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地名研究
關注我們,獲取更多地名資訊
關注
摘要:地名作為特定區域内稱說地理實體的約定俗成的語言符号,一方面反映着曆史的古音痕迹,一方面深深地烙上了方言的印記。本文全面梳理了《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收錄的所有地名用字的異讀情況。從所統計的數據看,目前全國漢族地區地名的異讀字可大緻分為四類依據:文白異讀、不同的古反切、古音遺留、約定俗成。此外,識半邊字,譯外國、外族地名改讀的讀音也是不容忽視的讀音依據。
關鍵詞:地名;讀音;依據
地名是特定區域内稱說地理實體的約定俗成的一種語言符号,地名可以随着語言的産生而産生,但卻不一定随着語言的變化而變化。地名所反映的語音形式及其結構方式往往反映着曆史上某地區、某時期的語音和結構特點。從這個角度看,地名的讀音一方面反映着曆史的古音痕迹,一方面又深深地烙上了方言的印記。
所以,地名的讀音有時會與該字的常用讀音不同。這些差異有的在詞典中作出了規範,有的沒在詞典中作出規範,但依然在現實中使用。地名讀音的規範化問題一直是學界乃至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之一,地名用字和讀音的規範化、地名漢語拼音拼寫法的規範化問題急需制定出統一的标準。因此,探讨地名标準化、規範化依然是語言學研究的當務之急,本文重在讨論地名的讀音,至于地名所反映的結構形式及所表現出的社會、文化、心理因素不在本文讨論之列。我們全面梳理了《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以下舉例多出于該詞典,不再一一注明)收錄的地名用字異讀情況,從所統計的數據看,目前地名異讀字可大緻分成四類依據:文白異讀、不同的古反切、古音遺留、約定俗成。可以說,目前全國漢族地區地名的讀音依據基本上來源于上述四個。除此之外,識半邊字,譯外國、外族地名改讀的讀音也是不容忽視的依據。本文試圖逐一作出分析。
一、由文白異讀形成的不同讀音
徐通锵(2011)指出:“地名中的白讀是最頑固的,甚至可以說它是‘對抗’文讀形式堅持生存權利的最後‘堡壘’。”地名讀音具有一定程度的穩定性,所承載的語音形式演變較慢,地名中保留的讀音往往是方言中的白讀音,白讀音演變比文讀音相對滞後,所保留的多是命名時代的讀音層次。從時間先後上看,也許文讀形式早,也許白讀形式早。地名異讀中反映的古音特點是研究語音曆史層次的重要例證,可為探究早期語音形式提供重要的線索。以下是地名用字中所反映的文白異讀現象。
柏,三個讀音。《廣韻》“博陌切,木名”,今音應讀bò。在《中原音韻》屬幫母皆來韻,讀bǎi。在譯德國柏林時讀bó。讀bò,黃柏,也作黃檗,喬木植被。讀bǎi,是後起的白讀音;山西省太原市萬柏林區的“柏”取bǎi音。bò為文讀音,bǎi為後起的白讀音。
堡,三個讀音。《廣韻》“博抱切”,《增修互注禮部韻略》“博浩切”,《中原音韻》“幫母,蕭豪韻,上聲”,今音應讀bǎo,堡壘或用于姓氏;讀bǔ,用于地名或堡子;讀pù,多用于地名,如“五裡鋪”,有的地區寫作“五裡堡”。由“博抱切”可知,bǎo是文讀音,bǔ或pù是白讀音。今用于地名中的bǔ或pù都不是廣韻時期的讀音,到底是早于廣韻時期的讀音還是後起的或當時的文讀音,待考。
