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引力公式的物理意義

引力公式的物理意義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1-27 12:41:08

引力公式的物理意義?根據傳說,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做的第一個實驗表明,不論質量如何,所有物體會以相同的速度下落在沒有(或忽略)空氣阻力的情況下,任何兩個物體在引力場中下落,都會以相同的速度加速到地面這後來被編成了一條準則,作為牛頓對引力問題研究的一部分,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引力公式的物理意義?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引力公式的物理意義(引力常數G及其物理學意義)1

引力公式的物理意義

根據傳說,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做的第一個實驗表明,不論質量如何,所有物體會以相同的速度下落。在沒有(或忽略)空氣阻力的情況下,任何兩個物體在引力場中下落,都會以相同的速度加速到地面。這後來被編成了一條準則,作為牛頓對引力問題研究的一部分。


什麼是G?以及重要性

當我們第一次開始制定物理定律時,我們憑借以往的經驗并通過嚴謹的實驗,就像伽利略可能做過的比薩斜塔實驗一樣,把球從塔上扔下去,我們可以測量球落下的距離和落地的時間。釋放一個鐘擺,我們可以找到鐘擺的長度和擺動時間之間的關系。這時我們就會發現在一定距離、長度和時間上會存在一種關系:墜落物體的距離與時間的平方成正比;鐘擺的周期與鐘擺長度的平方成正比。

但是要把這些關系寫成完美的數學公式,我就需要十分精确的測量出一個常量。

太陽系内部的行星軌道并不完全是圓形的,其中以水星和火星的軌道偏離和橢圓度最大。在19世紀中期,科學家們開始注意到水星的運動偏離了牛頓引力的預測,這一微小的偏離隻有在20世紀才被廣義相對論所解釋。同樣的萬有引力定律和常數,描述了從地球到宇宙的所有尺度上的引力效應。

在這些例子中,月亮圍繞地球轉,行星圍繞太陽轉,光線因引力透鏡而彎曲,彗星從太陽系中逃逸時會損失能量,所有這些都與引力常數G相關。在16世紀40年代和50年代,牛頓出現之前,意大利科學家弗朗切斯科·馬爾迪和喬瓦尼·裡奇奧利就首次計算了引力常數,這意味着G是有史以來第一個基本常數,甚至在奧勒·羅默于1676年測定光速之前。

當我們把宇宙中的任意兩個質量物體放在一起時,它們會相互吸引。根據牛頓定律,除了在自然界中最極端的質量(對于大質量)和距離(對于小距離)的條件下,吸引力與兩個物體的質量(之間的距離)和重力常數有關。幾個世紀以來,我們已經将許多基本常數的測量精确到了十分驚人的程度。看下下面兩個重要的常數,你就能深刻的體會到什麼叫精确。光速c是衆所周知的:299792458米/秒。普朗克常數h控制量子的相互作用,其值為1.05457180 × 10^-34 J⋅s,不确定度為±0.000000013×10^-34 J⋅s。

G?這完全是另一回事。

無論使用牛頓還是愛因斯坦的引力公式,力的強度部分取決于重力常數的值,重力常數的值必須憑經驗來測量,不能從任何其他量中導出。

Q1、看起來十分精确的G值

在20世紀30年代,由科學家保羅·海勒測量G的值為6.67×10^-11 N/kg⋅m²,後經1940年改進為6.673×10^-11 N/kg⋅m²。随着時間的推移,數值是越來越精确,不确定性從0.1%一直下降到20世紀90年代末的0.04%。

在一份舊的粒子數據手冊上,給出了一些物理學的基本常數,我們可以在裡面找到一個看起來很不錯的G值:6.67259 × 10^-11 N/kg ⋅m²,不确定度僅為0.00085 × 10^-11 N/kg ⋅m²。這似乎G的值已經十分精确了。

基本常數的值,發表在粒子數據1998年的小冊子中。

Q2、但後來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

在1998年晚些時候,同年進行的實驗顯示了一個與已知值不一緻的高值:6.674×10^-11·N/kg·m²。多個團隊使用不同的方法,得到的G值在0.15%的水平上相互沖突,是以前報告中不确定性的十倍以上。

Q3、怎麼會出這種事?

