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和田玉,很多時候大衆對它的認知有一些偏差。有人感覺和田玉是那種亮亮的,有人感覺和田玉是那種特别白的,有人感覺和田玉是完美無瑕疵的。
和田玉到底該看什麼,也許并不是你所聽到或者看到的那些。
外行看亮度,内行看潤度
遇到過很多人,看和田玉,最喜歡那種亮亮的。
這個其實是很多完全不懂玉的人對和田玉的一種普遍認知,感覺和田玉是那種看起來亮亮的。但其實這是被一些商場玉所誤導,或者說把它與翡翠的概念弄混了。
也有很多人會把一些抛出來的亮光認為是一種油性。但其實這些都是非常不正确的。
内行看和田玉看的不是亮度,看的是潤度。
抛成那種晃眼的亮光的都是賣給不懂玉的,和田玉的抛光多是亞光。
很多人看到那種亮亮的光,以為就是和田玉的油性和潤度的體現。 但其實它隻是為了掩蓋它本身油性、潤度的差。
潤度是什麼?
簡單來說,就是和田玉的那種透與不透的感覺。
太透,就沒有了和田玉的美感,太不透就變的發悶。
而最合适的透與不透,就是潤度。細度好、濃度恰到好處,油脂感強,顔色暖、有溫潤而恰到好處的光澤。
好的潤度會讓和田玉看的很舒服,油潤。和田玉的美,應該是溫潤又透着一種含蓄的光澤。而這種含蓄的光澤是最能表現出玉性的一點。
外行看白度,内行看"種頭"
說到和田玉,白度是一個很難過去的坎兒。
很多人看和田玉隻對白度感興趣。 但白度隻是和田玉的一個指标,而且白度背後有很多的貓膩。
很多人買玉就喜歡扣着白度不放,感覺越白的才是越好的。但其實白度也分很多種,并不是單純的看起來越白的越好。
關于白度,内行人其實看的是“種”。
比如這個白度是不是黃白種、或者是青白種。
綜合起來,我們可以稱之為暖白種。暖白種是最重要的,白度的高低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白度要看起來舒服。
很多俄料的白度很高,但看起來不舒服。
所以,關于白度,外行隻看是不是夠白,甚至希望是那種紙白,但内行看白,看的是它白的是不是舒服。
作為和田玉來說,白要白的舒服,如果單純的從白度着手,那麼你百分之七八十的概率買到的是俄料或者青海料!
外行看瑕疵,内行看風險
和田玉的一些小毛病稱為瑕疵,有些人看到瑕疵就感覺這個料不好。
但其實瑕疵分為很多種,瑕疵并不意味着它就沒有可取之處,關鍵要看風險。
一道裂,外行看到的可能是它是一個瑕疵,不能要。
但内行看的是它有多大的風險,這個裂有多深,有多長,對這個料的影響有多大,在雕刻的時候怎麼規避、去除或者利用。
一塊僵,有些人看到的是這個料子帶一塊僵,肯定不好。
但内行看的是這個僵到底是什麼僵,是活僵還是死僵。 僵有沒有竄到玉質内部,對玉質的影響有多大。 這個僵能不能利用,怎麼利用能讓這個僵變的出彩。
包括一塊棉,一道水線。
有人看到棉會感覺是沒法利用的瑕疵。
有人看到棉能想到用棉雕出這樣的作品:
關鍵是你怎麼去看待它!
外行眼中,瑕疵就是毛病,内行眼中,瑕疵是它的一種風險,風險有多大,它的價值就會有多少。同時,瑕疵有時候也是一種可以利用的素材。
瑕疵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去理解它!
外行看價格 内行看東西
“老闆這個東西多少錢”
“一萬”
“太貴了,這個東西多少? ”
“2000”
“這個好,就要這個了。 ”
外行喜歡看價格去評論一件東西的好壞,但内行不看價格,看的是好壞。
價格高的不一定特别好,價格低的不一定特别差,關鍵要看東西的好壞品質。
有人買東西隻看價格,但買玉不是買菜,要根據作品本身,根據自己的喜好,根據市場的環境等等各方面去挑選。
有人隻看價格,便宜的就買,最後買回來一堆便宜的,但最後隻能是走馬觀花,難出手,最後也變的不喜歡。
有人隻買貴的,但不懂得東西的好壞,最後可能買回來的也并不好。
無論價格高低,關鍵看東西是不是好,是不是有特點,是不是符合它的價格!
外行看玉也許有各種各樣的看法,玉無價,玉水深,玉要買羊脂等等……但内行看玉,它就是一種不可替代的,屬于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珍寶。
它有着獨特的美,也有着自身的一些缺陷。但這就是和田玉!懂得包容和欣賞,也許這就是内行人和外行人的最大的不同吧~
藏玉App是一款專注于傳統和田玉的移動社交交易平台,集分享、交流、科普、買賣于一身。這裡彙聚了玉雕名家、收藏名家、資深玉友以及衆多和田玉愛好者,歡迎下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