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日,受四川盆地區域性不利氣象條件影響,包括成都在内的成都平原經濟區城市均受到污染過程“侵襲”。那麼,就本輪污染而言,有什麼特點,空氣質量多久好轉呢?成都市環科院的專家表示,本輪污染形成外部原因是氣象條件十分不利,内部原因則是污染排放總量大。而根據省、市生态環境部門和氣象部門最新會商結果,成都平原經濟區預計将在今明天整體得到改善。
外部原因——氣象條件十分不利
(12月5日全省空氣質量實況圖)
本次污染過程期間,成都平原經濟區整體受靜穩高濕天氣影響,單就成都而言,12月4日和5日清晨分别出現3.5℃和6.8℃的逆溫。“逆溫”顧名思義,氣溫與正常情況下相反,呈現上高下低的狀态,密度大的冷空氣在下,密度小的暖空氣在上,無法形成對流。而這樣的現象出現就将導緻近地面污染物無法擴散,容易發生污染。
其中,5日淩晨,成都市的邊界層高度更是下降到不足400米,這就好像有一個“大鍋蓋”把成都平原經濟區和漂浮的污染物一同罩起來了,污染物走不了,隻能一直籠罩在成都平原經濟區上空,加上機動車尾氣、揚塵等本地污染物還在持續排放,使得污染越發嚴重。
(邊界層高度下降到不足400m)
逆溫現象出現,靜穩高濕條件下,機動車尾氣和工業企業涉氣生産環節中産生的SO₂、NO₂和VOCs會發生反應,生成我們所熟知的PM₂.₅,從而加重大氣污染,尤其是不利氣象條件疊加工作日早、晚高峰的排放量增大,污染程度再次加重。
内部原因——污染排放總量大
成都平原經濟區是四川省五大經濟區之首,根據統計,經濟區常住人口高達3500多萬,今年一季度GDP數據總和為7387.43億元,GDP總量占四川全省GDP的60%以上。成都作為平原經濟區的“主要貢獻力量”,經濟區一季度GDP總和占比就超過50%。成都市常住人口超過2000萬,社會活動水平高,全市機動車保有量超600萬輛,位居全國第二,且新能源汽車占比較少。12月3-4日,主城區總交通出行量均超過170萬輛,即便是周末交通出行量仍持續處于高位,大量的機動車出行勢必帶來高強度的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等排放,再結合不利的外部因素,這就推高了本次污染的峰值。
全市現有在建施工工地6000餘個,工地多,運渣車活動頻率高,工地揚塵、道路揚塵污染較重,這也是顆粒物的主要貢獻來源。
進入冬季,露天焚燒現象和四川特有的腌臘制品熏制現象更進一步加劇污染物累積。
市“三大戰役”辦相關負責人還介紹到,目前已采取主動措施,積極應對本輪污染過程。按照省生态環境廳統一部署,成都市從5日淩晨起啟動重污染天黃色預警,通過對工業源、移動源和面源等采取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措施,加大一次顆粒物、NOx和VOCs等減排力度;組織31個重點行業涉氣企業落實重污染天氣“一廠一策”應急減排措施,避免“一刀切”;對全市涉及土石方工序的工地和钣噴作業工序的汽修企業是行錯峰減排(綠色标杆工地和綠色钣噴汽修企業不受限制);對3億餘平方米主幹道增加灑水清掃頻次;中心城區及郊區新城建成區運輸煤炭、沙石、袋裝水泥等易産生揚塵的運輸車輛全天禁止通行。
污染過程還将持續多久?
根據省、市生态環境部門和氣象部門最新會商結果,成都平原經濟區預計将在今明天整體得到改善。今天淩晨開始成都市風速逐漸增大,并伴有降水過程,空氣質量将明顯改善。7日受回流冷空氣影響,上午風速開始增大,下午氣象擴散條件逐步轉好;8日冷空氣影響趨于結束,陰轉多雲為主,早晚有分散陣雨。預計12月7日空氣質量為輕度至中度污染,8日為優或良。
未來,依據氣象部門和生态環境部門的持續加密會商,按照省上統一安排及相關規定,市“三大戰役”辦将及時通過多種信息傳播渠道向社會發布更新空氣質量相關信息和解除預警時間,市民朋友們可持續關注。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缪夢羽 供圖 成都市環科院 編輯 王鵑 校對 宋和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