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技術的進步,證明物質是由分子、原子和離子等微觀粒子構成的。
其中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離子是帶電的原子。
在化學變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它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的構成
原子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
如果将一個原子跟一個乒乓球相比,就相當于将一個乒乓球跟地球相比。
如果把原子比作一個龐大的運動場,而原子核隻相當于一隻螞蟻。因此,原子裡有很大的“空間”, 電子就在核外空間運動。
原子結構模型
相對原子質量
由于原子質量的數值很小,書寫和使用都不方便,所以國際上一緻同意采用相對原子質量。
因為相對原子質量是比值,所以沒有單位。
質子和中子的相對質量都約等于1,電子質量約等于質子質量的,所以整個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相對原子質量并不是整數,所以在一般的化學計算中,多采用相對原子質量的近似值,大部分情況下
相對原子質量 ≈ 質子數 中子數。
核外電子分層排布示意圖
科學研究表明,在含有多個電子的原子中,核外電子具有不同的運動狀态,離核近的電子能量較低,離核越遠,電子的能量越高。
離核最近的電子層為第一層,次之為第二層,依次類推為三、四、五、六、七層,離核最遠的也叫最外層。
核外電子的這種分層運動又叫做分層排布。已知原子的核外電子最少的隻有一層,最多的有七層,最外層電子數不超過8個(隻有一層的,電子不超過2個)。
原子結構示意圖用原子結構示意圖可以簡明、方便地表示核外電子的分層排布。
氧原子的結構示意圖
用小圓圈表示原子核,圓圈内标出原子的核電荷數(即質子數),并在前面标注正号;用弧線表示電子層,在弧線上用數字表示處于該層中的電子數。
核電荷數為 1~18 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稀有氣體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有 8 個,(氦隻有 1 層電子,電子數為 2),既不易失去電子,也不易得到電子,被認為是穩定結構。所以稀有氣體在一般條件下不易與其他物質發生反應,化學性質比較穩定。
非金屬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一般大于或等于 4 個,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電子而達到穩定結構。
金屬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一般小于 4 個,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而達到穩定結構。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
參考資料:
北京版九年級化學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