樂,三個讀音。《廣韻》“五教切、五角切,又廬各切”。《增修互注禮部韻略》“魚教切、逆角切,又曆各切”。“五角切”“魚教切”或“逆角切”,又見于《中原音韻》“影母,歌戈韻,撮口去聲”,今音應讀yuè,指音樂或用于姓氏;“廬各切”或“曆各切”,又見于《中原音韻》“來母,歌戈韻,開口去聲”,今音應讀lè,用于表示快樂之義或其延伸義;《中原音韻》“來母,蕭豪韻,去聲”,今音應讀lào,用于地名,樂亭(在河北)。由“廬各切”推知,“各”入聲铎韻字,由于入聲韻尾消失轉為陰聲韻,今地名中讀lào音。讀lè是文讀音,讀lào是白讀音。lè是早期的讀音,lào是後起的讀音。
莞,多音字。《廣韻》《集韻》均胡官切,音恒。戶闆切(戶版切),音皖。《集韻》沽還切,又古丸切,音官。地名東莞(在廣東)的“莞”,音guǎn,不合以上反切,在記載粵語的韻書《分韻撮要》中才有今天的讀音。
蚌,兩個讀音。《說文解字》“蜃屬從蟲豐聲,步項切”,《廣韻》《增修互注禮部韻略》“步項切”,《中原音韻》“幫母,江陽韻,去聲”,今音應讀bàng,指軟體動物,有兩個橢圓形介殼,可以開閉;殼表面黑綠色,有環狀紋,裡面有珍珠層;生活在淡水中,種類很多,有的殼内能産珍珠。讀bèng,地名,蚌埠(在安徽)。“蚌”文讀為“bàng”,這裡推測今地名中讀bèng可能與形聲字讀聲旁意識有關,應是早于廣韻時期的讀音。
蔚,兩個讀音。《廣韻》“淤胃切,茺蔚”,今音應讀wèi;又“纡物切,州名,蔚州也”,今音應讀yù,河北蔚縣即用此音。wèi和yù即形成方言的文白異讀。wèi是文讀音,yù是後起的白讀音。
鉛,兩個讀音。《廣韻》“與專切,青金也”,今音應讀yán.江西鉛山的“鉛”讀作yán,而不讀作qiān。qiān應該是從官話借來的文讀音。
菉,兩個讀音。《廣韻》“力玉切”,今音應讀lǜ,見于“菉豆”一詞;讀lù,地名,梅菉(在廣東)。lù當是比lǜ更早期的白讀音。lù是早期的白讀音,lǜ是後起的文讀音。
二、源于古反切中的某個反切
由于反切不同造成地名用字異讀的現象普遍存在,有的字在《廣韻》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反切,今地名中的讀音往往是幾個反切讀音之一種。因此,由于古反切不同,就形成地名用字與一般用字讀音不同或同一字在不同地名中選取了不同的反切。具體情況如下:
長,兩個讀音。《說文解字》“久遠也,從兀從匕,兀者高遠意也,久則變化”。《廣韻》“直良切,知丈切,又直亮切”。“直良切”今音應讀cháng,表示“長度”及其延伸義相關的概念;“知丈切”今音應讀zhǎng,在“長子”一詞中,其義項之一為“地名,在山西”;“直亮切”今音應讀zhàng。今由反切造成的一字多音現象也反映在地名讀音上。長治市的命名源于長治久安之義,取“直良切”,而長治市下轄的長子縣的命名源于堯帝長子丹朱的居住地,取“知丈切”。
并,兩個讀音。《說文解字》“相從也,從從幹幹聲,一曰從持二,為幹,府盈切”。《廣韻》“府盈切,又畀政切”,《增修重修禮部韻略》“卑盈切”,《中原音韻》“幫母,庚青韻,陰平或去聲”。“府盈切”或“卑盈切”今音應讀bīng,山西太原的别稱;“畀政切”今音應讀bìng,取“合并”“并且”之義。“并”在一般用字中取“畀政切”,與一般用字相區别,當地名講時取“府盈切”。
