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再過幾天,就是清明節了,清明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具有緬懷先人,禮敬祖宗的重要意義。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掃墓,追悼已故之人,所以才有了“路上行人欲斷魂”的詩句。
清明節祭祖掃墓,是中華民族敦親睦族、行孝品德的具體表現,是中國每一個家庭對祖先表達感恩和尊重的一件大事。
所以,每逢清明時節,不管你身在何處,哪怕在千裡之外,總會為了先人,急着趕回老家,前往墓地祭拜,以解思念之情。
清明節因此也成為全球華人的重要節日之一,不少海外僑胞、華裔,都有清明回鄉掃墓的習慣,以示不忘先人,不忘故土的愛國之情。
清明節祭祖掃墓,是我們每個國人都知道的常識,雖然在每個區域有着各自不同的習俗,但祭祖的意義卻沒有發生任何變化。
掃墓祭祖,在碑墓前舉行紀念活動,以表示對亡人的崇敬與懷念之情,是一個莊嚴肅穆的儀式。按照習俗,是有講究的。
清明節是後人為逝去的先人掃墓祭祖的日子,所以特别忌諱外人掃墓祭祖,也就是說在清明節掃墓祭祖時隻有親人才能去,像朋友、下屬等身份的人一定不能去陪同掃墓。
這是因為不是一家人,身上的氣場是不相同的,如果你作為外人的身份去掃墓祭祖,不僅會破壞自己的氣場,也會破壞主家的氣場,從而影響運勢。
按照習俗,懷孕的婦女要避開清明拜山活動,不僅如此。嚴格說來,女性來例假,最好也不要參加此類活動,特别是不能在下午三點後參加清明拜山活動。
當然,南北方對于掃墓的習俗略有不同,比如:南方通常兒女均前往掃墓,而北方一些地方,則通常女兒不前往掃墓,如果是出嫁的女兒則随夫前往掃墓。
祭掃日期,各地風俗不同,有的是在清明節的前後十天,有的稱"前三後三",有的在清明前後逢"單"日舉行,有些地方掃墓活動長達一個月。
祭掃日期的選擇,依當地習俗,适合自己的時間均可。
确定日期後,掃墓當日出發時間,按照民間習俗來說,最佳時間是卯時,也就是早上五點到七點這段時間。
首先,卯時太陽初升,陽氣充足,陰陽交彙的時候,去上墳最合适。其次這個時候的太陽不會太毒辣,我們在爬山的時候,不會感受到太陽爆曬的感覺,可以更加舒适一些,所以一般來說上墳的最佳時間是卯時(五點到七點)。
但如今這個時間點,大部分的人還在睡夢中,當然,不會那麼早,不過,最遲應在下午三點前完成清明掃墓祭拜活動,因為那時,陽氣已逐漸消退,陰氣逐漸增長,若是時運低的人,很容易會招惹陰靈纏身或騷擾。
以上所述,一般在清明節上午出發掃墓。常見的做法由兩部分内容組成:一是整修墳墓,二是挂燒紙錢、供奉祭品。
整修墳墓,其做法主要是清除雜草,培添新土,将墓園打掃幹淨,修整墳墓後,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還要在上邊壓些紙錢,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托對先人的懷念。
這些,能讓他人看了,知道此墳尚有後人。
這種行為,一方面可以表達祭祀者對先人的孝敬和關懷,另一方面,在古人的信仰裡,祖先的墳墓和子孫後代的興衰福禍有莫大的關系,所以培墓是不可輕忽的一項祭奠内容。
挂燒紙錢、供奉祭品,就是将攜帶的酒食果品等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将紙錢焚化,然後叩頭行禮祭拜。
祭拜要分先後次序,依次為:父親、母親、長男、長女、次男、次女……餘此類推。
上墳祭祖,是緬懷先祖心有感激的儀式感,一切都要在莊嚴肅穆之中進行。所以掃墓期間,萬萬不能嬉戲打鬧。
尤其是一些年輕人,聚攏到一起之後,更愛開玩笑、打鬧,這一來是顯得不莊重,二來也是對于先人不尊敬。
祭祖并不隻是紀念祖先,而是明顯得帶着向亡靈敬拜,祈求的意思。按照習俗,謹慎在先人墓地照相,無論是掃墓者自身合影,還是掃墓者與墓地合影。更忌諱照相時将其他墳墓拍進鏡頭。否則,你的運勢很可能下降,各方面失衡。
拜祭完畢,當紙錢燒完,如果紙灰上的火還沒有徹底熄滅前,家屬是不能離開墳前的,應該等紙灰上的火全面熄滅後才離開,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有這種說法存在,古人認為,紙灰是後人給先人燒的紙錢,如果紙灰上的火還沒熄滅就離開了墳前,先人收到的錢就會殘缺不全,所以才需要等紙灰上的火熄滅後才離開。
帶去的掃墓的祭品,不可丢棄在墓地,也不可扔掉,一定要帶回家,因為祭品讓祖先祝福過,會給後人帶來好運。
清明祭祖掃墓有講究,為更好的紀念,懷念先人的功績,感恩先人,并讓未來變得更好,用正确的方式祭祖,就是在為自己修功德、盡孝道。這神聖的生命交流儀式,一年年輪回、一代代傳承,構成了人們頑強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動力,是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續展開新的有機構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