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被溺愛的孩子長大後都怎麼樣了

被溺愛的孩子長大後都怎麼樣了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27 20:33:47


被溺愛的孩子長大後都怎麼樣了(母嬰分離對孩子心理傷害有多大)1


4月初,網上傳出一些疑似上海被隔離嬰幼兒哭鬧的照片和視頻,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尤其是為人父母者,看到都感到痛心疾首。此事件爆出後,上海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回應,網傳照片是該院兒科内部騰挪過程中的場景,并非金山嬰幼兒隔離點,上海市婦女聯合會也很快回應,已開始協調。

評論區不少家長現身說法,指出在孩子這麼小的階段就與家長分開,對于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都會帶來無法抹滅的創傷。離開媽媽,對孩子來說也許比新冠更可怕,那麼母嬰分離到底會帶來多大的心理傷害?

被溺愛的孩子長大後都怎麼樣了(母嬰分離對孩子心理傷害有多大)2


母嬰分離對孩子的影響


低年齡段的孩子在經曆母嬰分離時會感受到:非常的迷茫、害怕、不安,他會試圖呼喊媽媽,表達不想讓媽媽離開。剛開始,孩子會哭鬧,變得更加粘人,或者行為上會變得混亂,比如尖叫或是憤怒。慢慢地,如果他發現,無論他做什麼,媽媽都不會出現,那麼,孩子就變得不再哭喊了,也不再找媽媽,什麼事情都不感興趣,無精打采,吃飯也吃不進去。因為他意識到自己已經反抗這麼久,媽媽也回不來。最後,孩子會變得不再依賴,并且不再期待。表面看上去恢複了正常,不再哭泣,吃飯也正常了,事實上他其實是進入了一個放棄的狀态:放棄需要媽媽,和被媽媽愛的自身需要。

一個人的依戀模式決定了他跟他人的關系,那麼,經曆過母嬰分離創傷的孩子,就比較容易形成不安全的依戀模式。長大後容易拒絕建立親密關系,顯得孤僻、難以理解别人、比較無情和自我中心,因為他的内心是封閉不安的。

孩子通過母親的孕育,來到這個世界,天生依戀母親,信任母親,将自己全身心地交于母親,任何人都無法取代母親這個角色。母嬰分離産生的創傷,不僅體現在當下,還可能會影響他之後的成長,甚至一生。



母嬰分離對媽媽的影響

對于媽媽而言,母嬰分離也會給媽媽帶來創傷。首先,母嬰分離本身就會帶來一種痛苦的感覺,媽媽還會感同身受孩子體驗的痛苦,這是一個媽媽的本能,她能夠體驗孩子的感受。所以當孩子絕望、哭泣和憤怒,行為變得混亂,無精打采,媽媽也會經曆同樣的心理體驗。

同時媽媽還會有很深的内疚感,這種内疚感也會讓媽媽在各種行為層面出現一些影響。總結成兩種傾向:一種是媽媽在重回養育關系中,可能會去嬌慣孩子,出現過度的補償狀态。還有一種傾向,媽媽可能會變得回避,當孩子對媽媽有需要的時候,媽媽往往會采取逃避和拒絕的狀态。這兩種方式,對孩子都會有不良的影響,對媽媽也有不良影響,關系都不會得到很好的恢複。


“母嬰分離”需要注意什麼?


分離焦慮是孩子和媽媽都會感受到的,如何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分離期?即便媽媽不在身邊,孩子從身體到内心,也能健康的成長。

1、嬰兒期:母嬰“隔離”,需注意全面護理

嬰幼兒出生時并沒有自我意識,就不用在意母嬰隔離嗎?NO!不要以為嬰幼兒無知無欲,他們對于母親的感知能力,在胎兒期就有。

嬰兒出生時,如果因疾病或其他因素不得不與母親“隔離”(比如早産兒、肺炎、等情況),由于新生兒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善,很容易受到外界各種病毒、細菌的威脅。所以,當被迫與新生嬰兒分離的時候,除了遵醫囑,盡量給孩子提供良好的就醫環境外,如寶寶的身體狀況可以食用母乳,媽媽最好在生産後一小時之内開始想辦法排乳,雖然不多,但是那一點點的初乳,對嬰兒來說是非常寶貴的。

初乳能夠促進免疫功能發育、促進腸道發育、增加腸道菌群。 寶寶出生前幾天,媽媽需要盡量做到每天每隔3個小時擠一次奶。這樣媽媽确實非常非常辛苦,但是哪怕隻有一點點初乳,也意義重大。

被溺愛的孩子長大後都怎麼樣了(母嬰分離對孩子心理傷害有多大)3

另外,孩子剛出生就被轉到新生兒科,對媽媽來說也會很焦慮,也要多安慰媽媽,給她實實在在的關心,幫助媽媽緩解心理壓力,積極配合擠奶送奶,讓寶寶能夠更多的吃到媽媽的乳汁。

2、斷奶期:母嬰“分離”,需做好食物銜接

我們常說,斷奶相當于孩子第二次“斷臍帶”,因為母乳對孩子來說不止是食物,更是安全感。所以,當決定給孩子斷奶的時候,切不可操之過急。斷奶的前提是寶寶已經接受喝奶粉,輔食也吃的不錯,并且身體狀況良好。作為補償,媽媽要用其他時間和方式來滿足孩子感情上的需求,盡量溫柔地讓寶寶感覺到斷奶不斷愛。

此外,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孩子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以強化鐵的米粉為開始,因為補鐵對嬰幼兒來說極為重要。喂輔食要循序漸進,寶寶最初隻是試吃,量是一個勺尖,孩子不吃也不強迫,改日再試即可。

被溺愛的孩子長大後都怎麼樣了(母嬰分離對孩子心理傷害有多大)4

3、高峰期:母嬰“分離”,需搞好心理建設

1歲~1歲半期間,被認為是孩子分離焦慮的高峰期。這階段的孩子開始探索世界,并需要媽媽在背後當他們的心理安全堡壘。這時候,父母要留意孩子的一舉一動,并随時做出回應,讓孩子知道媽媽一直都在,有足夠的安全感。

在孩子害怕的時候,引導孩子勇敢接觸、嘗試;在必須離開時,不要偷偷走掉,要跟孩子say goodbye,告訴孩子什麼時候會回來,并在回來後給予孩子更多關愛;在平時,多帶孩子出去走走,适應和感知周圍環境,不斷提升孩子的适應能力。

要循序漸進地引導,不要粗暴式分離。比如媽媽要上班時,當陷入黏人時期的寶寶纏着媽媽,揪着媽媽的大腿不肯與媽媽分離時,千萬不要“一走了之”。小寶寶還未完全理解,為何媽媽不肯照顧我,此時媽媽的離開會被小寶寶理解為“抛棄”,所以每天上班前,媽媽可以稍花一些時間與寶寶說說話,安慰寶寶,等寶寶情緒平和再離開。

被溺愛的孩子長大後都怎麼樣了(母嬰分離對孩子心理傷害有多大)5

其實,不隻是出生、斷奶、上班、分床、入園,我們每天每時都可能面臨或短或長的母嬰“分離”。所以,為何不在有限的時間裡讓寶寶盡情黏你,給孩子足夠的關愛和情感的滿足,讓寶寶意識和感覺到,媽媽一直都在!

#部分素材源于網絡,侵權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