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俗稱肚子疼,小寶貝(3、4歲以下)可能會說:肚子哇哇了,肚肚癢……;稍大一點的孩子(4歲以上)就會說:肚子疼、肚臍眼疼、肚子上或下面痛……。孩子的肚子疼,有的過一會就好了,有的卻越來越嚴重。作為家長,該如何分辨?都可能是什麼毛病呢?今天和大家簡單聊聊 “肚子疼”這件事。
2 歲以下的寶寶
對于嬰幼兒尤其是 2 歲以下的寶寶來說,由于語言表達能力有限,遇到腹痛,隻會哭吵卻很難表述清楚,這就需要家長細緻的觀察了,以下情況需要仔細判斷,并及時去急診就診:
1、有規律的哭吵,每次間隔 10—20分鐘(間隔期裡可以像平常一樣的玩耍),持續 4-6 小時以上,還有嘔吐,有的甚至排果醬樣大便——要當心腸套疊的可能性。
2、哭吵不停,脫掉褲子和尿布,看看腹股溝區(大腿根上一點),如果鼓了一個包——很可能是小腸氣卡住了(臨床上稱為:腹股溝斜疝嵌頓)。
3、哭吵持續 3-4 小時以上,同時伴有嘔吐(吐黃水、膽汁),有的甚至不排氣排便,非哭吵狀态下肚子硬邦邦的,則要考慮消化道梗阻、畸形的可能。
4、無規律哭吵,但是有發熱、腹瀉或嘔吐等情況——可能是胃腸炎等。如果以上情況都沒有,孩子的情況也不緊急,精神狀态很好,能吃能喝能拉能玩,一般不需急診就醫。
3 歲以上的寶寶
3 歲以上的小朋友出現腹痛,家長除了注意上述問題之外,還需注意:
1、近幾天有無感冒?是否吃過特别的、不幹淨的食物,有無腹瀉、嘔吐?有無便秘,當天是否排大便?小便有無異常、疼痛?等。如有,那可能的原因分别是:上呼吸道感染後繼發的腹痛;胃腸炎導緻腸痙攣出現了腹痛;大便屏住而出現的急性腹痛(上個廁所可能就好了);泌尿系感染或結石可能,等。
2、孩子沒有上述情況,腹痛是突然發作,一直持續的,并可能加重,直不起腰,同時伴有嘔吐、發熱等情況,持續 5-6小時以上,腹痛部位還可能有變化(上腹部或臍周到右下腹),或晚上睡覺都能痛醒,那要當心闌尾炎的可能。
3、部分小朋友腹痛劇烈同時伴有腹瀉、黏液血便或淡血水便,嘔吐等,胃口、精神都不好,要當心出血性腸炎、細菌性痢疾等可能。
4、暴飲暴食,或進食油膩、油炸食物後出現上腹痛,持續無緩解,要當心胰腺炎或膽道系統疾病的可能。
5、先發高熱(常 39 度以上),再有腹痛或嘔吐,尤其是女孩子,要當心原發性腹膜炎的可能(男孩子也可能發生,但相對少一些)。
6、偶發腹痛,不劇烈但又無改善,孩子食欲不好,要多摸摸寶貝的肚子,如有腫大的包塊,要當心腹部腫瘤的可能性。
7、對于女孩,除了上述情況,下腹部突發、持續性的疼痛,又沒有嘔吐、發熱等情況,還要警惕生殖系統疾病的可能,如卵巢囊腫(腫瘤)伴扭轉等。
8、年齡更大一點的青少年,規律腹痛,進食前或後出現,要當心消化道潰瘍可能;類似腹痛,某天突發劇烈腹痛,要當心消化性潰瘍穿孔;對于近期有服用激素或退熱藥物的,突發劇烈腹痛後,也要警惕消化道穿孔。
9、一些非典型腹痛,發生無規律、伴或不伴有嘔吐,需醫生詳細問診,開展相關的輔助檢查,才能明确判斷;有時候甚至所有檢查都無異常,找不到原因但仍有腹痛,通常隻能随訪觀察。
撰文| 徐挺
指導老師|徐偉珏
編輯|ZHANG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