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用棉簽掏耳屎有用嗎

用棉簽掏耳屎有用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16 13:01:20

用棉簽掏耳屎有用嗎(掏耳神器沒你想的那麼靠譜)1

廈門網訊(文/廈門晚報記者 顔梅麗 通訊員 邱麗莎 陳赟 漫畫/小牛)不少人覺得,耳屎是髒東西,定期清理才能保持耳朵幹淨,所以閑來無事時,總喜歡掏一掏,讓耳朵清爽一下。為了滿足這部分人的需求,一些商家推出了可視掏耳器、放大鏡掏耳器、吸耳屎器等所謂的掏耳“神器”。

這些掏耳“神器”是否真的如宣傳所說的那麼靠譜?耳屎是否需要定期清理?怎麼清理才正确?今天,我們邀請耳鼻喉科專家為您權威解答。

案例①

使用可視挖耳勺 結果越挖耳越痛

市民曉鐘(化名)二十多歲,平時總覺得自己耳屎多,閑來無事時,總喜歡掏一掏。因為這個習慣,他平時非常關注挖耳器具,一有新産品立馬就買來試試看。

近日,曉鐘在網上看到一款頗為流行的挖耳“神器”——可視挖耳勺,耳勺頭部有個攝像頭,尾部有可連接手機的接頭。

當耳勺伸進耳朵内時,通過手機屏幕就能看到耳内情況。曉鐘以為借助這款掏耳“神器”就可以讓掏耳更輕松更有效,誰料用了差不多一個月後,他反而覺得耳朵有悶堵感,還會疼痛。

不适感越來越強烈,曉鐘隻好到醫院檢查,接診的廈門市第五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王培林發現,曉鐘患有耵聍(俗稱耳屎)栓塞,耳屎較多也較硬。這和曉鐘挖耳的習慣有關,頻繁挖耳非但無法清除耳屎,反而損傷了耳朵,引起感染。

就診期間,曉鐘拿出可視挖耳勺,問是否可用。王培林當場否決。王培林說,人的耳道并非筆直的通道,而是彎曲的,因為耳勺的攝像頭清晰度欠佳,可視範圍有限,想要看清耳部深處的情況,就需要将耳勺持續往深處放,這對于一些不了解耳部結構的人來說有一定的危險性,很可能會捅傷耳道。

案例②

讓女兒幫掏耳朵 耳膜被捅破流血

有一次,市民阿文(化名)覺得耳部癢癢的,便叫上小學的女兒用棉簽幫他挖一挖。女兒将棉簽伸進耳朵沒多久,阿文突然“啊”的一聲大叫起來,起身後立馬用手捂住耳朵。

阿文情知不妙,趕緊到陸軍第七十三集團軍醫院就診。耳鼻喉科主治醫生孫永明檢查後發現,阿文的耳膜已被捅破流血。所幸及時就醫及時用藥,阿文破損的耳膜未發生感染,一個月後,破損的耳膜慢慢愈合了。

孫永明說,有些耳膜破損嚴重,或者就醫不及時發生感染,就可能導緻耳膜無法愈合,後期隻能通過手術進行修複,最終可能會導緻聽力下降。

案例③

采耳感覺很舒服 回家幾天耳朵痛

“因挖耳方式不當導緻耳道感染的,在門診中還是比較常見的。”孫永明說,采耳可以給人帶來舒适的體驗,很多人喜歡去采耳,但因此引起的耳部問題也不少。

孫永明曾接診過一個叫曉華(化名)的年輕男子,采耳回家幾天後就感覺耳朵悶堵,有時還伴随瘙癢疼痛,到醫院就診,孫永明檢查發現,曉華的耳道出現了真菌感染。孫永明分析,曉華應該是去店家采耳時,采耳工操作不當損傷了他的耳道後壁皮膚,導緻皮膚抵抗力下降,感染真菌後引起耳道炎。

