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同治三年(1864年)山東掖縣人孫學仁于前門外煤市街開設的正明齋饽饽鋪,是北京著名的老字号。清人崇彜所著《道鹹以來朝野雜記》一書就有這樣的記載:"瑞芳、正明、聚慶諸齋,此三處,北平有名者。"正明齋屬于漢民饽饽鋪,該店物美價廉,遠近聞名,全盛時期在京城開有七家分号,足見其經營成果。正明齋的糕點品種繁多,做工精緻,他們首先在原料上下功夫,必選西山的薄皮核桃、密雲的小棗、雲南的桂花、北山的山楂等,所用的芝麻都須去皮才能用,次貨堅決不用,絕不以次頂好。它的精品糕點有數十種之多,比如奶皮餅、黃酥月餅、杏仁幹糧、桃酥、蜂蜜蛋糕、蜜供等。
正明齋所做的玫瑰餅享譽京城,被列入宮廷細點。此餅以玫瑰花瓣做糖餡,清純雅緻,香甜可口。20世紀30年代張學良将軍居京時,就嗜吃玫瑰餅,常派副官到正明齋來定做。正明齋制作的蜜供,在北京最為有名。其成品經得起氣候變化的考驗,能夠貯存較長的時間,即便是夏天也不會淌蜜,且吃起來不粘、不糊嘴,口感香甜柔軟,耐咀嚼,質量上乘。
正明齋舊照
蜜供,是極富老北京特色的傳統節令食品,也用作春節祭祀的供品,盛于明清,延及近代。北京的蜜供,分"整供""碎供"兩種:整供是成桌的;碎供則不用講究形狀,而是作為糕點食用。相傳,人們為了紀念我國著名醫學家孫思邈,将他尊為"藥王",并修廟立碑。為他修建的廟宇就叫作"藥王廟",他的誕辰日,每年農曆四月二十八稱為"藥王聖誕"。這一天,人們用雞蛋、白面和好後,在案闆上擀成薄皮,用毛刷輕輕塗上一層紅色,疊成卷,正一刀,反一刀,切成條,用手擰、辮、壓扁,在油鍋中炸成焦黃,涼透後,再放進白糖、麥芽糖、蜂蜜兌桂花的糖汁裡"過漿",過好漿的糖辮,碼在案闆上,然後用濕糖漿像建築師傅從地基上砌镂空的花磚子牆一樣,按尺寸在四方形的厚紙闆上,一條條摞着往上粘,粘出四壁,再傾斜着粘成四個斜面,頂上再橫壓豎壓幾條糖辮,很自然地變為塔形,用來供奉,取名"蜜供"。蜜供的每個酥條中央都有一條紅色的線,象征着藥王為人們尋藥治病費盡了心血,表達了人們對他的崇敬和懷念。将蜜供一層層碼成四角垂直、高達五尺左右的寶塔,是對孫思邈《千金寶要碑》形狀的模拟。到後來,蜜供到正月初一時就供在包括釋迦牟尼在内的衆神像前,于是有人又說蜜供尖形如"浮屠",也叫作"浮屠供"。
讀過老舍先生《正紅旗下》的,大抵都還記得那位有着"比金剛石還要堅硬的成見"的大姐婆婆。老太太每逢對丈夫和兒子發威之時,毫不留情,不憚于将神佛都罵進去。"你們這群!"她會指着家裡供的神像罵道,"吃着我的蜜供、鮮蘋果,可不管我的事,什麼東西!"老太太底氣十足,大抵因為她的佛龛前整整供着"五碗小塔似的蜜供",着實氣派。
正明齋的滿洲饽饽薩其馬在京城也極為出名。薩其馬是滿語的音譯,原意是"狗奶子蘸糖"。因東北有一種野生漿果,以形似狗奶子得名,最初即用它做薩其馬的果料,入關以後,逐漸被葡萄幹、山楂糕、青梅、瓜子仁等取代,而狗奶子就鮮為人知了。薩其馬也是清朝三陵祭祀的祭品之一。
正明齋招牌
據《光緒順天府志》記載:"賽利馬為喇嘛點心,今市肆為之,用面雜以果品,和糖及豬油蒸成,味極美。"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的《馬神廟糖餅行行規碑》也寫道:"乃旗民僧道所必用。喜筵桌張,凡冠婚喪祭而不可無。"薩其馬用白面、糖、奶油制成方塊狀,黃色,口感很甜,表面撒有果仁、金糕丁、青梅等。這種食品在制作過程中的最後兩道工序是:切成方塊,随後碼起來。"切"滿語為薩其非,"碼"滿語為碼拉木壁。由此觀之,"薩其馬"一詞,是提取了這兩個詞的主要成分,縮略而成的。
"薩其馬"一詞,最早見于清代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大學士傅恒等所編的《禦制增訂清文鑒》一書:"薩其馬,把白面經芝麻油炸後,于糖稀中摻合。"到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時《燕京歲時記》中有:"薩其馬乃滿洲饽饽,以冰糖、奶油合白面為之,形如糯米,用不灰木烘爐烤熟,遂成方塊,甜膩可食。"從這些記載得知,我們現在薩其馬的做法,是沿襲了過去的制作法,隻不過制作工藝進一步提高了而已。時至今日,薩其馬作為滿族饽饽的美味,從北方傳到廣東、香港等地,被稱作"沙琪瑪",但與北京薩其馬相比,口味和松軟度卻有不同。
正明齋糕點
舊京糕點鋪老字号甚多,但是延續下來的正宗北案,隻有正明齋了。以稻香村、桂香村、稻香春為代表的南案字号都是清末民初才開設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