洞,兩個讀音。《說文解字》“疾流也,從水同聲,徒弄切”。《廣韻》“徒弄切,又徒紅切”。《增修互注禮部韻略》“徒弄切”。“徒弄切”,又見于《中原音韻》“端母,東锺韻,去聲”,今音應讀dòng,指物體中間的穿通的或凹入較深的部分及其延伸義;“徒紅切”今音應讀tóng,地名,洪洞(在山西)。“洞”在一般用字中取“徒弄切”,當地名講時取“徒紅切”。
句,三個讀音。《說文解字》“曲也,從口丩聲,古候切又九遇切”。《廣韻》“古候切,又其俱切”。“古候切”今音應讀gōu,高句麗,古族名,古國名,也作高句骊。又用于人名,春秋時越國國王勾踐也作句踐;“其俱切或九遇切”,又見于《中原音韻》“見母,魚模韻,去聲”,今音應讀jù,指句子,或用于話語或詩文;讀gòu,同“夠”,也指姓。“句”在用于一般用字中取“其俱切”或“九遇切”,當地名講時取“古候切”。
阆,兩個讀音。《說文解字》“門高也,從門良聲,巴郡有阆中縣,來宕切”。《廣韻》“來宕切,又魯當切”。《增修互注禮部韻略》“郎宕切”。“來宕切”或“郎宕切”,又見于《中原音韻》“來母,江陽韻,去聲”,今音應讀làng,地名,阆中(在四川);“魯當切”今音應讀láng,用于“闶阆”一詞。“阆”在一般用字中取“魯當切”,當地名講時取“來宕切”。
澎,兩個讀音。《廣韻》“薄庚切,又撫庚切”。“薄庚切”今音應讀péng,指澎湖列島,我國群島名,在台灣海峽中;“撫庚切”今音應讀pēng,指濺,澎了一身水。“澎”在一般用字中取“撫庚切”,當地名講時取“薄庚切”。
犍,兩個讀音。《說文解字》“犗牛也,從牛建聲,亦郡名,居言切”。《廣韻》《增修互注禮部韻略》“居言切,又渠焉切”。“居言切”今音應讀jiān,指犍牛;“渠焉切”今音應讀qián,地名,犍為(在四川)。“犍”在一般用字中取“居言切”,當地名講時取“渠焉切”。
歙,兩個讀音。《說文解字》“縮鼻也,從欠翕聲,丹陽有歙縣,許及切”。《廣韻》“許及切,又書涉切”。《增修互注禮部韻略》“許及切,又失涉切”。“許及切”今音應讀xī,指吸氣;“書涉切”或“失涉切”今音應讀shè,地名,歙縣(在安徽)。“歙”在丹陽地名中取“許及切”,在安徽地名中取“書涉切”。
郇,兩個讀音。《說文解字》“周武王子所封國在晉地,從邑旬聲,讀若泓,相倫切”。《廣韻》“相倫切,又戶關切”。“相倫切”今音應讀xún,周朝國名,在今山西臨猗西,也作姓;“戶關切”今音應讀huán,指姓氏。“郇”在一般用字中取“戶關切”,當地名講時取“相倫切”。
茈,兩個讀音。《說文解字》“茈,草也,從草此聲,将此切”。《廣韻》“将此切,又疾移切”。《增修互注禮部韻略》“才支切”。“将此切”今音應讀zǐ,地名,茈湖口(在湖南);“疾移切”或“才支切”,又見于《中原音韻》“清母,支思韻,陽平”,今音應讀cí,見于“凫茈”一詞,古書上指荸荠;“茈”在“凫茈”一詞中取“疾移切”,當地名講時取“将此切”。
枞,兩個讀音。《說文解字》“松葉柏身,從木從聲,七恭切”。《廣韻》“七恭切,又即容切”。《增修互注禮部韻略》“七容切,又将容切”。“七恭切”或“七容切”今音應讀cōng,指冷杉;“即容切”或“将容切”今音應讀zōng,地名,枞陽(在安徽)。“枞”在一般用字時取“七恭切”,當地名講時取“即容切”。
濟,兩個讀音。《廣韻》“子計切,渡也”。今讀jì;又“子禮切,水名”。今讀jǐ。濟南即用此音。
豸,兩個讀音。《廣韻》“池爾切,蟲豸”。今讀zhì;又“宅買切,同上”。今讀zhài。福建冠豸山即用此音。
