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改,漓江長流。
01
# 你,去過桂林了嗎
總有一些地方,即使你看似對其已經無比“熟悉”,但其實根本沒有去過。
總有一些地方,即使它已經火了幾十年,似乎全世界的人都去過了,但你還是沒去過。
總有一些地方,因為“太出名”所以被說商業化,被說過度開發,被說失去了原味,但你還是沒去過,還是想去看一看。
總有一些地方,即使被一些人評價不好,說去了個“假XX”,但仍然有更多的人跳出來為其正名。
總有一些地方,會讓你明白,什麼叫“去的時機不對”,或者心境不對。
總有一些地方,走馬觀花的打卡和靜下心來慢慢品味,眼裡看到的,很可能就是兩座完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景觀。
遙遠的桂林,嶺南的桂林,
廣西的桂林,人民币上的桂林,
就是這樣一座城市。
02
# 他們眼中的桂林
如果你去過桂林,對其印象不是特别好,那麼先來看看,一個真實的桂林是什麼樣子的吧:
“問過一個走南闖北老攝影,什麼地方最有印象,他說桂林吧,有種江山入畫,心曠神怡之感覺。”from網友@青青海
“疫情前最後一次旅遊就是和好姐妹去的桂林,雖然隻待了短短三天,但是那些快樂一直到現在都滋補着我。想念桂林的山水、風景、美食。有機會一定再見面的”from網友@圈圈
“作為本地人我見過很多很多比圖片中光影時機還要美的時刻,特别是雨後放晴霧散時(印象中很深的一次是坐車去九馬畫山走到峰叢内部小路上,隻有峰叢區域内還剩一層薄霧,太陽出來,丁達爾效應的光柱剛好就從每一座山的頂部斜射到山腳,那些光柱邊緣清晰特别亮,坐車環遊其間那感覺絕了)”from網友@laniakea
“本碩求學6年,桂林的四季都有鮮明的記憶。春天,萬物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複蘇,恭城的桃花,南溪山的櫻花都在心裡留下了柔軟的回憶。夏天,在漓水的源頭與淺灘光腳涉足便可留下一夏的清涼。秋天是海洋黃澄澄的銀杏,古村,古樹交織成的暖暖的人間煙火。冬天,是被陽朔的啤酒屋,十字街的海鮮鍋滿足的味蕾。”from網友@廖秀芬
所以,有的時候,可能不是遠方不美好了,隻是我們的打開方式不對。
無論何時,你永遠可以相信,那甲天下的山水,魅力無窮無盡。
或是清晨,或是傍晚,或是陰雨迷蒙,或是暖陽高照,或是夏日碧波,或是冬日靜流——
桂林,永遠值得你的一次前往。
03
# 古典而詩意,從未改變
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讓桂林火了幾十年,20元人民币讓桂林曾經風頭無兩。
外國人來到中國旅行,往往第一站沖向的,就是桂林。
當他們看到桂林的山水田園時,恐怕隻能脫口而出一句‘oh my god’——
他們幾乎從未見過這樣奇特的山水景觀。
桂林,曾經幾乎就是中國山水田園的代名詞,古代文人心中的白月光。
漓江,當念出這個詞就仿佛自動罩上一層霧氣朦胧,氤氲如夢,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遊。
陽朔,那繁華熱鬧的遠方,夜夜歌唱的街道,酒吧,老外,驢友,流浪……失戀之後旅行的最佳目的地。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這些年來,桂林在旅行榜單上的位置,是有些落後的。
就像有人說的那樣:連同“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句slogan都顯得充滿了年代感。
可能是因為,在這個魔幻的網絡年代,桂林缺乏一些網紅城市必備的特質吧。
比如重慶的穿城地鐵,比如長沙的網紅飲品,比如洛陽的文化推廣,比如西安在短視頻時代的敏銳眼光……
桂林太古典了。
那山那水,那人那歌,依然是幾千年前的模樣,沒太有現代的氣息。
但也正因為如此,古典的桂林,仍充滿着詩情畫意。
挑個淡季去走走,會有種時光靜止的錯覺。
就像作家莊雅婷形容的那樣,
桂林“帶着一些舊挂曆的氣質”
▼
“桂林市區是一個時光緩慢的城市,風光也帶着一些舊時挂曆的氣質,讓你覺得親切柔和。市區并不大,令人震驚的是在我停留的一天半時間中完全沒有使用任何交通工具,基本上靠走,就可以看到各種風景從眼前掠過,也可以随時就經過那些如雷貫耳的米粉店。”
再有就是,桂林的城市化發展不追求高樓林立,非常克制。
将城市按風景園林的标準進行建設,要求城區建築小巧通透,不遮擋自然景觀——
隻為保護那甲天下的風景。
所以桂林的山水田園這麼多年來,都沒有變。
而那份心曠神怡、如夢似幻的景色,對于旅行者來說,或許才代表了某種旅行的初心。
看到桂林的山,
無數詩句在腦海飄蕩。
▼
站在高處,看漓江兩岸,喀斯特峰叢連綿不絕,日出日落,雲遮霧繞,霞光萬丈,這一方山水,無人不為之動容,明白什麼叫做“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明白什麼叫做“千裡江山如畫,萬井笙歌不夜”,曾經慕名而來的文人雅士,為這片山水傾倒,曾經未抵達過此地的文人,也憑借口口相傳寫下:“五嶺皆炎熱,宜人獨桂林。”(杜甫詩)
看到桂林的水,
就像在做一場夢。
▼
這座山水環抱之城,擁有大名鼎鼎的兩江四湖,北去的湘水,南流的漓江,水水水,桂林是一座被水汽環繞的城市,雨季總是霧蒙蒙的,朦胧中散發着無窮的清新雅緻,柔軟在空中流淌,心也跟着溫柔,乘着竹筏沿着遇龍河順流而下,尋找一座古城,遇見一段奇遇。看忽明忽暗的光線,變化徜徉于虛無飄渺中。
看到桂林的田園,
感歎舊時光的美好。
▼
中國古典田園有多美,被桂林體現得淋漓盡緻。比江南更奇更絕,水稻隐秘之處,河渠靜靜流淌,千年灌溉一如既往,扛着鋤頭的老人在田間勞作,時光在這裡似乎從不變老,電影《面紗》中的美好畫面,在你眼前重現,就這麼靜靜地,靜靜地,在桂林的田園間待一會,望一會天光雲影,就像做了一次瑜伽和冥想,心真的靜了。
| 電影《面紗》
還有,
吃到桂林的米粉,
從此愛上了嗦粉。
原來廣西好吃又銷魂的粉,
不止有柳州螺蛳粉啊。
| 圖片來自「吃遍南甯」
為什麼說一碗好吃的桂林米粉
往往隻能在桂林當地吃到?
