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都3歲了,說話還是不清楚,走路也老是摔跤”一位年輕媽媽在兒科問診,她旁邊的孩子模樣可愛,但走起路來确實略顯笨拙。
醫生通過仔細詢問孩子的病史及其他症狀,經過專業檢查,判定孩子語言和身體平衡異常是分泌性中耳引起的。
很多家長都會比較關注孩子語言、行為的發育程度。因為存在個體差異,很多孩子的語言表達和行為等方面都會有不同。但這種語言、行為上的異常怎麼會是分泌性中耳炎引起的呢?分泌性中耳炎是什麼?為什麼會導緻孩子出現語言功能及身體平衡障礙呢?
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種兒童時期高發的中耳炎性疾病,患者中耳會出現積液。兒童出現分泌性中耳炎的病例就像患感冒一樣,非常的普遍。據統計,約90%的兒童會出現分泌性中耳炎。一般來說,分泌性中耳炎會造成患者耳朵疼、聽力下降以及耳朵脹悶等,若不及時醫治可導緻兒童語言、行為等發育異常。
一般的炎症性疾病隻會讓患者出現紅腫熱痛的症狀,為什麼分泌性中耳炎會影響兒童的語言、身體平衡問題呢?
在中耳耳腔内有耳蝸、聽小骨等結構。其中,耳蝸會因患兒耳腔積液出現功能異常,導緻高頻骨導聽阈下降,并向語言頻率區發展,導緻患兒出現感音神經性耳聾。分泌性中耳炎患兒無法通過聽到的語言内容進行學習,語言表達能力就很難提高。
也就是說,分泌性中耳炎引起患兒出現聽覺異常,最終造成患兒出現吐字不清、口吃等語言障礙。
此外,身體平衡會受到内耳中耳前庭的影響,而中耳裡的積液會造成中耳壓力異常,這種壓力異常會通過二窗傳入内耳,引起耳前庭功能障礙,造成患兒身體平衡出現異常。
也就是說,分泌性中耳炎通過影響耳前庭功能的發揮,進一步造成患兒走路不穩、易跌倒等身體平衡障礙。
目前認為,位于中耳與鼻咽部之間的咽鼓管功能異常,是分泌性中耳炎的重要因素。常見的腺樣體肥大、腭裂等兒童疾病會造成咽鼓管梗阻,使得咽鼓管不能發揮平衡鼓膜兩側壓力的功能,導緻中耳出現滲液,形成中耳炎。細菌及病毒感染也會促使炎性物質滲出,導緻中耳出現積液。此外,中耳黏膜的免疫功能異常,也是分泌性中耳炎發病的重要因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