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腸疾病是生活中的常見病,一般把發生在肛門、直腸、結腸的疾病,統稱為肛腸病。肛腸疾病有很多,比較常見的是痔、肛痿、肛裂、肛周膿腫、腸息肉、腸癌等。肛門、直腸、結腸是人體消化道的重要組成,關系着人體的新陳代謝。所以肛腸無小事,一定要做好防治工作。
痔瘡想必大家都聽說過,但是肛瘘是什麼呢?可能很大部分人是懵逼的。痔瘡發病率最高,肛瘘危害性最大,肛裂最痛苦。肛瘘難以自愈,絕大多數需要手術治療。
【肛瘘的原因】
大部分肛瘘由直腸肛管周圍膿腫引起,膿腫穿破皮膚形成内外相通的“隧道”,醫學上稱為窦道。所謂膿腫就是軟組織感染,與常見的膿包或疖腫是類似的。
直腸肛管周圍膿腫多始于肛門内腺體(肛隐窩)感染,由于肛門周圍軟組織和肌肉間隙多,感染向周圍擴散,炎症繼續發展會化膿,膿腫侵蝕組織形成隧道,往皮膚破潰形成肛瘘外口。當然還有少部分肛瘘是由于克羅恩病、結核等少見原因引起的。
【肛瘘形成的過程】
1、局部發炎,蓄勢待發
如不注意肛腸保健、防治,肛隐窩、肛門瓣極有可能因感染而發炎。起初的炎症,可能僅局限在小部分地區,但如若未能及時治療,炎症就會向着肛門周圍蔓延,完成“肛瘘”的準備工作。
2、病變蔓延,乘虛而入
偉大的革命口号中有這麼一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肛隐窩和肛門瓣發起的炎症就仿若這星星之火,而後它們逐漸蔓延、擴散,且有燎原之勢。漸漸地,感染的地方與日俱增,形成了肛門直腸周圍炎。如果炎症不能得到控制,就可能侵入到抗病能力弱的組織間隙之中。
3、諱疾忌醫,膿腫形成
由于肛門直腸周圍組織間隙的抗病能力下降,也就成了病菌肆意入侵、擴散、積聚繁殖的“基地”,轉而随着這裡的組織感染發炎,而形成肛門直腸周圍膿腫。“肛門直腸膿腫在早期如果得到及時、正确的處理,往往能令膿腫消散治愈,不遺留後遺症。”專家說。
臨床中,很多患者在患病初期或輕視、或諱疾忌醫,導緻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機,組織壞死膿液可順其局部間隙擴散,使病情加重複雜化。
4、炎症爆發,瘘管天成
肛周膿腫自行破潰或經切開引流換藥處理後,膿腔雖逐漸縮小,但潰瘡卻久不收口,這時腔壁已形成結締組織增生的堅硬管道壁,中間遺留之空隙,這就是瘘道,膿液經常順從瘘道流出,反複感染,反複發作,經久不能自愈,而成為瘘管。
【肛瘘的症狀】
由于肛瘘多繼發與肛周膿腫,所以在早期其實就是直腸肛管周圍膿腫的症狀,有肛周疼痛、坐卧不安、皮膚泛紅、硬結和壓痛,但一般較少發熱,向皮膚破潰或切開引流後形成肛瘘。
大多數肛瘘是内外相通,炎性肉芽組織分泌的膿水,可為膿性、血性、粘性的,較大的高危肛瘘可能會糞水樣或氣體排出。多從皮膚上的潰破口漏出,也有一些患者是肛門内的潰口漏出膿水。收到分泌物的刺激,肛周皮膚潮濕、瘙癢,有時形成濕疹。
另外由于皮膚生長快,外口常“假愈合”,瘘管中的膿腫無法排出,又引發感染、疼痛等症狀,在破潰後症狀又緩解。因此感染和“漏”反複發作是肛瘘的特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