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區别?摘要:佛說來世道重今生道教更講究今生今世之事,佛教更多說來生之事,道教不否認來世,但認為今生人應該過得不留遺憾,更認為來世之時人早已不是自己道教是中國漢民族中的土生教,那麼佛教和道教到底有什麼區别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區别?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摘要:佛說來世道重今生。道教更講究今生今世之事,佛教更多說來生之事,道教不否認來世,但認為今生人應該過得不留遺憾,更認為來世之時人早已不是自己。道教是中國漢民族中的土生教,那麼佛教和道教到底有什麼區别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一、佛教和道教有什麼區别
1、道教講承負;佛教講因果。承負者,就是祖宗積德,則子孫受到蔭蔽。自己造孽,則兒孫受到譴責。因果者,就是上輩子積德,這輩子享福。
上輩子造孽,這輩子受罪。所以佛教認為一切都是宿世的因果,是宿命,教人要認命,接受現實。道教則勉勵人,這輩子多做好事,道士好為帝王師,勉勵君主多做好事。道教的極樂世界,其實是立足現實的。
2、道教以生為人之樂事,天地之大德,以現世為樂土,講入世;佛教則以現世為苦海,主張脫離,講出世理。道家我命在我不在天,人可以在現世通過自行的煉養、修道而成仙,達到"長生不死"、"肉體飛升"、身登清虛三境之境地。創建了一種重人生、樂人世的積極生命觀。
與道教相反,佛教主張出世。它以現實生活為虛幻和暫時,而以彼岸世界之生活為幸福和永恒。其理論處處顯露出一種脫離現世之心,把希望寄托于來世即彼岸世界。不過佛門這樣他并不是對世間無奈,大家都知道地藏菩薩之大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3、道教信徒以傳度或奏職為入教之階,号稱三清弟子;高道則稱真人、先生、某某子或仙子,神職人員名為某某仙官或某某仙卿,用法名,但冠以本姓,以拱手為禮,儀軌稱為齋醮,不尚血食之祭,修者功行圓滿時稱為飛升或羽化,家居時設神位及祖先位。
佛教信衆以皈依為入教之梯,自稱三寶弟子;高僧則稱大和尚,出家男衆曰比丘,女衆曰比丘尼,在家男衆曰優婆塞,女衆曰優婆夷,出家人用法名,去本姓改姓釋,以合十為禮,其教義稱為佛七或法會,不拜神及祖先,功滿則圓寂或涅盤。
二、道教與佛教誰的境界高
1、道教主要宗旨是追求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濟世救人。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認為“道”是化生萬物的本原。在中華傳統文化中,道教是與儒學和佛教一起的一種占據着主導地位的理論學說和尋求有關實踐練成神仙的方法。
現在學術界所說的道教,是指在中國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礎上,承襲了方仙道、黃老道和民間天神信仰等大部分宗教觀念和修持方法,逐步形成的以“道”作為最高信仰。
2、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進步和覺悟。佛教信徒修習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達多所悟到的修行方法,發現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終超越生死和苦、斷盡一切煩惱,得到究竟解脫。
佛教是給人信心、給人希望、給人歡喜的宗教,佛教徒不應該輕易相信和傳播世界末日的說法。佛教宣稱每天都是好日。
三、佛教和道教能一起拜嗎
佛教和道教能同時信奉。
佛教、尤其大乘佛教并不排斥其它信仰的共存,也不要求信徒放棄其它信仰。同樣,道教也是多神多崇拜的宗教,同樣不要求信徒放棄其它信仰,因此佛教徒同時是道教徒是可以的,中國曆史上所謂“三教合一”便說明了這一點。當然,既當和尚又當道士,大約是不可以,也實在不太像樣的。但是,世界許多主流宗教,如基督教、伊斯蘭教等,都信奉一神論,對其它偶像崇拜采取激烈排斥的态度,佛教、道教徒如果要同時成為這些宗教信徒,就需要放棄原有的信仰。
四、觀音屬于道教還是佛教
觀音菩薩既屬于佛教中的人物,也屬于道家中的人物。隻是在佛教和道教觀音菩薩是兩種不一樣的身份。
1、在佛教中,在西方他是男性形象,乃是阿彌陀佛坐下主要的菩薩之一,與大勢至菩薩排名相同,一起作為西方教主的侍從佛,而他們三尊佛,就是俗稱的“三聖”。觀世音菩薩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無論在大乘佛教還是在民間信仰,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以觀世音菩薩為主導的大慈悲精神,被視為大乘佛教的根本。佛經上說,觀世音是過去的正法明如來所現化,他在無量國土中,以菩薩之身到處尋聲救苦。觀世音與阿彌陀佛有着特殊的關系。他是西方三聖中的一尊,也是一生不出處的法身大士,是繼承阿彌陀佛位的菩薩,而且還有說觀世音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
2、在道教中的觀音,她原本是闡教的十二金仙之一,修行道場位于落伽洞,書籍中并沒有關于她徒弟的記載,因此實際上理解其為無徒弟,可是在後世的影視作品裡,卻稱其有一個名為龍吉的徒弟。且說她當時的道号還是慈航道人,适逢封神大戰,有西方的聖人前來助戰,恰巧碰到她大顯神威,認為她很有資質,于是便度化她到了西方,而她也就此完成了由道轉佛的身份變換,一舉成為佛教中的觀音大士,因為慈航本是女兒身,因此在道教中,她的身份一直都是女性,觀音自然也是女性角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