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聽到一個很好玩的問題:“生普放久了會變成熟普嗎?”
關鍵還有一個充滿邏輯性的神回複:“可以,因為普洱茶剛做出來比較生澀,所以叫生普。生普時間放久了,經過時間的洗禮,就會變得成熟,所以叫熟普。”
額,這回答似乎很有道理,讓我竟然一時無法反駁。
好了,逗君一笑,言歸正傳。
讓我們先認識一下普洱茶,搞清楚其的相關的定義。
普洱茶
定義以地理标志保護範圍内的雲南大葉種曬青茶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護範圍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藝制成,具有獨特品質特征的茶葉。
備注:
1.雲南大葉種:分布在雲南省茶區的各種喬木型、小喬木型大葉種茶樹品種的總稱。
2.雲南大葉種曬青茶本質就是曬青綠茶。
分類依據加工工藝及品質特征分類:生普、熟普。
依據外觀形态分為:生普緊壓茶、熟普緊壓茶、熟普散茶。
曬青茶(綠茶):鮮葉攤放→殺青→揉撚→解塊→日光幹燥→包裝。
生普(綠茶):曬青茶精制→蒸壓成型→幹燥→包裝。
熟普散茶(黑茶):曬青茶→後發酵→幹燥→精制→包裝。
熟普緊壓茶(黑茶):
熟茶散茶蒸壓成型→幹燥→包裝。
曬青茶精制→蒸壓成型→幹燥→後發酵→熟普緊壓茶→包裝。
不能,生普放多久都變不成熟普,因為缺少質的改變。
生普能變成熟普嗎?能,加一道核心工藝後發酵即可,因為滿足了質的改變的條件。
什麼是後發酵?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經微生物、酶、濕熱、氧化等綜合作用,其内含物質發生一系列轉化而形成獨有品質特征的過程。
适當的存放條件下,滋味越來越好,但關鍵物質和水水浸出物含量減少。
理化實驗證明:
随着儲藏時間的增加,普洱生茶中的茶多酚、脂型兒茶素 EGCG 等,引起苦澀的物質以及水浸出物的含量減少 ,可溶性糖增加;普洱熟茶中的茶多酚和水浸出物減少 ,茶褐素增加。
不同貯藏年份生普茶多酚含量變化
不同貯藏年份熟普茶多酚含量變化
備注:可溶性糖是茶湯滋味和香氣的來源之一,作為茶湯甜味的主要成分,它們對茶葉的苦味澀味有一定的掩蓋和協調作用。
感官分析表明 :
随着儲藏時間的增加,普洱茶口感由苦澀轉化為醇和,清新茶香減弱,陳香增強。
生普的收藏價值大于熟普。
在适合的倉儲條件下,儲藏時間的增加可以促進普洱茶品質的改善,其中生茶的品質變化幅度超過熟茶。
如何泡好一杯普洱茶?新生普
茶具:蓋碗。(正味)
水溫:93-95℃
注意點:不能用沸水直接澆到茶葉,以免燙熟新鮮的葉片,使茶湯産生水悶氣,影響茶湯的鮮爽度。
新熟普
茶具:紫砂壺。(去渥堆味)
水溫:100℃
注意點:沖泡時間不宜太長,以避免苦澀味出現,可适當在前三沖半開蓋。
老生普
茶具:紫砂壺。(保溫)
水溫:100℃
注意點:投茶量少于老熟普,低沖注水,沸水沖泡,适當悶泡。
熟普
茶具:紫砂壺。(醇厚)
水溫:100℃
注意點:低沖注水,快速出湯,可用留根泡法。
松緊度高的茶
注意點:投茶量要小,沖泡水溫要高。沖泡的節奏,要“前緊後松”,洗茶慢,出湯快。
松緊度低的茶
注意點:輕柔地潤茶,開泡後,每一泡都要比前一泡稍微延長一點時間,越往後延長的時間越長。
嫩度高的茶
注意點:以“透”為主,多透少悶,沖泡過程中可适當不加蓋。
嫩度低的茶
注意點:以“悶”為主,多悶少透,采用高溫和悶透結合的浸泡方法。
蔎茗說:
關于普洱茶,你有什麼好奇的嗎?或者有什麼自己的觀點?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讨論。
點個【[贊]】,讓更多人看到。
參考文獻:
《 不同年份普洱茶品質比較研究》,鄒斌
《GB/T 22111-2008 地理标志産品 普洱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