亹,兩個讀音。《廣韻》“莫奔切,又無匪切”。《增修互注禮部韻略》“無匪切”。“莫奔切”今音應讀mén,(該字聲調本應為去聲)地名,亹源(在青海);“無匪切”,又見于《中原音韻》“微母,齊微韻,上聲”,今音應讀wěi,見于“亹亹”一詞。“亹”在一般用字中取“無匪切”,當地名講時取“莫奔切”。
奓,兩個讀音。《廣韻》“陟加切,又陟駕切”。《增修互注禮部韻略》“莊加切,又陟駕切”。“陟加切”或“莊加切”今音應讀zhā,山名,又地名,奓山(在湖北);“陟駕切”今音應讀zhà,表“張開”。“奓”在一般用字中取“陟駕切”,當地名講時取“陟加切”。
沌,兩個讀音。《廣韻》“徒損切,又持兖切”。“徒損切”,又見于《中原音韻》“端母,真文韻,去聲”,今音應讀dùn,見于“混沌”一詞;“持兖切”今音應讀zhuàn,沌河,水名(在湖北)。又用于地名,沌口,沌陽(在湖北武漢)。“沌”在一般用字中取“徒損切”,當地名講時取“持兖切”。
陂,三個讀音。《廣韻》“彼為切,又彼義切”。《增修互注禮部韻略》“班糜切,又彼義切”。“彼為切”,又見于《中原音韻》“幫母,齊微韻,陰平”,今音應讀pēi,指池塘、水邊、山坡;讀pō,見于“陂陀”一詞;讀pí,地名,黃陂(在湖北)。
三、古音遺留
地名最容易保留古音,地名中往往保留着命名時代的讀音層次。地名讀音的穩固性決定其語音演變的滞後性,借助遺留在地名中的古音痕迹,從中可以窺探該字的古音痕迹。
坻,兩個讀音。《說文解字》“小渚也,詩曰:宛在水中坻,從土氐聲,直尼切”。《增修互注禮部韻略》“陳尼切”。“直尼切”或“陳尼切”今音應讀chí,指水中的小塊陸地;讀dǐ,用于地名,寶坻(在天津)。dǐ聲母為舌頭音,chí聲母為舌上音,由“直尼切”可知,一般用字中讀chí是《廣韻》稍後期的讀音,地名中讀dǐ應是早于廣韻時期的上古讀音,是古無舌上音的殘留痕迹。
番,兩個讀音。《廣韻》“孚袁切,數也,遞也”,今音應讀fān;“普官切,番禺縣,在廣州”,今音應讀pān。廣東番禺即用此音。從這兩個讀音看,讀pān一定是上古音,讀fān是後來聲母輕唇化後的讀音。
埫,兩個讀音。《廣韻》“醜隴切”。讀tǎng地名,賈埫(在甯夏),都家埫(在陝西);讀shǎng,同垧。地名保留古舌上音讀舌頭音。有意思的是山東費縣的地名讀音,《廣韻》隻有一個讀音:“兵媚切”,今音應讀bèi,早期山東費縣人多讀bì,是bèi演變的結果。就像廣東讀番禺的音一樣,但山東人沒有一直讀bì音,而讀成了今音fèi,遂詞典也隻收fèi音。
鎬,兩個讀音。《廣韻》《增修互注禮部韻略》“胡老切”,今音應讀hào,周朝初年的國都,在今陝西西安西南;《中原音韻》“見母,蕭豪韻,上聲”,今音應讀gǎo,指刨土用的工具。讀hào和讀gǎo反映上古群母與匣母的糾葛。
縣級以上保留上古音的地名并不多見,但在縣級以下的地名中卻不乏其例。如:太原陽曲縣的大盂鎮中的“大”讀dài,“大”屬果攝字,根據果攝字讀音,讀ai韻反映的是上古歌部字的讀音。
解,三個讀音。《廣韻》“佳買切,胡買切,又胡懈切”。“佳買切”今音應讀jiě,指分開、解開、解說之義;“胡買切”今音應讀hài;“胡懈切”今音應讀xiè,湖名,解池(在山西),又作懂得、明白義;讀jiè,押送。在地名、姓氏或當“明白”之義解時,取“胡買切”,今晉南及呂梁一帶的人通常将運城市下轄的“解州”說成“hàizhōu”,“解”隻是外地人稱說或正式場合使用時為方便交流說成xiè。與之相類似的還有“獬”,今洪洞縣甘亭鎮地區通常将羊獬村的“獬”稱說為hài。解、獬讀hài均為古音。
有意思的是下面兩個地名用字。
