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萱爸育兒經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衆所周知,一個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庭教育,一個家教優秀的孩子不論是生活習慣還是為人處世,都會令人非常舒心,相反,倘若一個孩子缺乏家教,那麼他的行為也一定會遭人白眼。
孩子在6歲之前,是自我意識的萌發期,此時也是家長給孩子講道理、立規矩的最好時機,6歲之前培養出來的好習慣,也會伴随和影響孩子一生。
但如果錯誤這個時機,又或者家長明知孩子的做法不對,卻對孩子的很多錯誤行為放任不管,孩子則很容易被人貼上“沒家教”的标簽。
不久前,網上一段孩子吃草莓的視頻引發了許多網友的關注。
老人給孫子買草莓,男孩每個草莓隻吃一口,網友:沒家教
事情發生在遼甯沈陽,畫面中的小男孩正美滋滋地吃着又紅又大的草莓。
但令人詫異的是,男孩并不是一顆草莓吃完之後再去吃另一顆,而是每個草莓隻咬一口,之後将其丢到盤子裡,再拿起下一個繼續咬。
如此一來,一盒草莓都被男孩咬了一口,而一旁的奶奶對此并沒有制止,似乎她已經習慣了為孫子“清掃戰場”。
這種不要草莓屁屁,隻要草莓尖尖的吃法引發了不少網友的吐槽。
畢竟從年齡上來看,小男孩并非不懂事的小嬰兒,他的這種吃法不僅會造成食物的浪費,也是一種極為自私的表現。
網友評論:
”我小時候吃東西,如果咬一口就不吃了,再拿一個新的,我媽絕對會找棍子揍,所以孩子的不良行為都是家長慣出來的。“
”如果這是我家孩子,我一定會揍一頓,這是典型的家長沒有給孩子立好規矩,一個孩子過于自私,走向社會是要吃虧的。“
”孩子這樣做,家長還在一旁拍視頻,家教呢?“
家長的哪些行為容易培養出”沒家教“的孩子?
1. 無視孩子的錯誤,盲目護娃
父母保護孩子是天性使然,但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對于孩子的保護也須得是理智的,不能明知孩子犯了錯誤,卻出于私心而盲目地站在孩子這一邊。
否則父母的這種做法隻會讓孩子更加堅定自己的錯誤,毫無悔改之心。
一旦孩子的錯誤行為得到了父母的縱容,他們隻會一次比一次更加嚴重地闖禍,當父母無力為孩子兜底時,最終吃虧的還是孩子。
2. 習慣性為孩子的錯誤找借口
對于絕大多數父母而言,孩子是自己的寶貝,因此疼愛也很容易發展為溺愛。
父母習慣性為孩子的錯誤找借口,就是溺愛的一種表現。
例如一些孩子見到熟人不主動打招呼,對其視而不見,愛答不理,父母就會借口孩子性格内向去掩蓋其不懂禮貌的事實,但孩子的這種行為在别人眼裡顯然就是沒有家教的表現。
3. 不論家裡還是家外,好東西第一個給孩子
為人父母,大家都願意将最好的東西奉獻給孩子,這是父母的愛子之心。
但當孩子的心智逐漸成熟,在年齡上已經過了需要家長親力親為照顧的階段,此時父母就應當為孩子灌輸分享的概念,告訴孩子什麼是孝順和謙讓,引導孩子好東西要先分享給父母和老人。
而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的做法卻完全相反,他們不論在家裡還是家外,都會習慣性地将好東西第一個讓給孩子,這種教育方式也讓孩子逐漸養成了自私自利的性格,做事情完全不考慮别人的感受。
最終,父母對孩子的這種疼愛方式隻會害了孩子,讓他成為别人眼中缺乏家教的人。
本期話題
孩子吃水果隻吃一口就扔掉,你會作何反應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我是小萱爸爸,積極學習帶娃的“女兒奴”一枚,每天分享育兒過程中的所思所感,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轉發、評論,你的喜歡是我寫作的最大動力!
(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