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八門”這個成語在現在語境中的詞性雖然是褒義或中性,但實際上多多少少偏向于貶義詞,被人常用來比喻變化多端或花樣繁多。但它的原義與今義相去甚遠,因為“五花八門”中的“五花”和“八門”都是有說法的,那“五花八門”到底是指哪“五花”,哪“八門”?
“五花”和“八門”原指“五花陣”與“八門陣”,二者都是古代兵法中的陣名,原本用來形容陣法變換精妙,逐漸被引申為比喻變化多端或花樣繁多。
最早出自明末張潮等《虞初新志·孫嘉淦》中的原文記載:“伏龍以西,群峰亂峙,四布羅列,如平沙萬幕,八門五花。”。而在現代漢語中,除了本義之外又把它用來比喻各行各業的暗語。
古時候,“五花八門”其實一般被用來比喻不同行業的名稱,亦即是行業的暗語,我們來看看這到底有何門道。
“五花”:
金菊花——比喻賣茶的女人;木棉花——比喻上街為人治病的郎中;水仙花——比喻酒樓上的歌女;火棘花——比喻玩雜耍的人;土中花——比喻挑夫;
“八門”:
一門巾——算命占卦之人;二門皮——賣草藥的人;三門彩——變戲法的人;
四門挂——江湖賣藝人;五門平——說書評彈者;六門團——街頭賣唱的人;七門調——搭篷紮紙的人;八門聊——高台唱戲的人。
簡稱巾、皮、彩、挂、平、團、調、聊,是謂“八門”。
但“五花八門”有時候也解釋為古代戰術中的陣勢。“五花”就是五行陣;“八門”則是“八門陣”。春秋戰國時期,許多軍事戰略家都懂得使用這種五行陣。
何為五行?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古人認為,構成各種物質的種種元素即是五行。加之五行又代表紅、黃、藍、白、黑五種色素,它們混合在一起還可變成多種顔色,能夠使人眼花缭亂。
八門陣也稱八卦陣,這個陣勢,原來是按照八卦的次第列為陣勢的。
但是,八八可變成六十四卦,常使對方軍隊陷入迷離莫測之中。相傳,春秋時期的孫武、孫膑最早運用八門陣。後來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又将八門陣改變成為“八陣圖”。
但八門陣中的“八門”是哪八門?曆史中八門的說法有有以下幾種:
1.城的八門
(1)吳郡八門。宋範成大《吳郡志.城郭》:"﹝吳城﹞周回四十七裡﹐陸門八以象天之八風﹐水門八以法地之八卦。築小城﹐周十裡。門之名﹐皆伍子胥所制。東面婁﹑匠二門﹐西面阊﹑胥二門﹐南面盤﹑蛇二門﹐北面齊﹑平二門。
唐時八門悉啟。劉夢得詩雲﹕'二八城門開道路。'許渾詩雲﹕'共醉八門回畫舸。'今惟啟五門。"後以指稱蘇州。
(2)京師八門。明劉若愚《酌中志.大中規制紀略》:"紫禁城外,向南第一重曰承天之門……南二重曰端門,三重曰午門;魏阙兩分,曰左掖門﹑右掖門;轉而向東,曰東華門,向西曰西華門,向北曰元武門。此内圍之八門也。"
2.乾坤八卦術數專用語。以休﹑生﹑傷﹑杜﹑死﹑景﹑驚﹑開為八門。其中休﹑生﹑開三門為吉﹐其他五門為兇。奇門遁甲等術數也都有此說法。
所以“五花八門”本來的意義解釋起來也并不簡單,畢竟這“五花”跟“八門”對于今人而言并不熟悉,甚至一點都不了解的人亦有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