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黃村老虎佛屬于大觀村嗎

黃村老虎佛屬于大觀村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1 19:22:33

八月十五看月光,看到鯉魚浮水上。

鯉魚不怕浮江水,連妹不怕路途長。

——客家山歌,摘自《黃村村志》

在黃村單角蝦山下的小村莊裡,常常有老人唱起這樣的山歌。這個地處黃村街北部,與珠村、黃村、車陂村、沐陂村及新塘村四面接壤,隻有180多戶人家的小村莊,沒有一戶村民是黃村土生土長。

它叫大觀村,是黃村唯一一個客家村,也是黃村轄内最年輕、最小的村莊。

走出黃村地鐵站,沿着大觀路一路向北,穿過世界大觀旁的小道,這個藏于繁華都市深處的靜谧村莊躍入眼簾,古色古香的村口牌坊上,“黃村大觀村”的字樣清晰可見。

黃村老虎佛屬于大觀村嗎(印象黃村之大觀村)1

踏入村中,一條幹淨整潔的村中大道筆直伸向遠處,晌午時分,路上行人很少,一切都顯得恬淡、靜谧。

探古:恪守傳統習俗

據史載,大觀村始建于1958年,因原廣州水口水庫(今天鹿湖)興建,水庫移民南遷至黃村而興建,此後隸屬黃村行政村,原名黃村新村,後因村莊位于“世界大觀”景觀東北側,于1996年改稱大觀村。

❖天鹿湖森林公園風景如畫,大觀村村民都是從此處遷到黃村。(網絡圖)

01

祠堂祭祖,延傳統

大觀村以魏、溫、何三大姓為主,祖上都是從客家聚集地福建、梅州、江西等地遷徙而來,世代沿襲着客家人的傳統習俗,到祠堂拜山祭祖是大觀村客家人亘古不變的傳統,村中如今仍留存着魏氏和溫氏祠堂。祠堂雖然不大,但卻是魏溫兩大家族逢年過節、婚喪嫁娶時的必訪之地。

❖大觀村内留存的魏氏祠堂和溫氏祠堂。

“每年重陽,我們都會回到天鹿湖的祠堂祭祖,還會到祖先墳頭祭拜,從九月初十一直要拜到十八,這是我們家族的傳統。”家住大觀村的何新漢說道。

何新漢是大觀村何氏家族的掌門人,也曾是大觀村人民公社社長。他還告訴小e,何氏家族從梅州五華遷徙而來,如今在大觀村的何氏族人不多,隻有幾十戶。雖在大觀村沒有修建祠堂,但在天鹿湖水庫仍保留祠堂。

“在我們客家習俗中,紅事時,新人先到祠堂祭拜,祈求祖先的保佑後再行結婚禮;白事時,在老人老之将至之日,将其從醫院接出,擡放在家族祠堂裡,讓其在祖先庇佑下安息。”何新漢說,這是何氏家族至今不變的傳統。

逢年過節,族人也會聚集到祠堂,在祖先的見證下敬古惜今,歡度節日,這也成了客家人延續家族傳統最重要的儀式。

2

“二月半”節,長街宴

雖為客,但幾十年間,大觀村人卻與黃村人友好相處,共謀幸福。

“我們唯一和黃村人不同的是,他們過農曆春節,我們過農曆二月半。”何新漢說,在客家習俗中,開春在農曆二月,一些地方的客家人興過“二月二龍擡頭”節,而大觀村村民習慣在農曆二月十五迎來開春日,這是專屬于大觀村的“二月半”節。

在這一天,家家戶戶殺雞宰鵝,準備各色豐盛的菜肴,在村中大道擺成“長街宴”,全村老少都聚集在此共同慶祝“二月半”。在這天,不管什麼賓客來到大觀村,都可以随意吃喝,和村民們一起慶祝新年。

❖大觀村“二月半”節,家家戶戶準備豐盛佳肴,一起迎新年。(網絡圖)

“每年‘二月半’,我們必做‘酸梅鵝’,這是大家最喜歡的一道菜。”何新漢說,這道菜可以一菜多用,先将自家養的新鮮肥鵝宰殺,清水煮熟成白切鵝後,切下一部分鵝肉用來拜祭祖先,取一部分鵝肉湯煮糯米湯圓,再将剩下的鵝肉和湯加入酸梅、白醋、生姜、豆豉、糖、蒜等佐料烹制成美味的酸梅鵝,開胃爽口,預示着新的一年萬事順意。

❖酸梅鵝(網絡圖)

訪今:創建幸福社區

大觀村人敬古惜今,不僅沿襲着古老傳統,也不斷創造着今天的幸福生活。

近年來,作為黃村重點打造的幸福社區----大觀村的面貌煥然一新,村口的大觀商業街上,原來雜草叢生的坑窪泥沙地一去不複返,取而代之的是新鋪的紅地磚和新修的青瓦白牆。

❖原來雜草叢生的坑窪泥沙地一去不複返。

↓↓↓

❖商業街上新鋪的地磚和新修的青瓦白牆。

村口空地搖身變成可供村民休閑健身的小公園,商業街上那些可移動桌椅也升級成可供村民休閑小憩的漂亮石桌石凳。午後,村民們三五成群地聚在這裡曬太陽、唠家常,怡然自得。

❖原來的村口空地

↓↓↓

❖變成健身小公園,各種健身設施完備。

❖原來商店自備的可移動桌椅

↓↓↓

❖升級成舒适又漂亮的石桌椅。

❖村民悠閑曬太陽,怡然自得。

另外,大觀村還是天河第一個安裝、使用電子智能門禁的城中村。在這裡,住戶隻需辦理一張智能門禁卡即可輕松開門,門禁系統還實現24小時實時監控,安全又放心。(點擊“閱讀原文”,可讀《傳送門:探訪天河首個智能門禁試點社區,安全便捷不隻是說說而已~》

❖大觀村是天河區第一個安裝、使用電子智能門禁的城中村。

走在大觀村道上,

聽着耳邊傳來的客家軟語,

一種幸福感油然而生,

勤勞質樸的大觀客家人用自己的方式,

傳承曆史展望未來,

自然恬靜,

幸福如此,

足矣!

黃村的故事還在繼續,下期“印象黃村”,小e将繼續帶你穿越古今,去探尋最古老的黃村故事。如果你有什麼關于黃村的趣聞轶事,曆史典故想與大家分享,也歡迎後台留言給小e,我們下期見哦~

【圖文記者 莉莉】

【編輯 峥輝(見習)】

來源:微社區e家通幸福黃村(微信号xxsbejthc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