由亨利·卡文迪許設計和發表的精确測量重力的原始實驗,依賴于扭轉平衡的原理

獨立于其他未知因素(如太陽質量或地球質量)的重力常數測量是在18世紀末亨利·卡文迪許的實驗中完成的。卡文迪許開發了一個扭轉平衡的實驗,在實驗中,一個微型杠鈴被一根金屬絲懸挂着,保持着非常完美的平衡。兩端的每一個質量附近都有兩個較大的質量,大球質量将吸引較小的小球質量。隻要質量和距離已知,通過微型杠鈴所經過的扭轉量,我們就能測量出重力常數。

盡管人類的科技水平和物理學水平在過去200多年裡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是在最初的卡文迪許實驗中使用的扭杆原理在今天仍然被用于G的測量。截止到2018年,還沒有任何測量技術或實驗裝置能夠提供更好的實驗結果。這一點讓我們很不理解。

關于G的測量,人們強烈懷疑影響測量結果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人們确認偏誤的心理因素,也稱為從衆心理。如果你是科學家,你的同事測量的值都是6.67259×10 ^ -11 N /kg²⋅m²,這時你可能會期望得到類似6.67224×10 ^ -11 N /kg²⋅m²,或6.67293×10 ^ -11 N /kg²⋅m²,但如果你得到了類似6.67532×10 ^ -11 N /kg²⋅m²的值,你可能會想,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麼事。

你可能會尋找錯誤的根源。你會重複一次又一次的實驗,知道你得出一個合理的值符合6.67259×10 ^ -11 N /kg²⋅m²。

1998年,巴格利和路德的團隊進行了扭秤實驗取得的結果為6.674 x 10 ^ -11 N /kg²/ m²,這次結果足以讓人們對以前報告的G值産生了懷疑。一個非常謹慎的團隊得到的G值結果與之前的結果相差了驚人的0.15%,那些早期結果的誤差比這個值的誤差低十倍以上。這就是1998年令科學界震驚的原因。

我國科學團隊在測量G值上的貢獻

扭力天平和扭力擺都是受到卡文迪什實驗的啟發設計出來的,并且在G值的測量方面一直領先其他最新的技術,甚至超過了最新的原子幹涉實驗技術。我國的科學團隊從兩個獨立的測量實驗中獲得了迄今為止最精确的G值:6.674184 × 10^-11 N/kg ⋅m²和6.674484 × 10^-11 N/kg ⋅m²,每個測量的不确定性僅為百萬分之十一。

這兩種實驗方法由于2018年8月底發表在《自然》雜志上,産生了迄今為止最精确的G的測量結

這兩個值可能在兩個标準偏差範圍内相互一緻,但它們與其他科學團隊在過去15年中進行的其他測量不一緻,這些測量的範圍從高達6.6757×10^-11·N/kg ⋅m²到低至6.6719×10^-11·N/kg ⋅m²

從6S軌道開始的原子躍遷(Delta_f1)定義了米、秒和光的速度。請注意,描述我們宇宙的基本量子常數的精确度是G的數千倍,但G是有史以來第一個測量到的常數。

宇宙的引力常數G是人們第一個測量的物理常數。可是,在我們首次确定G值的200多年後,與所有其他常數相比,我們對G的了解如此之少,這确實令人尴尬。從引力波到脈沖星周期,再到宇宙膨脹,我們在一系列的預測和計算中都使用了這個常數。但是我們确定G能力隻限定于在實驗室進行的小規模實驗。從材料的密度到全球範圍内的地震振動,最微小的不确定性,都能影響我們對G值的判斷。除非我們能測量出十分精确的G值,否則在宇宙任何引力現象重要的地方中,都會存在一種巨大不确定性。現在,我們仍然不知道重力到底有多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