用後會發胖,其實這種認識是不科學的。

薯類澱粉含量确實較高,如紅薯、白薯的澱粉含量達25%,土豆的澱粉含量達17%,但薯類所含的澱粉中有相當一部分為抗性澱粉,其産熱量低,且耐受消化酶的分解代謝,因而在體内的消化、吸收很緩慢,能夠維持血糖平衡,減少饑餓感,且可降低血膽固醇和甘油三脂水平,加之薯類的脂肪和蛋白質含量很低,因此适量食用不僅不會使人發胖,反而有利于控制體重。

怎樣吃薯類食物(常見薯類食物的營養區别和健康吃法)11

除澱粉外,薯類還含有其他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營養物質。如紅薯中含豐富的胡蘿蔔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煙酸以及鉀、鈣等礦物質和較多的膳食纖維,這對清除人體内自由基、抗氧化、抗腫瘤、預防便秘等具有很好的作用。正因如此,日本國家癌症研究中心将紅薯列為首位抗癌蔬菜。

再如,人們熟悉的土豆,除澱粉外,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鉀等礦物質,對降血壓、防中風有一定作用。

薯類澱粉含量高易“吸油”,因此烹調上應以蒸、煮、烤為主,不宜油炸。

此外,薯類往往含有一種酶,過多攝入能引起燒心、返酸、腹脹、打嗝等不适,因而有慢性胃炎、食管炎、消化性潰瘍等消化道疾病和消化功能不良者更要注意,一次攝入不宜超過100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