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 梁楷《右軍書扇圖》
■王世國(廣東省書法評論家協會主席)
王羲之7歲時,其父淮南太守王曠率兵救援壺關(今山西省長治市境内)之圍,結果戰敗失蹤。他從小就沒了父親,在從叔王導家中長大。羲之曠達、任性、率真。他20歲時,東晉太尉郗鑒派人到司徒王導家中選女婿,當時王家兒郎個個都緊張得忸怩作态,唯獨羲之不以為然,在東床上袒胸露腹,吃着東西,全不理會。不料,郗鑒反倒選中了他。
有一天,羲之來到門生家中,看到一張幾案平滑幹淨,忍不住就在上面題寫了幾行字,一半楷書一半草書。後來,這位門生的父親誤以為是污迹,竟将羲之墨迹刮去,那位門生懊惱了好些天。
還有一天,羲之在蕺(jí)山(位于紹興古城内)看見一個老婦人,拿着一把六角扇子在叫買。王羲之看了那扇子後,忽然來了書興,拿過來就在扇面上每面各寫了五個字。老婦很不高興,嫌他弄髒了她的扇子。羲之說:“你隻要說是王右軍書寫的,就可以賣得一百錢了。”老婦人将信将疑,就按王羲之的說法當街叫賣,結果許多人都争着來買這把扇子。過了一天,老婦人又拿了一些扇子來,懇請王羲之寫字,羲之笑而不答。
八公山人語
司馬睿在江南建立東晉王朝,王、謝、郗、庾四大家族中書法家最多,都是師法鐘繇、衛瓘,互相較量,各自為雄。
最初,羲之書法尚不及庾翼、郗愔,而謝安也輕視王羲之的書藝。但是,王羲之從叔父王導那裡得到了鐘繇《宣示表》真迹,又師法從叔王庾(王導的弟弟)及李斯、索靖、曹喜、梁鹄、蔡邕、張昶等,轉益多師,大器晚成,自成一家。從《晉書》記載的故事可見,當時王羲之的書法已被世人如此推崇。
書法名家可以點石成金,著手成春,都是因為他們的書寫是賦予了附載物以新的生命和價值的藝術創造。但是,認識和了解書法創作的藝術價值則需要一定的知識和學養。王羲之門生的父親因為不認識羲之書法,更不了解它的藝術價值,結果以為幹淨的幾案給那些墨迹污染了,遂将其刮去;而賣扇老婦因為得了羲之題扇,使原來不值錢也很難賣出去的扇子,有了巨大的附加值,陡然提高了身價。經她當街宣傳,知道者争相購買。确實,從某種程度上說,書法藝術作品常常是書法家與觀賞者共同創造的結果。隻有具有審美知覺的人,那把羲之題寫的扇子才成為審美對象,得到公正對待。識者如獲至寶,不識者棄之如敝履。這大概是藝術作品宿命吧。
南宋梁楷曾根據這則故事繪出《右軍書扇圖》,清代乾隆皇帝在上面題詩道:“豈是會稽是蕺山,姥持竹扇為書還。初看五字生愠色,不答重來笑破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