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許多人都被微信運動“坑過”,要麼就是為了搶占封面差點走斷了腿,要不就是宅家不動被媽媽逮個正着逼你去運動。
還有那些走了個位步數還有人點贊的尴尬瞬間,那麼問題來了,你走了多少步,微信是怎麼知道的?
手機計步是現在手機的常備功能了,很多人好奇手機是怎麼做到的,會用手搖一搖手機可最後發現搖晃并沒有算在步數裡。
這說明手機計算方法并不是靠在你兜裡晃動的次數得來的。
其實,步數背後的秘密是加速度。在日常生活中,有時候我們雖然在悠閑地散步,但對手機來說,每一步都經過了如過山車般的加速度變化。
如果用坐标軸來描述,那麼人每走一步,加速度的變化就像一個正弦波形。
兩個波峰之間,可以被認為是一步,如果連續出現了多個波峰,就可以基本确定這個人處于運動狀态,設備就開始把這些波動算成步數,這就是最基本的計步原理。
手機微信計步的原理其實十分簡單,主要靠智能手機中的三樣東西——陀螺儀、重力感應器和計步智能模塊。
陀螺儀最主要的功用就是可以判斷手機的移動以及振動。
當我們步行時,手機會随着我們運動來回擺動,進而形成一定的空間移動以及震動。
陀螺儀的作用就是将震動和移動的次數記錄下來,傳給智能計步模塊。
如果說陀螺儀是我們在平地移動時的步數記錄器,那麼重力感應器就可以幫助我們精确記錄在非平地運動的步數。
當我們在走樓梯、蹦跳、跑步時,重力感應器是測量由重力引起的加速度,從而判斷我們是不是在運動。
最後,智能計步模塊是最重要的一環,它可以将陀螺儀和重力感應器傳回來的數據進行處理判斷,得出一段時期内我們走過的步數。
步行可以調動全身的肌肉,當肌肉反複的舒張收縮,就可以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不但能夠增加肌群的力量,還能加速全身的新陳代謝,使得身體内的一些廢物、毒物得以快速排出;
同時因為血液循環的加快,使大腦獲得足夠的氧氣和營養,讓人頓時神清氣爽。
但是,如果你走路的方式不正确、過度的運動,也将給膝關節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我們的膝關節是全身最複雜最大的一個關節,由髌骨、股骨、胫骨、幾條韌帶以及其它輔助結構組成,在很多運動裡需要承擔全身的重量。
微信運動上常有些人會日行幾萬步,不要為了超越别人給自己的膝蓋造成負擔。
建議每日步數在5000步左右,速度也要自己把控,太慢起不到鍛煉的效果,太快則會使腿部損傷。
所以應該保持中速,90-120步每分鐘,在這個速度下,身體會微微變熱出汗,心率也會變快,而有益于我們的身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