坋,兩個讀音。《說文解字》“塵也,從土分聲,一曰大防也,房吻切”。《增修互注禮部韻略》“房吻切”。“房吻切”,因為古無輕唇音,房讀如旁音,切音應為bèn。今音讀成fèn,用于地名時,本該用古音,卻用的是今音fèn,古坋(在福建);古讀bèn,隻用于指塵埃。fèn聲母為輕唇音,bèn聲母為重唇音。
枹,兩個讀音。《說文解字》“擊鼓杖也,從木包聲,甫無切”。《增修互注禮部韻略》“芳無切”。按古音切,該讀fú,按《中原音韻》“非母,魚模韻,陰平”。而讀為fú,用于地名,枹罕,在甘肅;讀bāo,指枹樹,一種落葉喬木。fú聲母為輕唇音,bāo聲母為重唇音,地名中讀fú,一般用字讀bāo。
“坋”與“枹”,一般用字保留重唇音,而在地名中讀成輕唇音。與廣東的“番禺”地名讀音正相反。
四、本地人約定俗成的讀音
地名是稱說某一特定區域時約定俗成的一個名稱,并長期固定延用至今。因此,不同地域地名的命名必然帶有地方方言的色彩。同一字在不同的地名中讀什麼音往往是本地人約定俗成的。這裡可分為三種情況:
1.兩個讀音中每一個讀音都用于地名或水名,選讀哪個讀音概由當地老百姓約定俗成。
泷,兩個讀音。《說文解字》“雨泷泷貌,從水龍聲,力公切”。《廣韻》“廬紅切,又所江切”。《增修互注禮部韻略》“廬紅切、疎江切,又闾江切”。“廬紅切”或“力公切”今音應讀lóng,指急流的水(多用于地名),七裡泷(在浙江);“所江切”或“疎江切”今音應讀shuāng,水名,泷水(在廣東)。山名,又泷岡(在江西)。今“泷”用于地名取哪個讀音由其當地人俗成。
埔,兩個讀音。讀bù,地名,大埔(在廣東);讀pǔ,地名,黃埔(在廣東)。可見,今音bù或pǔ都用于同一地區的地名,選讀bù或pǔ由當地老百姓根據讀音習慣約定俗成。以下數例也屬此類。
珲,兩個讀音。讀hún,地名,珲春(在吉林);讀huī,地名,瑷珲(在黑龍江)。
荥,兩個讀音。《增修互注禮部韻略》“惠扃切”,今音應讀xíng,地名,荥陽(在河南);讀yíng,地名,荥經(在四川)。
酂,兩個讀音。《中原音韻》“精母,寒山韻,去聲”,今音應讀zàn,古地名,在今湖北老河口一帶;《增修互注禮部韻略》“徂官切”,《中原音韻》“精母,桓歡韻,上聲”,今音應讀cuán或cuó,地名,酂城(在河南永城)。後者聲調有所變化。
,兩個讀音。讀nà,地名,拔林(在台灣);讀nuó,地名,溪(在湖南)。
垌,兩個讀音。讀dòng,田地(多用于地名),麻垌(在廣西),儒垌(在廣東);讀tóng,地名,垌冢(在湖北)。
峒,兩個讀音。《增修互注禮部韻略》“徒紅切,又徒弄切”。“徒紅切”,又見于《中原音韻》“透母,東锺韻,陽平”,今音應讀tóng,山名,崆峒(在甘肅);“徒弄切”今音應讀dòng,山洞(多用于地名),吉峒坪(在湖南)。
渑,兩個讀音。《廣韻》“食陵切、武盡切”。《增修互注禮部韻略》“神陵切、彌盡切”。讀miǎn,地名,渑池(在河南);讀shéng,古水名,在今山東。
2.地名的讀音不同于古反切中的讀音,而是根據當地人的讀音而定。
垵,兩個讀音。《廣韻》“烏敢切”,《中原音韻》“影母,廉纖韻,上聲”,今音應讀ǎn,同“埯”;讀ān,用于地名,曾厝垵(在福建)。
麗,兩個讀音。《廣韻》《增修互注禮部韻略》“郎計切”,《中原音韻》“來母,齊微韻,去聲”,今音應讀lì,表示美麗、姓氏或附着義;《中原音韻》“來母,齊微韻,陽平”,讀lí,地名,麗水(在浙江)。
