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善于就地取材,對身邊的植物加以利用,享受它們的味道。用植物葉子包裹糧食或肉類進行蒸煮,國人從來都不缺少創意。
比如,海南島的先民就用露兜葉(也稱蒌葉)或椰子葉編織成“簏”(lù),填入大米,煮熟後,米飯就多了一份特别的香味。
久而久之,還多了一份情感和文化的味道,成了連接海内外瓊籍鄉親感情的紐帶,形成送“簏”祈福的習俗。
2020年是四年一遇的新曆閏年,也是農曆閏年。閏月被視為多出來的歲月。
海南不少市縣的漢族習俗裡,每逢閏月之前,已出嫁的女兒要做“簏”送回娘家,親友間做“簏”互相問候,以此祝願對方在這“多出來”的月份中平安順利,添福益壽。
竹籃中的“簏”為馬來西亞華裔宋安彩女士制作。
“簏”指海南閩語念作“lap”的食品,在海南話中指“套”或“罩”的意思,所以有把福氣或好運套住的寓意。
海南人大多習慣将其稱為“笠飯”(音譯),富含吉祥之意;
還有的因發音相似,甚至用英文中的“love”來稱呼它,這也使其多了一層浪漫的味道。
送“簏”祈福的食俗不僅在海南傳承,也被下南洋的先輩帶到海外,在馬來西亞的海南人社群至今還在延續。
“簏”,以露兜葉或椰葉編織外殼,并裝入籼米或糯米後烹煮而成,可以編織成各種形狀的外殼——
“鴨仔簏”“筆架簏”“枕頭簏”“三角簏”“手拇簏”等等。
在瓊山和定安一帶,用露兜葉制作“簏”的情況比椰子葉要常見,一般用籼米填充。
而海南東部沿海地區,用露兜葉或椰子葉都很普遍,有些鄉鎮用糯米填充,還會用椰漿提味。
采摘回的露兜葉或椰葉,将葉子邊上的毛刺處理掉,在賢惠的婦女手裡,總能變幻出各種頗具藝術感的造型。
無論變成何種形狀,最後還要留出一個能裝米粒的收口。
傳統上做“簏”普遍不放餡料,填充的籼米隻是經過蒜米、黃姜炒香并加鹽調味,最多在翻炒時加入蝦米。
這種沒有餡料的“簏”,可在常溫下保存數天不變味。
“簏”中的米飯叫作“簏糒(bèi)”,可像幹飯一樣配菜食用,是海南先民制作的一種應急儲備食品,在炊煮條件有限或不便獲取食物的情況下,以此飽腹。
看似簡單的“簏”,配上水煮鹹鴨蛋、雞蛋或者榨菜,更是絕配。
送“簏”表達心意,吃“簏”也有講究。
民間認為,“簏”不能直接用刀切開,得用雙手将葉子一根根抽離。
由于“簏”的外殼由長條的露兜葉或椰葉交結編織,剝“簏”殼時把一個接一個的結解開,叫做“解寬”,俗語稱“平安脫殼”。
親手解開“簏”殼,蘊含着解脫困境的寓意。
過去“簏”通常是自制的,送“簏”的人一心一意地編織外殼,得“簏”者耐心地解開,用以回應對方的真心實意。
2020年農曆二月,瓊北海口江東鄉村的一位村民正在處理野生蒌葉,然後用于做簏。
當然,“簏”不隻是閏月才出現的應景食品,在有些地方喜遷新居、築竈完工等民俗中,“簏”也作為慶賀的禮品。
有些地方,遇上親朋大病初愈,會給其送“簏”表示慰問。祈望平安消災時,也會自己制作或購買“簏”,以圖吉利。
若是海外的親人歸來省親,鄉裡的親人也要挑上一擔“簏”,請其親手剝開“簏”殼,作為本地特殊的迎接方式。
過去海南人“下南洋”謀生,由于“簏”的發音,與南洋的華人華僑舊稱當地貨币為“叻币”的“叻”相似,所以送“簏”給海外的親人,也就多了一層錢運亨通的祝願。
保亭黎族杞方言地區的“戈珠”外殼。
在海南,“簏”這種形式的食品,不僅是漢族的傳統,在黎族地區,同樣會做像“簏”一樣的食品,也有祈福的象征意義。
在保亭黎族杞方言地區,這種食品被稱為“戈珠”,傳統上以露兜葉或椰葉編織外殼,僅填充糯米,無其他餡料。
樂東黎族哈方言地區則稱為“布哇”,在過年或遇到各類疫病流行時,以糯米和籼米裝在露兜葉或椰葉編織的外殼中,作為辟邪物懸挂于門上。
過去,遇到天災人禍,或者出遠門要做“簏”,那時做“簏”的實際功能要大于祈福意義。
今人賦予“簏”的部分祝福意義,應是從其可作為應急充饑功能而延伸的。
歲末年終,希望這份吉祥美好得以延續,唯願疫情早日退散,國泰民安。
海南日報海南周刊、深夜愛報社聯合出品
撰文:鄭翔鵬
攝影:鄭翔鵬陳達谞 陳耿
來源: 海南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