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這世上除了人類自身最為人所知的動物是什麼?相信不少人會回答是恐龍,這個距今6500萬年前的生命,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着人們的目光。
自從百年前第一具恐龍化石面世以來,這種古老的生命就被無數人所熱愛并孜孜不倦的研究,除了它豐富的種類以及巨大的體型,還有就是它們滅絕的原因,不知道是不是同為地球霸主的惋惜,還是出于滅絕的擔憂,人類似乎對此事特别關注仿佛,同樣的事會發生到自己身上一樣。
現在主流認為是小行星撞擊地球導緻的恐龍滅絕,但是最新的研究顯示事情可能并沒有那麼簡單。
科學家研究了生活在白垩紀晚期最豐富的六個恐龍科:甲龍科、角龍科、 鴨嘴龍科、尾羽龍科、 傷齒龍科和暴龍科 。
發現了在隕石撞擊地球之前恐龍的數量和種類就在急劇減少,科學家推斷可能是氣候變冷導緻恐龍新生兒性别比例失調,并且植被減少食草恐龍難以生存,最終導緻食肉龍數量也在減少,而最後那顆隕石不過是把已經在懸崖邊上的恐龍種族最後推了一把。這種論調如果是真的那滅絕恐龍的罪魁禍首不是别人正是我們腳下的地球,“真兇”就在身旁是不是有種毛骨悚然的感覺?
這種論調到底是否正确還在争論之中,但是近幾年氣候的變化卻是事實,就是不知道人類是否有一天也會步恐龍的後塵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