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耶魯大學兒童研究中心的研究發現:父母離婚會嚴重威脅兒童的精神健康:37%的孩子在父母離婚5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之後,心理創傷依然存在;而29%的孩子會勉強熬過這個艱難的時期,表面看不出什麼,但内心早已潰不成軍......
2019到2020,連續兩年我國的離婚率在40%左右。這樣的高離婚率背後,孩子必須要面對問題就是:和父親或者母親一方去生活。
那這部分孩子,他們有着怎樣的内心世界?同時,家長可以從哪幾個方面去注意呢?
第一:讓孩子真正去面對這個事件,讓孩子的情緒得到徹底的釋放
土土是一位二年級的小男生,在榮美地夏令營“我的一家”這個活動環節,他将媽媽畫成了大海裡的一條彷徨的小魚,将爸爸畫成了草原上的一頭兇猛的獅子,将自己畫成了一直瘦瘦的鳥。當我詢問他在畫畫的過程中,想到了什麼:他說我們一家三口天各一方,不能在一起。媽媽重新結婚了,我和爸爸在一起,但是爸爸工作忙,根本沒有時間管我,我和爺爺奶奶在一起,所以我們三個都不在一起。我希望自己是一隻小鳥,可以飛着去看爸爸和媽媽。
當他這樣說的時候,我和現場的助教老師的心都碎了。開始說的過程中,我能明顯感覺到,土土在使勁撐着,不允許自己哭。後來,我了解到爺爺奶奶總說他是男子漢,不許他哭。因為爺爺奶奶看到他哭,看到他情緒不好,老人很心疼孩子也會很難受。老人為了不讓孩子哭,在孩子情緒不好的時候就各種逗土土或者給他買好吃的好玩的。時間久了,土土也知道,自己隻有不哭,爺爺奶奶才會不難過,小小的年齡就學會了照顧他人的情緒,而把自己的情緒深深的埋藏起來。
當他把自己的情緒埋藏起來,做好了小大人的同時,其實他同時也把自己的心封閉了起來,他不願意和周圍的小夥伴溝通;同時因為爸爸的陪伴少,他沒有在和爸爸的互動中成長出男性專有的那種自信和陽剛之氣,所以也很害怕老師,上課不願意回答問題。
在溫老師和助教老師耐心的陪伴下,他回憶起來媽媽離開家門的那個場景,媽媽拿了一個皮箱,抱了抱他,然後就頭也不回地走了。
土土想起那個畫面,那個畫面裡全是深藍色;當老師問到他,想到深藍色是什麼感受時,他哇哇大哭,他說,“我感覺自己像掉進了海水裡,冰窖裡,我感覺自己好冷好冷。”在他哇哇大哭的聲音裡,他不停地重複一句話:“媽媽,你為什麼不要我?媽媽,你為什麼要離開我?”。
當你聽到一個孩子在會場上撕心裂肺地喊出這樣的話,那種痛,可能不是用語言可以表達出來,因為所有的語言都是蒼白且無力的。
父母雙方在分開的過程中,哪怕有些場面孩子并沒有看到,潛意識中他依然可以感受到整個家庭氣氛,這種焦慮,嫌棄,鄙夷甚至怨恨的情緒也會深深的傳遞給孩子。孩子做為弱勢群體,他盡管沒有機會表達自己,但他的情緒狀态随時随時跟着父母的情緒在起伏,這些情緒因為沒有合适的出口,會全盤留在孩子的身體中,沉入孩子的潛意識。如果一直沒有得到面對和清理在合适的導火索之下,一旦爆發就會釀成不可挽回的傷害。
當土土喊出“媽媽,你為什麼不要我?為什麼要離開我?”,他開始不斷地咳嗽,不斷地吐痰,哭-咳嗽-吐-再哭-再咳嗽-再吐,不斷循環的這個過程,其實是孩子将身體中淤堵多年的情緒釋放出來的過程。
土土經過大約半小時的歇斯底裡之後,他累了,身體也從原來的緊張和僵硬變得輕松和柔軟,他輕輕地躺在助教老師的懷裡,喃喃自語的說,“媽媽,我想你了”。一句話,在場所有的助教和義工媽媽們淚水決堤了,大家都心疼土土,不知道這四年,這個小小的男子漢是怎麼過來的。
原來,爸爸和媽媽離婚四年的時間裡,因為媽媽重新組建了家庭,他從來都沒有見過媽媽。
這四年裡,土土太想念太想念自己的媽媽了,他恨媽媽也想媽媽。土土從剛開始對媽媽的質疑“你為什麼要離開我”到柔軟下來說出他内心真實的聲音“媽媽,我想你了”,這個過程,對孩子來說一個裡程碑式的節點:這是孩子從質疑到面對并徹底接受爸爸媽媽分開這個現實的轉折點。
也就是說,孩子在父母分開之後,她們很多的情緒來自于他們不理解。他們内心會質疑,“為什麼這樣的事情會發生在我的身上呢?”“你為什麼要離開我?”“為什麼要抛棄我?”“為什麼不能帶上我?”
