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秋,對于騷人墨客是一種情懷。而劉禹錫的《秋詞》卻标新立異,與衆不同。他打破了文人悲秋的傳統,讓人眼前一亮,是我所見的第一首“喜秋”詩。
秋詞二首·其一
[唐]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注】
春朝:春天。
排:沖破。
【譯】
自古文人每到秋天,總要悲歎清冷蕭條。
我卻贊美秋天時節,清淨美好勝過春朝。
擡頭望向朗朗晴空,一隻白鶴淩雲逍遙。
濃濃詩情油然而生,思緒飄蕩青空雲霄。
【賞析】
這首詩是劉禹錫被貶朗州時所做。秋季在五行屬金,為肅殺之氣。秋天到來,草木飄零,花落葉黃,天地一片清冷。由此,古代文人雅客常會以秋天來形容寂寥的心情。而劉禹錫卻反其道而行之,感覺秋天更比春天好。反映了詩人雖然被貶,但内心仍保留着積極向上的自信品格。
詩的前兩句描寫了内心世界。人一般遇到挫折時,都會垂頭喪氣,一蹶不振。而劉禹錫卻與他人不同,他的心中充滿自信,不畏艱難挫折,積極向上。“逢秋悲寂寥”是文人的傳統,但他卻來了句“秋日勝春朝”來反駁,可見其内心之偉大。
後兩句描寫了身外的景物,以物言志。晴空萬裡,白雲朵朵,一鶴淩雲,直上九霄。不但激發出詩人的雅興,也讓思緒遨遊于九霄雲外,更為詩人的内心自信增添了力量。内心與景物達到了完美的契合。詩人以鶴自況,沖破藩籬,遨遊碧空,何不逍遙?
文/幽蘭居士 圖/來自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