棱,三個讀音。《廣韻》“魯登切”,今音應讀lēng,見于“刺棱、紅不棱登”等詞中;《中原音韻》“來母,庚青韻,陽平”,今音應讀líng,地名,穆棱(在黑龍江);《增修互注禮部韻略》“廬登切”,今音應讀léng,表示物體上不同方向的兩個平面連接的部分,或指物體上條狀的突起部分。
湧,兩個讀音。《廣韻》《增修互注禮部韻略》“餘隴切”,《中原音韻》“影母,東锺韻,上聲”,今音應讀yǒng,指水或雲氣冒出及其延伸義,或波峰呈半圓形,波長特别大、波速特别高的海浪;讀chōng,指河汊(多用于地名),蝦湧(在廣東)。
泌,兩個讀音。《廣韻》“毗必切,又鄙密切”,今音應讀bì,地名,泌陽(在河南);讀mì,指分泌。
栟,兩個讀音。《廣韻》“府盈切”,《增修互注禮部韻略》“卑盈切”,今音應讀bīng,見于“栟榈”一詞;讀“bēn”,地名,栟茶(在江蘇)。
台,兩個讀音。《廣韻》“與之切,又土來切”。“土來切”今音應讀tái,指平而高的建築物,便于在上面遠望或其延伸義;《中原音韻》“透母,皆來韻,陰平”,今音應讀tāi,地名,台州(在浙江),天台(山名,又地名,在浙江)。
廈,兩個讀音。《廣韻》“胡雅切”,《增修互注禮部韻略》“亥雅切”,《中原音韻》“曉母,家麻韻,去聲”,今音應讀xià,地名,廈門(在福建);讀shà,指(高大的)房子,或指房子裡靠後牆的部分,在柁之外。
浚,兩個讀音,《廣韻》“私閏切”,今音應讀sùn,“私”古止開三心母字,腭化之後讀xùn,讀xùn見于《增修互注禮部韻略》“須閏切”,《中原音韻》“心母,真文韻,去聲”,地名,浚縣(在河南);讀jùn,指挖深:疏通水道。
涴,兩個讀音。《廣韻》《增修互注禮部韻略》“烏卧切”,今音應讀wò,指弄髒,如油、泥粘在衣服或器物上;讀yuān,地名,涴市(在湖北)。
柞,兩個讀音。《廣韻》“則落切,又在各切”,《增修互注禮部韻略》“疾各切”。“則落切”今音應讀zuó,指柞樹;讀zhà,地名,柞水(在陝西)。
侯,兩個讀音。《廣韻》“戶鈎切”,《增修互注禮部韻略》“胡鈎切”,《中原音韻》“曉母,幽侯韻,陽平”,今音應讀hóu,指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二等;泛指達官貴人或用于姓氏;讀hòu,地名,閩侯(在福建)。由“戶鈎切”推知hóu為一般用字讀音,用于地名中的hòu應是折合的當地讀音。
墕,兩個讀音。《廣韻》“於建切”,今音應讀yàn,兩山之間的山地;舊同“堰”;讀yān,用于地名,梁家墕(在山西)。
町,兩個讀音。《廣韻》“他鼎切又徒鼎切”,《中原音韻》“透母,庚青韻,上聲”,今音應讀tǐng,指田界或田地;讀dīng,地名,畹町(在雲南)。
婼,兩個讀音。《廣韻》“汝移切、人賒切、醜略切”。《增修互注禮部韻略》“直略切”。讀ruò,婼羌(今作若羌,在新疆);讀chuò,指不順。
栎,兩個讀音。《廣韻》“以灼切、郎擊切”。讀yuè,地名,栎陽(在陝西);讀lì,指栎樹。
3.地名有反切來源,另一個讀音則來曆不明。
凹,兩個讀音。《廣韻》“烏洽切”。讀wā,地名,茹凹(在河南)、萬家凹(在雲南)、碾子凹(在陝西);《中原音韻》“影母,蕭豪韻,陰平或去聲”。讀āo,跟“凸”相對,屬于後起的讀音。
漴,兩個讀音。《廣韻》“士绛切”。讀shuāng,地名,漴缺(在上海);《中原音韻》“穿母,江陽韻,陽平”,讀chóng,漴河,水名,在安徽。
4.地名中的讀音均不合古音反切。
石達,兩個讀音。《字彙補》“徒曷切”。讀tǎ,地名,石達石(在浙江);讀dá,卵石,石達石(地名,在廣東)或指古代用石頭修築的水利設施。
