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人生察人觀事,不可一葉障目。
《論語》之中有這樣一句話:子貢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子貢說:“纣王的暴虐沒有傳說中的如此嚴重,所以君子憎惡處于衆惡所歸的下流之處,一旦處于下流之處,天下所有的壞事就都集中到他身上了。”
在這句話中,子貢其實并不是為纣王去辯解,而是告訴我們在觀察問題以及判斷他人品格的時候,不可随波逐流,一葉障目,要懂得從理性的角度去看清現象所存在的具體原因。
人性中有一個這樣的意識習慣,就是随波逐流,所以生活中通常有一個現象叫做“牆倒衆人推”,比如有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在平日裡表現的都還不錯,但突然有一天犯了一個小錯誤之後,那麼這個人往往會被群起而攻之,繼而否定他之前所有的好。
在這個過程中,大多數人沒有理性思考過他犯的錯誤是否值得這樣去攻擊,但是大多數人還是選擇這樣去做,因為他們既需要讓自己在世俗中獲取存在感,也需要在攻擊别人的時候獲取道德上的優越感,這就是人性之中存在慣有意識,這個意識造成的錯誤,就是“天下之惡皆歸焉”。
就像子貢所說的一樣,大家都憎惡處于衆惡所歸的下流之處,因為當一個人一旦處于此處之時,那麼天下所有的壞事都會集中到他身上。
比如當一個人做了一件壞事的時候,那麼我們總會在無形中忽略他曾經好的一面,而一個人一旦做了一件好事之後,我們會不由自主的用好事掩蓋他曾經的惡行,這就說明了我們在認知事物的習慣上存在着的問題,這個問題就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其實人性是極其複雜的,一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不能單從一件事情或者一個角度去判斷,這樣不客觀,不公平,更不是理性的,輿論的力量雖然能在某種程度上約束一個人不去犯錯,但是,旁觀者的誤解不僅會對當事人造成極其惡劣的影響,也體現出旁觀者本身的淺薄。
因為當我們習慣性地拿淺薄的認知态度去看問題時,不僅讓身處問題中的人遭受痛苦,自己本身也會因為淺薄愚癡的狀态付出代價,這個代價是隐性的,也是在漫長的人生路上逐漸體現的。
所以我們看待任何問題的時候,都應該相對客觀,而客觀的基礎就是自身足夠理性,不能因為一個人做過一件壞事就否認他所有的好,不能因為一個人做過一件好事就将他塑造成君子的模樣,這是我們身處在這個世界上看待問題需要明白的智慧。
二、
在漢文帝的時候,袁盎曾經擔任吳王濞的丞相,袁盎的一個侍從和他的侍女私通,袁盎知道這件事情之後,卻沒有把這件事情洩露出去,就當做什麼都沒有發生。
這個時候有人私下恐吓那個侍從,侍從吓得被迫逃亡,而袁盎親自把侍從給追回來,并且把這個侍女賜給了他,對他仍然像從前那樣。
後來到漢景帝的時候,袁盎升做太常,奉命出使吳國,吳王這個時候正在密謀造反,想要殺掉袁盎,就派五百個士兵把袁盎的住處包圍起來,袁盎當時對這件事情并不知曉。
就在這個時候,正值那個侍從擔任看守袁盎的校尉司馬,他就買了二百石美酒,将這五百士兵灌的爛醉如泥,卧地不起。
到了半夜,他喊醒袁盎就對他說:“你趕快離開這裡,明天天亮吳王就要将你殺掉。”
袁盎問他:“你是誰,為什麼救我?”
這個司馬就說:“我就是當初私通您侍女的那個侍從。”
袁盎聽了大驚,并急忙逃走了。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每個人身上都會存在錯誤,但同時每個人身上都能找到一些正向之處,所以不管别人身上的問題是你親眼所見還是道聽途說而來,都不要輕易因為一個人所犯的一點小錯誤就完全否定他,因為這樣不僅會給當事人帶來極大的痛苦,也會讓自己墜入迷惑淺薄的狀态之中,隻有能夠理性的去看待問題,才能讓自己看清問題的實相。
同時,在這件事情中我們還能夠察覺一個人能夠理性看待問題的益處,那就是“寬則得衆”。
即便一個人身上存在錯誤,但如果不是原則上的事,不必對于别人的錯誤斤斤計較,患得患失,人生能容百川,才成江海,當你不因别人的小錯誤就完全否定一個人的時候,那麼在無形之中你才有機會獲取這個人身上存在的正面價值,同時也能深化自身的智慧和修養,這才是一舉多得的結果。
子夏說過一句話,叫:“大德不逾閑,小德出入可也。”
意思就是大節上是不能逾越界限的,小毛病不必過分苛求。
如同袁盎的處世作風,就是非常值得學習的包容智慧,如果他沒有原諒這個侍從的錯誤,那麼将來有一天就可能會因為自己的狹隘和偏執而讓自己喪命。
所以說人永遠會因為自己的理性而獲益,你能夠用智慧的狀态對待什麼樣的事,自然會因這一份智慧留下善緣福德,最後也會使其在人生中結出智慧善果。
,作者|國學書舍
品讀國學智慧,感受古人文化,體悟不一樣的世界,看見不一樣的人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