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替罪羊最後結果

替罪羊最後結果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7-01 02:15:56

“替罪羊”一詞在近現代作品當中很常見,通常用來指代“替人受過者”。而這一使用方法也确實源于西方。

《聖經舊約》當中記載,耶和華為了試驗亞伯拉罕,考驗他的忠誠和信心,讓他把自己獨生的兒子獻為燔祭。亞伯拉罕選擇順服,在舉刀之時,天使顯現,及時勸阻:“你不可害這童子,現在我知道你是敬畏神的了。”并告訴他,耶和華已經預備了獻祭的羔羊。亞伯拉罕便用林中的公羊代替他的兒子獻為燔祭。

替罪羊最後結果(一詞的由來你真的知道嗎)1

《聖經新約》則記載,耶稣為了救贖世人的罪惡,把自己作為“贖罪的羔羊”,甘願釘死在十字架上,以此救拔全人類與父神和好。也因此,基督徒常把耶稣比作羔羊。

替罪羊最後結果(一詞的由來你真的知道嗎)2

其實,在我國先秦時期就有關于“替罪羊”的記載。該典故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原文晦澀,不做贅述。演義過來就是:

孟子:“我聽說大王坐在大殿之上,看到有人牽了頭牛經過。您便詢問這是要作甚。那人回答說:‘要用這牛的血塗在鐘上祭祀。’您說‘放了它!我不忍心看它那恐懼戰栗,無罪受死的樣子。’那人道:‘那咱廢除祭鐘了嗎?’您說:‘那怎麼能廢除!用羊來代替吧!’不知道有無此事?”

齊宣王:“有啊!”

孟子:“這樣的心就足以稱王于天下。百姓都認為大王吝啬,其實我知道您是對牛于心不忍。”

齊宣王:“是的撒,老百姓真的誤會我了,我能吝啬一頭牛嗎?隻因我心腸軟,不想牛無過而死,才用羊替它。”

孟子:“您别對百姓覺得您吝啬感到奇怪。您以小換大,老闆姓又不是你肚子裡的蛔蟲,怎麼知道您咋想的。可您痛惜牛無過而死,那羊又做錯了什麼?”

齊宣王:“這。。。。。。我也不知道啊!反正我不是因為吝啬救牛。”

孟子:“我知道您因為仁愛所以惜牛,可您隻看到了牛沒看到羊。這真正有德的君子是不進廚房的。”

替罪羊最後結果(一詞的由來你真的知道嗎)3

自此,“以牛易羊”這個成語誕生了。如果說西方的“替罪羊”是為了救人,那齊宣王找的這隻“替罪羊”則揭露了整個封建時代統治者的局限和“虛僞”。為啥這個虛僞要打引号,因為我是以現代人的眼光看待過去的人。

牛大羊小,兩者代表的是不同的階級。封建統治者長居深宮,他隻能看到高級階層的人,低階層的百姓雖常挂嘴邊,其實往往一無所知。或許齊宣王真的有“仁愛”,但他的仁愛隻能放在貴族階級的身上,而處于低階的廣大“羊群”,隻是無關緊要的替罪工具罷了。倘若齊宣王表現得真愛百姓,那他或許是真的虛僞了。也難怪他不懂為何百姓覺得他吝啬,而百姓也無法理解齊宣王的“仁愛”,兩個世界的人,内心無法相通。可這層桎梏,花了幾千年才打碎

不論我們用“替罪羊”這一詞是因為學習了東方文化還是西方文化。絕大多數情況下,“替罪羊”的出現都是不折不扣的人為悲劇。

新的時代,仁愛不應再有局限,窮富賤貴更不能成為這個時代的隔閡。以愛除罪,又何須“替罪”!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