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來源: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骨科
複旦大學醫學科普研究所
頸椎老化是導緻頸椎病的主要原因,而長期低頭,則是頸椎老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人的一生有差不多1/3的時間在睡眠中度過,如果枕頭選擇不當,會給頸椎帶來很大壓力,導緻頸部不适甚至頸椎老化加速。
日常生活中大家對枕頭存在哪些誤區?又該如何選擇一個合适的枕頭?我們邀請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骨科主任董健教授來給大家仔細說道說道。
誤區一:高枕“無憂”
睡高枕時會造成類似于低頭的姿勢。從臨床上來看,長期低頭是頸椎病發生的重要原因。高枕時頸椎屈曲的狀态,導緻頸部後方的肌肉拉長,小關節牽張,造成了頸部肌肉的勞損,頸椎的退變,所以高枕無憂是不對的。
誤區二:頸椎病不用枕頭更好
既然睡高枕不利于頸椎健康,那麼有人就反向操作,幹脆不要枕頭了。有些頸部不舒服的人,在不睡枕頭後确實會感到不适有些好轉,因此就流傳着頸椎病不應該用枕頭的說法。
但是,長期不用枕頭也是不對的。由于很多人頸部不适的原因是低頭過多,睡覺不用枕頭相當于被動仰頭,暫時解除了病因,症狀也得到了一定的緩解。但長期不用枕頭的話,又會使頸椎長時間過伸,導緻頸椎前方肌肉的拉伸,後方小關節的回縮、屈曲,這會刺激小關節的關節囊,導緻小關節的退變,也仍然會引起頸椎的退變老化。因此,不用枕頭,反而"過猶不及”了。
誤區三:枕頭來“枕頭”
枕頭,确切講應該叫做"枕頸”。平卧位的時候,頸椎、頭部和軀幹成一條線情況下,整個脊柱是有生理曲度的。枕頭在頸部有一定支撐的話,剛好維持了頸椎前凸的生理弧度。
如果枕到頭下面,頸部沒有支撐的話,頸椎的生理弧度就難以維持,頸部後側的肌肉長時間處于緊張狀态,從而引起頸部不适。很多頸痛的病人,拍片發現頸椎生理曲度消失、變直,甚至反屈,原因除了平時工作、生活中長時間低頭外,可能和睡覺時枕頭隻枕在頭下面也有關系。
枕頭多高才合适?
我們選擇枕頭時要能保證頭部、頸部和軀幹形成一條直線。至于大家關心的枕頭多高才合适,則沒有統一的标準答案,因為每個人最适合的枕頭高度是不一樣的。
平卧的時候,為了保持頸椎與身體成一條直線,背厚的人枕頭需要比瘦的人高,這樣才能保證頸椎、頭部和軀幹成一條線。側卧也是一樣的,肩膀寬的人枕頭高度要比肩膀窄的人更高。因此,挑選枕頭最好能到場親自試用、挑選。
本文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聲明:文章僅供參考和學習分享,一切視患者自身情況和以專業醫生診斷治療為準。
專家簡介
董健,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骨科主任,脊柱外科主任,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博士後導師,兼任複旦大學醫學科普研究所所長。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上海市科技精英,上海領軍人才,上海市醫學領軍人才,上海市優秀學科帶頭人。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上海百年醫學發展傑出貢獻獎,2018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中國好醫生,第二屆國家名醫獎,第二屆榮耀醫者·骨科專科精英獎,連續四屆中國十佳脊柱外科醫生,第12屆上海大衆科學獎唯一獲獎者。
擔任許多國家級協會全國委員,包括中華醫學會科普分會副主委,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脊柱學組委員,中國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委員,上海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副會長,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骨傷科專業委員會副主委、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骨傷科專業委員會主委等。
專業擅長:對脊柱轉移性和原發性腫瘤的診治在國際和國内處于領先地位。對頸椎病、腰突症、腰椎滑脫、椎管狹窄症、脊柱骨折、結核、脊柱側彎、老年人脊柱疾病以及微創手術有豐富的經驗。對老年性骨質疏松症和骨質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治療也很有特色。
門診時間:周一、周五上午 特需門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