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進行1-2次體檢,
可以有效了解自身身體狀況,
及時調整生活作息、飲食習慣,
及早發現問題,排除易發疾病。
但是,體檢後,
面對體檢報告上各種向上向下的箭頭↑↓
你是不是一頭霧水?擔心檢查結果?
這些指标都是什麼意思?
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
血常規檢查是體檢項目中基本的體檢内容,用于及時發現全身性疾病,診斷是否貧血,是否有血液系統疾病等。
白血球(WBC)
偏高↑:身體可能患有炎症,例如,肺炎、闌尾炎。如果偏高太多,可能跟血液病有關,需到醫院血液科做進一步檢查。
偏低↓:身體抵抗力較差,容易患感冒、皮膚感染等。
紅血球(RBC)
偏高↑:會使得血液黏度增大,引起血液流通不暢。
偏低↓:可能會貧血,表現為臉色蠟黃,上樓氣喘籲籲。
血小闆(PLT)
偏高↑:可能存在骨髓增生性疾病。
偏低↓:可能存在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白血病、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血尿酸
偏高↑:腎小球濾過功能損傷。體内尿酸生成異常增多,原發性痛風、惡性腫瘤、多種血液病、長期禁食等。
偏低↓:惡性貧血、Fanconi綜合征等。
血肌酐
偏高↑:各種原因引起的腎小球濾過功能減退。
偏低↓:血肌酐偏低多見于老年人和身體消瘦者,一旦上升,要警惕腎功能減退可能。
尿素氮
偏高↑:多見于腎功能不全、尿路結石、體内蛋白質分解旺盛、水腫、脫水等症狀。
偏低↓:腎功能障礙、嚴重的肝髒疾病病人。
血糖檢查是目前診斷糖尿病的主要依據。
空腹血糖(FBG)
偏高↑:血糖濃度超過6.0mmol/L,可能患有糖尿病、肝硬化、胰腺炎等。
偏低↓:血糖濃度低于3.9mmol/L,可能存在低血糖、糖代謝異常等症狀。
血脂是指血漿中所含的脂類統稱,血脂檢查可以了解體内脂類代謝情況。
總膽固醇(TC)
偏高↑:各種高脂血症、甲減、膽汁淤積性黃疸、類脂性腎病、糖尿病等。還會引發動脈粥樣硬化導緻心腦血管疾病。
偏低↓:可能存在甲亢、肝髒疾病、貧血、營養不良等問題。
甘油三酯(TG)
偏高↑:冠心病、原發性高血脂症、動脈粥樣硬化症、肥胖症、痛風、糖尿病、腎病綜合征等。
偏低↓:吸收不良、甲亢、嚴重肝病,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等。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
偏高↑:限制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起到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
偏低↓:可能存在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腎病綜合症、急性感染等症狀。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
偏高↑:存在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的風險。遺傳性高脂蛋白血症、甲減、腎病綜合症、肥胖等。
偏低↓:可能存在甲亢、吸收不良、肝硬化等問題。
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
正常參考值:0-40 U/L
偏高↑:急性、慢性肝炎、脂肪肝、心肌炎及膽道疾病等。
總膽紅素(TBIL)
正常參考值:1.7-20.5 U/L
偏高↑:肝硬化、黃疸型肝炎、阻塞性黃疸等。
直接膽紅素(DBIL)
正常參考值:0-6.8 U/L
偏高↑:阻塞性黃疸,如,膽石症、肝癌、胰頭癌等。
間接膽紅素(IBIL)
正常參考值:2-14.2 U/L
偏高↑:溶血性黃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