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解字》裡說:姬,黃帝居姬水,以為姓。從女聲。的确,從古文獻來看,黃帝與姬水的确有密切的關系。如:
《史記》索隐引引皇甫谧說:黃帝生于壽丘,長于姬水,因以為姓。
《國語·晉語》: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
那麼,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姬水在哪裡?
一般情況下,江河之名,多有水旁。因此,有學者認為,姬水并不是水的名字,應該是黃帝居住在這裡,才命名為姬水,是不是這樣呢?未必!《說文解字》中有洍字,音sì,給我們帶來了一些線索。
我們看到洍與泗同音。
《說文》:
洍,水也。《詩經》曰:江有洍。從水聲。
《韓詩》《魯詩》,安大簡皆作“洍”,但是《毛詩》作“汜”,意思是水的支流倒流入主流,這也和泗水是最大倒流河的特點相符。
清代王廷贊在《泗志鈎沉》裡就指出:
黃帝生于壽邱,育于姬水。姬亦洍,即泗。
因此,姬水就是洍水,也就是泗水。
再來看第二個問題,是什麼?
《說文解字》:,顄也。象形。
篆文頤。
籀文從首。
這段話告訴我們:就是頤,也是頤的本字。異體字籀文繁化寫作
。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指出:顄就是頤。字應該橫過來看,就像是人的口下有下巴之形,即下颌,或稱颔。
既然如此,姬字,從女,從,難道是女子的下巴很特别?美容成錐子臉了嗎?恐怕解釋不通。
我們看到甲骨文中有這樣一個字形
,古文字學家認為就是姬字。并且認為,是篦子(又叫篦箕)的形象。
篦子
篦字是比梳子齒更密的梳頭用具,能讓頭發變得柔順暢滑。
劉熙《釋名》說∶
梳,其齒疏通也。篦,其齒細密相比也。
指出了梳子與篦子的區别。
唐代司馬貞《史記正義》:
黃帝四妃,像後妃四星。皇甫谧雲:“元妃西陵氏女,曰嫘祖,生昌意。次妃方雷氏,曰女節,生青陽。
”據說正是方雷氏多次嘗試,先是用魚骨,後來用木材制作了篦子。一頭烏黑柔順的頭發,對于一個女子來說是無比重要的。
這樣說來,姬就是為了紀念發明的方雷氏而造的專稱。後來泛化為指美麗的年輕的女子。
《說文解字》中有個䇫字。
䇫,取虮比也。
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說,比與篦是古今字關系。這裡指明了篦子的另一個功能,去除頭發上的寄生蟲。
需要注意的是,古代婦女還會把篦子插在發間,既可以固定頭發,還可以作為一種裝飾。
我們再回頭看那個籀文的
字,我們就明白了,為何左側的頭部要突出頭發之形,就是要用右側的梳篦梳理頭發之意。所以應該釋為篦子,而不是頤,下巴。可能一個人頭發柔順幹淨,代表身體健康,保養好,所以才引申為保養義。
我們常說一個人非常勞苦,風裡來,雨裡去的時候,常會用到一個詞語:栉風沐雨。栉,是梳子和篦子的總稱,這裡作動詞“梳”講。成語的字面意思就是說,把風當做梳子(篦子)來梳頭,把雨水當做沐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