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中考語文文言文必背句子解析

中考語文文言文必背句子解析

知識 更新时间:2024-08-07 22:08:01
《孟子▪魚我所欲也》

中考語文文言文必背句子解析(21天梳理必背文言文重點句子翻譯之魚我所欲也)1

作者作品

孟子(前 372 一前 289),戰國時鄒人,思想家、 教育家。他繼承了孔子的學說,提出“仁政”的口号,同時又主張“民為貴,君為輕“,認為人性本善,後人稱其為“亞聖”,在儒家中其地位僅次于孔子。

《 孟子》是儒家重要的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學說以及關于哲學、倫理、教育思想等學術問題的論述。他的文章向來以雄辯著稱,氣勢充沛,邏輯嚴密,長于類比推理,富有文采和感染力,對後代的散文有很大的影響。《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稱“四書”

重點句子翻譯

(1)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着也。

譯文:生命,也是我想要的;正義,也是我想要的。 如果生命和正義不能同時得到,(隻好)犧牲生命而選擇正義了。

(2)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譯文:生命是我所喜愛的,可我所喜愛的還有勝過生命的東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厭惡的,可我所厭惡的還有超過死亡的東西,所以(即使)遇到災禍我也不躲避。

(3)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

譯文:依靠某種不義的手段就能夠活命,可是有的人卻不肯采用;依靠某種不義的辦法就能夠躲避災禍,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4)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

譯文:由此可見,他們所喜愛的有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他們所厭惡的有比死亡更嚴重的事。

(5)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譯文:不僅僅是賢人有這種本性,人人都有,不過賢人能夠不喪失罷了。

(6)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

譯文:可是有的人見了高位厚祿卻不辨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了,這樣,高位厚祿對我有什麼益處呢!

(7)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譯文:先前甯肯死也不願意接受(不辨禮義的高位厚祿),現在卻為了所熟識的窮人感激自己而接受了。

(8)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譯文:這種不合禮義的做法不是可以停止了嗎? 這就叫作喪失了人的天性。

中考語文文言文必背句子解析(21天梳理必背文言文重點句子翻譯之魚我所欲也)2

問題探究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作者是以什麼方式引出論點的?

答案: 舍生而取義。比喻、對比。

(2)“魚”與“熊掌”分别比喻什麼?說明了什麼道理?

答案: “魚”比喻“生”,“熊掌”比喻“義”。在人生的道路上,會面臨許多抉擇,我們應該以“義”為重,為了維護它,要做到“舍生取義”。

(3)本文主要贊揚了什麼?批判了什麼?從孟子的觀點中你得到了哪些啟示?

答案: 贊揚了“舍生取義”,批判了“見利忘義”。要敏于思考,善于選擇,道義比生命更重要。

(4)本文使用了哪些論證方法,試舉例說明。

答案: ①比喻論證:用魚和熊掌作比,論證對生與死的抉擇。

②舉例論證:用一箪食、一豆覺和萬鐘的事例論證“義重于生”的觀點。

③對比論證:将對待一箪食、一豆羹的不同做法進行對比。

④道理論證:用講道理來論證為何要舍生。

(5)本文主要闡述了“舍生取義”的重要性,作為 21世紀的中學生,你怎樣理解這個“義”字?

答案: 能見義勇為,為正義事業而獻身,做于國于民有益的事等。社會上與哥們兒義氣、小團體個人私利相關的江湖義氣,與本文的“義”不同。

(6)文中“乞人不屑蹴爾而與之的食羹”的做法,對此你有何評價?

答案: (示例 1)我贊同乞人的做法。為了維護 人 格和尊嚴,即為了義,甯可餓死,也不接受“蹴爾面與之”的食物。

(示例 2)我不贊同乞人的做法。大丈夫做事能屈能伸,如越王勾踐背負亡國之恥,卧薪嘗膽,終成霸業。

這裡是悟己語文,關注我學習更多語文知識,謝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