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愛蓮說》,或許你能想起高中的語文課本,但是你不一定可以想起它的作者周敦頤,或許你足夠細心,還能對作者的名字記住一二,但是你并不一定知道周敦頤更多的故事。這個可以寫出"出淤泥而不染"的古人,究竟有什麼特别之處,值得我們記住的呢?不妨來看看他不平凡的一生。
周敦頤喜愛蓮,加上他的一生,期間都與一個地方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那就是重慶合川。公元1056年,皇帝欽點,任他為合州(現合川)通判。
合川因為周敦頤而有名,是合川成就了周敦頤,也是周敦頤成就了合川。在這個古老的地方,周敦頤一直專心政績,努力整頓當地的治安。除此之外,他更是通過開辦學府培養了一批傑出的人才,為我國的教育事業做出一定的貢獻。
周敦頤親自拜訪張宗範,但是古人之間的交往都是比較正式的。在正式拜訪之前,他們還需要約定專門的時間,雖然周敦頤百事繁忙,但是為了祖國,他還是抽出時間,并且通過一番功夫,說動了張宗範。最後張宗範不僅答應了周敦頤的請求甚至無償把整座花園捐獻了出來,成為了當時的一段美談。
州學辦起來後,周敦頤便請張宗範前來主持學政。同時他也邀請天下廣大文人雅客前來講學,其中包括文學大家蘇轼。可見周敦頤當時在文化界的地位是相當有力量的。但是他本人也并非隻會為政府工作,他本人也是一個文人騷客,期間也有過不少的詩。
周敦頤任合州通判五年,期間更是出了《愛蓮說》這一代表文高貴氣節的詩,這也是他一生的寫照,出于塵世,而不局限于庸俗的世界。一心為民,卻又不失自己的個人生活空間,現在的人能做到這樣的可謂是寥寥無幾了。
敦頤一生政績卓越,有多少人倒在了“争名奪利”的官場上,他卻一心“為官”,在污濁不堪的官場上“出淤泥而不染”,這種思想境界豈是一般凡俗之人可達到的?他既不激進逐利,亦不避世歸隐,而是選擇了一種更好地方式,立之于世,完成了一個人所需要的精彩生活之餘,也保持了人之善真本性,難能可貴!我想,我們當代的人需要向他學習的不止一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