五、其他依據
1.識半邊字所形成的讀音。
地名的命名不僅僅局限于以上四類,有些地名,在老百姓命名之初,可能都是受形聲字聲旁的影響而錯讀,習非成是,将錯就錯,沿用至今。根據名從主人的原則,詞典所收錄的地名讀音也按照當地人的“誤讀”來注音。這些地名讀音其實也是貫徹了從俗的原則。如:
浒,兩個讀音。《廣韻》“呼古切”,《增修互注禮部韻略》“火五切”,《中原音韻》“曉母,魚模韻,上聲”,今音應讀hǔ,指水邊。讀xǔ,用于地名,浒墅關(在江蘇)。
莘,兩個讀音,《廣韻》“所臻切”,《增修互注禮部韻略》“疏臻切”,《中原音韻》“審母,真文韻,陰平”,今音應讀shēn,地名,莘縣在山東,或表姓氏;讀xīn,地名,莘莊(在上海)。
浰,兩個讀音。《廣韻》“郎甸切”,今音應讀liàn,地名,洴浰(在江蘇);讀lì,水名,浰江(在廣東)。
磏,兩個讀音。《廣韻》“力鹽切”,《中原音韻》“來母,廉纖韻,陽平”,今音應讀lián,指一種磨刀石;讀qiān,地名,大磏(在貴州)。
溱,兩個讀音。《廣韻》《增修互注禮部韻略》“側诜切”,今音應讀zhēn,古水名(在今河南);讀qín,地名,溱潼(在江蘇)。
硿,兩個讀音。《廣韻》“苦紅切”,今音應讀kōng,形容石頭撞擊的聲音;讀kòng,用于地名,硿南(在廣東)。
峙,兩個讀音。《廣韻》隻有一讀“直裡切”,峻峙。今讀zhì,有聳立、屹立義。讀shì,地名,繁峙(在山西),繁峙縣的“峙”取shì,不取zhì。
滀,兩個讀音。《廣韻》“醜六切”,《增修互注禮部韻略》“敕六切”。讀chù,指(水)聚積。讀xù,地名,滀仕(越南地名)。
2.譯外來地名時改讀的音。
有些地名的讀音來源于音譯外來詞,翻譯時往往沒有顧及漢字的正常音,按照譯音來改讀漢字的讀音。如:
柏,《廣韻》《增修互注禮部韻略》“博陌切,木名”,《中原音韻》“幫母,皆來韻,上聲”,今音應讀bǒ。外譯柏林時,柏又讀bó音。
龜,《廣韻》“居求切,又居追切”。《增修互注禮部韻略》“居幽切”。“居求切”或“居幽切”今音應讀jiū。“居追切”,又見于《中原音韻》“見母,齊微韻,陰平”,今音應讀guī,指一種爬行動物。讀jūn,見于“龜裂”一詞。讀qiū隻用于譯古西域地名,龜茲,古代西域國名,在今新疆庫車一帶。
茲,《說文解字》“黑也,從二玄,春秋傳曰:何故使吾水茲?子之切”。《增修互注禮部韻略》“津之切,又牆之切”。“津之切”,又見于《中原音韻》“精母,支思韻,陰平或陽平”,今音應讀zī,指示代詞或用于指稱時間;“牆之切”今音應讀cí,譯古代西域國名龜茲,在今新疆庫車一帶,《廣韻》“龜茲國名;又姓;左傳魯大夫茲無還,子之切”。
戛,《說文解字》“古黠切”。“古黠切”今音應讀jiá,指輕輕地敲打,戛擊;譯外國地名戛納(在法國)時讀作gā。
撾,《廣韻》“張瓜切”,今音應讀zhuā,指敲,打鼓;或同“抓”;譯外國地名老撾(亞洲國名)時讀wō。
呵,《廣韻》《增修互注禮部韻略》“虎何切、呼箇切”,《中原音韻》“曉母,歌戈韻,陰平”,今音應讀hē或hè。讀ā、á、ǎ、à時同啊。譯讀泰國地名“呵叻”讀kē。
六、餘論