當孩子不停地問為什麼時,他陷入到一種深深的不解和迷茫中,這會讓孩子經常六神無主甚至變得很孤僻。甚至有的孩子,因為年齡小,他會将原因歸結到自己身上,認為是自己不好,他們不喜歡自己所以才分開了,這種心理狀态之下,孩子更會非常的自卑和軟弱。
因此,當父母雙方在分開時,允許孩子哭,讓孩子有機會去面對,孩子在這個點上的情緒真正得到了釋放和理解,孩子才能真正接受父母分開的事實。很多孩子在父母分開10多年後,依然期望着父母能夠重新走到一起,甚至花各種心思讓父母去複合,這中間會耗費孩子很多的心力和精力。
是的,唯有真正的歇斯底裡地面對過,才可能有真正死心塌地的接受。面對,而後接受,這才是所有孩子在父母分開時,都應有的一個最重要的時間節點。
第二:哪怕物理空間上不能在一起,也要在心理空間上讓孩子感受到我們一直在一起
一次榮美地的夏令營中,有個四年級的小男生叫同同,他的爸爸媽媽在他一年級的時候分開了。
他和媽媽姥姥姥爺住在一起。在夏令營的一次閉着眼睛的冥想活動中,随着我引導孩子們和爸爸媽媽說一些話,同同聽着這些話,就開始不停地抹眼淚,尤其當他想象爸爸站在他的面前,和爸爸說話時,他身子幾乎全部趴在地上大哭着說,“爸爸,我想你了,你有沒有想我?”當我引導一家三口擁抱在一起時,能明顯感覺到同同的呼吸越來越放松。
中午休息的時間,宿舍裡所有孩子都睡了,同同卻一直沒有睡,他趴在床上,一邊抹眼淚一遍給爸爸寫信,信中他這樣寫道:“爸爸,我以為你,我還有媽媽我們永遠無法再擁抱在一起。原來,閉上眼睛全家人就能在一起!”看着孩子稚嫩的表達和因為淚水而褶皺的信紙,陪伴同同的助教老師抱着同同好久好久說不出話。
同同告訴老師,在爸爸重新組合了家庭之後又有一個妹妹,很多時候爸爸也會接自己去和妹妹玩。但在同同的内心,他深深的渴望爸爸和媽媽能夠在一起和以前一樣帶着自己去玩去購物去吃飯等等。那個他一手牽着爸爸一手牽着媽媽的畫面,在他的腦子裡想了四年,而這個願望竟然在冥想的瞬間實現了。
“閉上眼睛,全家人就能在一起”,聽起來很讓人心疼的一句話,同時也告訴我們家長朋友,如果各種原因真的不能一起帶孩子出去,也一定幫助孩子制造這樣的療愈場景,讓孩子在潛意識深處感受到爸爸和媽媽對他的支持,而這種支持力無關空間,隻要想,孩子随時能夠感受到背後爸爸和媽媽強大的支持力;同時,通過這個故事,也讓家長看到孩子内在的真實訴求。如果有可能,大人可以适當地滿足孩子的心願,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雖然分開了,他們依然彼此尊重,依然可以很好地相處。讓孩子知道:“即便爸爸和媽媽分開了,你依然是這個世界上我唯一的爸爸和我唯一的媽媽,也是這個世界上唯一有資格做我爸爸做我媽媽的人。”
一旦雙方相互诋毀,彼此否定,孩子的一生都會處于自我否定之中。因為孩子的一半來自爸爸,一半來自媽媽,如果他生命中最重要最親的兩個人天天相互否定,他身體中屬于爸爸和媽媽的部分就會天天在打架在相互否定,造成的結果就是孩子極度沒有自信。
第三:避免過度補償心理,時時處處覺得孩子可憐,覺得孩子需要額外關注
小七是一位六年級的小女生,她的爸爸因為經濟糾紛坐牢後,媽媽無法接受爸爸的品行,提出了和爸爸離婚。那一年,小七上幼兒園中班。
媽媽和爸爸離婚後,一直和姥姥姥爺在一起住,兩位老人,包括媽媽,都覺得這孩子很可憐,這麼小就沒有了爸爸的陪伴,對小七百般順從,對她所有的要求都想盡各種辦法去滿足。
随着小七的逐漸長大,她的公主病越來越重,似乎整個世界都欠她的,和媽媽說話也越來越不尊重,在一次的争執中,她甚至還使勁推搡了媽媽。
小七和媽媽來到我的工作室,我通過媽媽的表述讓媽媽看到了小七整個的心理狀态:當媽媽看到是因為自己的“補償心理”,再加上老人的寵溺讓孩子的心理狀态已經不再健康,說扭曲或許并不是特别恰當。但媽媽非常清晰地看到,這個過程中小七已經迷失了自己,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和邊界,對她的成長極其不利。
很多的家長,在和另一半分開後,會本能地覺得孩子可能會受到傷害,于是産生了嚴重的“補償心理”。
如何去避免補償心理呢?
事實上兩個人不得已要分開時,放過對方的同時,也是放自己一馬,既然雙方無法在一起,既然分開已是事實,那就不斷告訴自己:做好自己,尊重另一半,同時堅定地相信孩子自然有她自己的人生路;沒有那個人的人生之路是平坦,相信孩子有足夠的能力去面對這些挑戰和挫折;同時在需要支持的時候,我們的愛,都随時在。
是啊,誰的人生又是一番風順的呢?誰又能說今天父母的分開對他的一生來講,不是一份寶貴的經驗和體驗呢?帶着祝福的心态,相信孩子有足夠頑強的生命力,去過好屬于他自己的精彩人生。
和分開相比,貌合神離或幽怨或憤怒地勉強生活在一起會更糟糕,更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當我們做了所有努力,依然無法在一起,那就抱抱自己告訴自己:就算我們無法在一起,我,我們依然有能力有智慧培養一個身心完整,心理健康,對祖國有用的棟梁之才。
(原創文章,作者:溫全燕 圖片來源網絡素材庫 審核:何良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