孫永明提醒,喜歡采耳的市民朋友最好選擇有資質的機構,由專業的采耳師進行采耳。“除了操作不當可能對耳部造成傷害之外,采耳器具沒有經過嚴格消毒,也可能造成交叉感染。”

分析

少量耳屎不用挖 能保護耳道耳膜

“耳屎聽起來好像很不幹淨,其實少量的耳屎對耳朵是有保護作用的。”王培林說,外耳道皮膚會産生淡黃色(少部分褐色或黑色)的分泌物,與耳道内的灰塵、皮屑等堆積一起便形成耳屎,分為幹性和油性兩種。“少量耳屎附着在外耳道的皮膚表面,可保護耳道、耳膜免受真菌、灰塵、小蟲子、水等損傷,有着積極作用。”

王培林說,正常情況下,耳道具有自身清潔功能,由于外耳道的纖毛運動,加上吃東西、說話的動作,耳屎是可以自己排出來的,并不需要特地去清理。

“掏耳不當反而容易造成耳膜破損,引起不必要的感染,如外耳道炎、中耳炎等。”王培林說,在他的門診患者中,很大比例的耳朵外傷是掏耳不當造成的。

建議

出現耵聍栓塞時 可進行專業清理

“當然了,并不是說所有的耳屎都不用清理,當耳屎過多、超出耳道的自淨能力時,就需要到醫院進行專業清理。”孫永明說,耳屎分泌過多,可能是外耳道炎、中耳炎等疾病引起的,也有可能是外耳道畸形、狹窄等原因引起,耳屎大量積聚在耳道内,也即耵聍栓塞,這種情況建議到醫院進行專業清理。

怎麼判斷耳道内是否出現了耵聍栓塞呢?孫永明介紹了一個簡單的判斷方法:出現耳悶、耳痛或者聽力輕微下降這些情況,很有可能就是由耳屎過多堵塞引起的。

有些孩子耳朵出現瘙癢時,家長常以為是耳屎太多造成,喜歡自己動手給孩子挖耳屎。孫永明提醒,耳屎本身不會引起耳道瘙癢,引起耳道瘙癢的很可能是幹燥、外耳道濕疹或真菌感染等。如果短期内瘙癢無法自行緩解,應及時去醫院就診查明病因。

鍊接

掏耳朵的正确方法

成人的外耳道,大約有3厘米長,所以掏耳朵時,工具進入的深度不要超過3厘米。給嬰幼兒掏耳朵時,深度要更淺,而且要用消毒棉簽。

掏耳朵時,要由淺入深,沿着耳内的輪廓轉動,手法要輕柔。

如果自己沒有經驗,可以請有經驗的人士幫忙掏耳朵,同時,要找一個僻靜處,周圍不要有人走動打鬧,以免發生意外。

當感覺耳朵癢時,其實也不一定要掏耳朵,隻要上下拉動耳朵的外輪廓,然後把頭側過來,耳屎就會自然脫落,這種方法比較安全。

當耳朵裡面的耳屎比較多、難以掏出的時候,也可以往耳朵内滴少許滴耳液軟化耳屎,然後用棉簽掏出。

當耳朵裡面感覺到疼,或者掏耳朵時棉簽上有少量出血,就不能掏了,應該及時就醫。

提醒

掏耳朵最多兩周一次

掏耳朵千萬不可太頻繁,每個月1次即可,最多兩周1次。工具最好選用棉棒,不要用金屬或塑料制成的挖耳勺,其質地較硬,外耳道皮膚又相對嬌嫩,皮下組織少,容易被劃破而引發潰爛、感染。

具體方法是:輕輕地将棉棒頭拽蓬松,以防纏繞過緊的棉棒劃傷耳道,然後耳朵朝下,用棉棒沿外耳道畫圈轉動,力道要輕柔,深度不要超過1厘米。

展開閱讀全文

責任編輯:

廖文焱,賴旭華

來源:廈門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