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好像人人歡喜,不歡喜吃的人好像不多。
豆腐的花頭也透,嫩豆腐、老豆腐、還有不老不嫩的豆腐,豆腐幹、豆腐衣、豆腐皮、豆腐花、豆腐漿,樣樣侪好吃。還有黴豆腐,臭豆腐唻,名堂越是難聽,味道越是靈光。
還記得60年前的大饑荒,上海人還吃過豆腐渣,而且還是配給的。
講老實話,那年頭,油也緊張,真正重油去炒豆腐渣,照樣噴噴香。
記得去年年底,隔壁久光新開張,超市裡有豆腐渣賣,我還特會去買來炒了吃。
誰想到,幾個月後,久光也關了,我也被關在家裡。豆腐成了稀罕物,搶也搶不到。
豆腐是好吃,不過上海言話裡一句“吃豆腐”,則不是啥好言話。
其原意是“搨便宜”,最早好像出自倡門亦即窯堂裡。
嫖客在倡門中搨着便宜了,謂之“吃豆腐”。
倡門中的便宜,無非是花了“幹鋪”的錢,睡了個“濕鋪”,或年節裡挂賬不還等等。
後來,被引申為話語間撩撥女子的意思。
五六十年前,社會風氣還不大開化。弄堂裡,男人假使當面講女人長得漂亮,女人不但不講謝謝,還要回頭一句:“做啥?侬吃我豆腐啊?”
此時,“吃豆腐”還是搨便宜、揩油的意思。
搨小姑娘便宜叫作“侬吃伊嫩豆腐嘛”,搨老阿姨便宜則叫做,“吤老嗰豆腐侬也要吃嗰啊。”
以上便宜,還隻是口炮上的便宜。
再後來,“吃豆腐”就被引申為在公車上或其他公共場合對女子進行性騷擾的代名詞。
如某人被捉到派出所去了,旁人問所犯何事。
“啥事體啊?在20路電車上吃人家小姑娘豆腐呀。”
當然,平常生活中,大家相互之間搨一點嘴巴上的便宜,有時也被稱之為“吃豆腐”。
比如,“大家講講白相相的噢,真的不是吃侬豆腐噢”。
至此,“吃豆腐”的意思已經變成了“開玩笑”。
某人不大開得起玩笑,旁人甚至還可以這樣講:“哦唷,侬覅一本正經來兮,我不過吃吃侬豆腐呀。”
還有,本該一本正經講的事體偏不一本正經地講,也叫“吃豆腐”。
欺負或自以為别人聽不懂而瞎講,也叫“吃豆腐”。
“吃豆腐”的比較級叫“吃死人豆腐”,最高級叫“吃啥斷命死人豆腐”。
死人沒知覺,還要去搨便宜,這樣做的人何其太惡,也何其太傻。
所以,碰到這種情況,上海人就會講:“好了好了,覅再吃啥斷命死人豆腐了,侬到底要講啥,侬講出來好了。”
然并卵。現在有人依然天天在吃大家的死人豆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