▼
因為“在桂林本地,一碗桂林米粉通常采用鮮米粉制作,需将大米經過浸泡、磨漿、濾幹等多個步驟最後得到的便是鮮米粉。現做的鮮米粉往往保鮮時間隻有幾個小時,但具備的細滑和柔韌卻是桂林米粉的靈魂所在。”
“一碗正宗的桂林米粉,軟糯順滑的粉 夠味鹵水 脆皮鍋燒 超多配料,三者之間缺一不可。那是隻有在桂林山水溫柔鄉中,才能孕育出的舌尖震顫。”
——(摘自「吃遍南甯」)
| 圖片來自「吃遍南甯」
04
# 去桂林該如何玩?
那麼去一次桂林,到底要怎麼玩呢?不如這樣走一遭:
第一天,抵達桂林,先來個桂林城citywalk,走街串巷,吃吃喝喝,簡簡單單半日遊,對桂林有個初印象。
要做的第一件事,當然是嗦一碗正宗的桂林米粉,至于去哪家,不用擔心,事實上你走在桂林的街頭,随便走進一家米粉店都不會讓你失望。
除了米粉,桂林好吃的還有很多,比如有名的啤酒魚,就一定要品嘗一番。
第二天,準備好充足的體力,玩轉桂林的精華。
都知道桂林的山水有名,但其實藏在山中的溶洞也是一絕。
去蘆笛岩看看。
那是桂北最大的溶洞之一,也是世界級喀斯特溶洞景觀,形态各異的鐘乳石,美麗的石筍,光芒四射的洞内光線,都不會讓你失望。
走一走,看一看,鑽進去,鑽出來,眼睛看到的,身體感受到的,還是很震撼難忘的。
去乘一次竹筏。
如果你感受過一次行舟漓江之上的畫面,就會明白,為什麼桂林可以成為最初的網紅,可以被印在人民币上。
特别是人少的時候,緩緩地前進,兩岸村莊不停地向後,水紋波紋一陣陣襲來又撫平,青山綠水,煙雨迷蒙,碧波蕩漾,真真“我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這就是自然,就是青山綠水的力量。
或許隻能用四個字形容,就是「心曠神怡」。
去尋覓陽朔城。
任何一個喜歡旅行的人對陽朔這個地方都不會陌生,在很多很多年前,它就大名鼎鼎,聞名遐迩,你可能甚至不知道它是桂林的,但也聽過關于它的故事。
你知道那裡有很多很多酒吧,很多很多背包客,很美很美的風景,在西街上走着,擡頭就能看見青山。在石闆路上逛着,路的盡頭就是遇龍河,就是漓江。
那裡風情萬種,那裡人來人往,那裡充滿了旅行最初的遐想。
去登頂相公山。
徒步登頂,十裡畫廊的美就在腳下,俯瞰一整個桂林美景的精華,這個角度還真是絕絕子。
在高處,你像鳥一樣自由,看山的壯闊水的磅礴。在高處,你忍不住贊美這大好河山,詩畫田園,暧暧遠人村,依依墟裡煙。
第三天,要變着法兒的玩桂林,因為它值得。
你要來一次騎行。
十裡畫廊風景那麼絕,僅僅是俯瞰是不夠的,一定要租一輛車,徜徉那山水間。
抛開一切,感受一場自由自在的追風之旅,你随走随停,時不時地休息一下,看看野花,看看河流,稻田,山峰。
所有美好,在你眼前波瀾洶湧。
你要來一次地心探秘。
桂林獨特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很多的地下溶洞,要探洞,就一定要挑選那種非人文景觀的天然洞穴。
走進去,時刻都有驚喜跳出來,你永遠不知道你的下一步會看見什麼,大自然的想象力都在這裡了。
沒有被重度開發,但同樣安全且美麗,沒有大批的遊客,跟随着教練,一路欣賞一路學習,關于溶洞的秘密,一網打盡。
你要去一次興坪古鎮。
總要去黃布倒影打個卡,看看九馬畫山,看看魚鷹表演,桂林最經典的畫面。
興坪古鎮的黃昏悠長緩慢,當地人生活的痕迹依然藏在角落,一座座山從老農夫的眼睛裡劃過。
清幽的山水在右側,茂密的樹叢靠中間,湖水不會卷起大浪,這裡的山真奇,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
無論何時,你永遠可以相信,
那甲天下的山水,魅力的無窮無盡。
或是清晨,或是傍晚,
或是陰雨迷蒙,或是暖陽高照,
或是夏日碧波,或是冬日靜流,
桂林,永遠值得你的一次前往。
EN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