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
于2022年3月5日在北京召開
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
于2022年3月4日在北京召開
關于全國兩會
你知道多少?
這些熱詞,又有什麼區别
和孩子一起了解一下
↓↓↓
“共商國是”or“共商國事”
“國是”指國家大計,為國家政策方針等重大決策,多用于書面語,語境莊重、嚴肅。
“國事”指國家事務,是較具體指稱。
因此,“共商國是”中的“是”不能用“事”代替。
“屆”和“次”的表述
人大是“x屆全國人大x次會議”。
政協是“全國政協x屆x次會議”。
“代表”和“委員”
出席人民代表大會的是代表,即人大代表。
出席政協會議的是委員,即政協委員。
“議案”和“提案”
“議案”是人大的專門術語之一,是指由法定機關和法定人員依照法定程序提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或人大常委會會議進行審議,并要求人大會議讨論、作出決定的議事原案。
“提案”是人民政協的專用術語,是指參加政協的單位或者委員個人向全體會議或常務委員會提出的,經提案委員會審查立案,交付有關單位辦理的書面意見和建議。
“審議”和“讨論”
全國人大代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
而全國政協委員“讨論”政府工作報告。
“履行職責”和“參政議政”
全國人大代表參會叫“履行職責”。
全國政協委員參會叫“參政議政”。
“界别”和“屆别”
在同一屆次會議上,政協委員的“界别”不要寫為“屆别”。
“屆”:按照時間來說,指的是上一屆、本屆等。
“界”:針對委員的工作領域分類而言,如“經濟界委員”等。
“質詢”和“詢問”
“質詢”:各級人大代表或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按法定程序,對本級政府及其所屬各部門、法院、檢察院提出質詢案。
“詢問”:各級人大代表或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在審議議案和報告時,向本級有關國家機關提出詢問。
“人大”和“人大常委會”
人民代表大會簡稱“人大”,是國家權力機關。
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簡稱“人大常委會”,是人民代表大會的常設機關。
二者不能混為一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