關于漢語的地名,除了要審定漢字是否規範外,還要審定其讀音是否規範,然而,字音的規範比起字形的規範要複雜得多。字音的審定除了要看是否符合傳統的、正确的讀音,還得綜合考慮其他因素。從詞典所收地名讀音情況看,約定俗成、名從主人等主觀因素占據了一定的比重,這正是地名讀音的特殊性所在。如同《荀子》所雲:“名無固實,約之以命,約定俗成謂之宜,異于約則謂之不宜。”在強調地名讀音規範的同時,不得不考慮當地人的感受,尤其是當地人代代相因、習以為常的讀音不能輕易地、用一般的标準加以規範,哪怕它是誤讀音。規定地名讀音并不是編詞典一家的事,也不能由地方政府擅作決定,最後一定要經過國家民政部門的調查、走訪和論證,定音過程可謂慎之又慎。
我們認為,确定地名讀音,應當重點考慮以下原則:
第一,規範性。規範性中包含着合理性,這是首要标準,那麼何謂合理性?符合古今演變規律的現代讀音一定是合理的,符合古音某個反切的讀音也是合理的。這樣,絕大部分地名讀音均可安然處之。
第二,俗成性。也叫名從主人。這裡面包含兩方面的情況,首先,不合古反切,但老百姓已這樣讀,就不能輕易改讀。如廣西嵅村的“嵅”,讀dǎng,不合古音“姑南切、古暗切”;山名,岚嵅,讀hán,也與古音反切不合。北京奤夿屯的“奤”,讀hǎ,不合《廣韻》匹各切。漯有兩個讀音。《廣韻》“他合切”。《增修互注禮部韻略》“讬合切”。讀tà,今山東的古水名漯河,讀此音。然而,河南漯河的“漯”讀luò,不合古音。其次,識字讀半邊,将錯就錯,規範後反而不習慣。如江蘇浒墅關的“浒”,不讀《廣韻》“呼古切”的hǔ,而讀xǔ;貴州大磏的“磏”,不讀《廣韻》“力鹽切”的lián,而讀qiān。
第三,同一性。即隻要符合上述兩個條件的讀音,無論是縣級以上的地名,還是縣級以下的地名,應當使用同一性标準。同一性原則應一以貫之,如:山西靈石縣梁家墕鄉的“墕”讀yān,按照“於建切”今音應讀yàn,讀yān可能是當地人約定俗成的讀音;而同為鄉鎮一級單位的山西運城市解州鎮的“解”,詞典隻收錄了廣韻以後的讀音“xiè、jiě、jiè”,未按照名從主人的原則收錄“hài音。如果從同一級别、名從主人兩方面看,應當體現同一性原則。問題的焦點在于是否文白異讀關系,梁家墕鄉的“墕”讀yān不讀yàn,二者之間不是文白異讀的關系。有人認為,運城市解州鎮的“解”讀hài與xiè是文白異讀關系,其實,嚴格地說,這兩個音在當地并沒有形成文白異讀關系,因為當地人口頭上從來不将該字讀xiè。我們不能将當地讀音hài與今普通話讀音xiè強行拉成文白異讀的關系。詞典隻收錄廣韻以後的讀音“xiè、jiě、jiè”,卻沒收錄按照古音反切“胡買切”而讀的hài音。事實上,從詞典收錄地名讀音情況看,也并沒有完全排斥有文白異讀關系的地名。如河北的蔚縣的“蔚”讀yù不讀wèi。看來,對地名讀音的規範并沒有體現同一性标準。
地名雖被大衆稱說,但稱說最多、使用頻率最高的還是當地居民,因此,對于地名讀音的規範,除了掌握必要的标準之外,尊重當地人的稱說習慣、保留帶有強烈的地方色彩的讀音或早期古讀音,尤其應當重點加以考慮,真正做到原則性與靈活性、科學性與從俗性的統一。
-END-
來源:《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1期
作者:喬全生
選稿:常宏宇
編輯:華麗
校對:吳泓伶
責任編輯:伍晨嫣
淺析地名“一碗水”
日照市村落地名景觀分析
古地名詞的辭書釋義
陸遜與宜昌地名傳說
茂名市地名的自然特征
古地名詞的辭書釋義
歡迎來稿!歡迎交流!
轉載請注明來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衆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