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複旦該不該被公開

複旦該不該被公開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06 13:08:41

來源:新民晚報、微信公衆号“複旦青年”、科技日報

今天, #複旦開了門課叫似是而非#登上了微博熱搜榜,一時間引起網友的關注與好奇。

原來今年新學期,複旦大學多個學科的教授走上講台,開設了一門新通識課程,名字就叫“似是而非”,向學生闡述什麼是“僞科學”。

僅四堂課,“似是而非”就在複旦火了。每到周二18:30,“似是而非”的開課教室H3409“一座難求”,每周都有站着聽課的學生。

第一輪選課過程中,在課程容量為258人的情況下,“似是而非”選課人數超過1000。這門由複旦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教授樓紅衛組織開設、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盧大儒命名的課程,集結了文、理、工、醫不同學科12位教授,準備了17個專題,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提高對僞科學的辨識能力”為教學目的,本學期開設其中的14講。

網友:有網絡版可以看嗎?

#複旦開了門課叫似是而非#登上熱搜後,網友在評論裡表示這又是“别人家的大學”系列,并希望能推出網絡版觀看。

複旦該不該被公開(複旦開了門課叫)1

課程圍繞“如何識别僞科學”展開

在《似是而非》的課堂上,不同學科的老師會從各自專業領域出發,講述有關“僞科學”的事例。

究竟什麼是“僞科學”?

在《似是而非》第一節課“用數學發現謬誤”上,樓紅衛提出一個疑問:某防火用具推銷員說“家裡發生火災時,不能往衛生間跑,因為統計表明,火災時,死在衛生間的人數最多”,這個說法對不對呢?

樓紅衛說,“對與不對”,不在于論據的對錯,而是在于從論據“死在衛生間的人數最多”到論點“不能往衛生間跑”的推理邏輯謬誤:不論火災時死在衛生間的人數是不是最多,都無法推斷火災時是不是應該往衛生間跑。他又舉了類似的例子:特别有名的三甲醫院每日死亡的人數超過了社區衛生中心,是不是意味着看病要避開前者隻去後者呢?

“這種邏輯上的錯誤廣泛存在于大量統計數據和新聞報道之中。它們站不住腳,經不起争論,卻讓人印象深刻并難以抗拒。”樓紅衛說。他希望這門課能夠糾正不同學科裡這樣令人印象深刻的偏見,提供一些思考方式。

“抵制大數據時代狗屁”課程教學目标裡的最後一條是:“能夠在迷信的阿姨面前分析狗屁,讓他們能聽懂,并且有說服力。”“假新聞泛濫的時代,我和我的同學都希望能夠提高判斷能力。”這是姜辛宜修讀這門課的目标。

但樓紅衛自認這門課并不高端,重在“通識”。“與期望相比,課程能夠達到的效果可能會有很大的落差,但若能達到哪怕百分之二十的目标,也是值得的。”樓紅衛說。

是真有料還是“水課”?

開課以來,理工科學生與文科學生對《似是而非》的感受不大相同。一名材料科學系本科生直言“第二節課講化學,我聽得有點無聊”,相關專業知識過于簡單;有同學卻在課程反饋中寫道“昨天的化學課好難啊……”

作為一門通識選修課,《似是而非》面臨“水課”質疑。

“課程形式有點像講座,内容不能深入,對我批判性思維的幫助不大。”一名數學科學學院2018級的同學解釋退課原因。

此外,由于每位老師的授課時間短、課程人數較多等原因,這門課在一些同學眼中是“用來湊學分的課”,課程反饋問卷中有25%的同學承認這一點。

對此,樓紅衛表示:“歡迎來湊學分,不過這并不是水課,希望大家都有所收獲。”同時,樓紅衛表示,新聞對于阻絕或傳播僞科學的作用特别大,而管理人員也尤其需要有抵制僞科學的素質。因此,他特别希望有更多新聞學院、以及今後可能從事管理工作的的同學參與到課堂當中來。

不過,如何避免“似是而非”成為一門“水課”,仍是值得研究的話題。

據悉,“似是而非”課的考試方式也很特别。本學期,該課程采取“課程論文60% 平時表現20% 參與課内外研讨情況20%”的考核方式。論文寫作是重頭戲。

這門僅有兩個學分的課程,将安排三位常規助教和十幾位來自不同專業的研究生組成助教組。助教組的工作主要是幫助學生寫出合格的課程論文。“希望課程本身的架構能夠變得更加合理,内容更加完善,教師隊伍更完整。未來,希望有更多的學校開設類似的課程。” 這是樓紅衛的期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