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民間俗語諺語歇後語大全

民間俗語諺語歇後語大全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27 01:38:06

文|玉河微瀾

在我的故鄉—山東省平原縣前曹鎮南宮村,有一個人所共知的諺語:梢瓜打驢—去一半子。意思是,做某件事兒,幹某個活兒,進度很快,一會兒就完成過半。還有層意思,就是無論吃飯,喝水,在短時間内,食品和飲水消耗很快。當然,有時候地裡的莊稼或者果園菜園,被人偷盜很多,大家也會形容為“梢瓜打驢—去一半子”。總之,隻要遇到相關的情況,人們就來一句這個諺語,既形象又貼切。

過去,梢瓜、周瓜、甜瓜、脆瓜、黃瓜是農村常見的瓜果。其中梢瓜的形狀跟黃瓜相似,長度差不多。梢瓜顔色黃一些,圓周粗一些,光溜溜沒刺,還前頭稍粗,蒂處稍細,握在手裡,形似棒槌。

明末清初,宮姓家族有個叫宮川洋的壯小夥兒,娶了個俊媳婦,夫妻二人恩恩愛愛,持家有方。有一年,俊媳婦對川洋說:“都說一畝園,三畝田,咱騰出點地來種點哨瓜周瓜吧。”

以前那些年,川洋都是在玉米地裡穿插種點瓜果,用于一家人解饞吃,還從來沒有拿出地來專門種瓜。那時候土地産出有限,人們普遍把種莊稼、多産糧、填飽肚子作為第一要務,哪肯專門種瓜啊。不過,媳婦的話有道理,川洋就真的騰出半畝地種上了瓜,其中梢瓜種的最多。他認為,梢瓜産量大,百姓也愛吃,或許能多賣點錢。

一晃到了收獲季節,三天兩頭川洋就套上自家的驢車,拉上一車熟好的瓜去城裡和鄉村集市出售。看到白花花的銀元和制錢裝進錢褡裢裡,川洋喜在心裡,樂在眉梢。心想,多虧了媳婦出的這個好主意。

可就在瓜果成熟的旺季,一場大雨下了好幾天,竟然把村後的小橋給沖垮了。村人趕緊拉土來墊,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塌陷的橋墊平,人們又在上面踩了又踩,把松軟的渲土踩實。幾天沒賣瓜,川洋的瓜果都是能吃水的瓜果,見水瘋長,川洋一看橋墊好了,趕緊裝了滿滿一車去趕集。

那時候還沒有現在的膠皮轱輪,小車的轱輪都是木制。木頭在能工巧匠的加工下,一段一段彎成弧狀,再用鐵箍把它們對接在一起,最終形成圓形車輪。這種車輪不但硬,還特别能啃地兒,一旦遇到泥水道,很容易陷進去。川洋的驢車就是這麼一個木轱輪車。

跟往常一樣,川洋得意洋洋地趕車上路。這次不但瓜的個頭大,而且裝得也多,他要把幾天下雨耽擱下來的盡量賣出去。

川洋也參加了墊橋的工程。按照他的經驗,墊上的土夠瓷實了,載重的小車過去應該沒問題。

“得兒”“駕!”眼看就要過這段新路,川洋立馬揮起小鞭子,抽了驢腚幾下,給驢傳遞用力的信号。驢子得到主人的信息,随即身子前傾,後腿發力,本來時松時緊的驢套也被拉得筆直筆直。

可就在小車即将過去的檔兒,一側的車輪突然下陷,肯定是那個地方的土不夠實。關鍵時刻,川洋一邊把聲音提高八度,“得兒”“駕”地發出命令,一邊高揮小鞭,抽打驢腚。可能是一時心急,用力過猛,小鞭子一下從手裡飛脫出去,掉到河裡。

“一而鼓,再而衰,三而竭”。川洋一看,顧不得下去撈鞭子,幹脆從車上抽出幾根棒槌梢瓜當驢鞭,揮起擊打驢腚,沒成想,一梢瓜打去,梢瓜随即斷去一半。他的動作讓前後上工的鄉親們看得目瞪口呆,哈哈大笑。随後,衆人拾柴火焰高,紛紛過來幫忙,把車給推了上去。

從那以後,村人把川洋“梢瓜打驢”當笑話說,慢慢地,“梢瓜打驢—去一半子”的諺語也就流傳開來。

民間俗語諺語歇後語大全(諺語梢瓜打驢)1

本文内容由壹點号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