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鼻子被異物塞住?孩子進入幼兒年齡階段,對面前的世界有了一定的認識,動手能力也在日益進步但是,這時候的孩子,不可能像大人一樣,能對各種事物、行為有較為科學正确的認識、把控好奇、任性,是他們各種行為的心理根源因為這個原因,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經常以各種“神操作”把自己置于危險之中比如:把各種小玩意含在嘴裡玩,不小心咽下喉嚨有時卡在喉嚨上,有時吞下肚子,有時卡進氣管;也有把這些小玩意塞進鼻孔玩,結果進去容易出來難,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小孩鼻子被異物塞住?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孩子進入幼兒年齡階段,對面前的世界有了一定的認識,動手能力也在日益進步。但是,這時候的孩子,不可能像大人一樣,能對各種事物、行為有較為科學正确的認識、把控。好奇、任性,是他們各種行為的心理根源。因為這個原因,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經常以各種“神操作”把自己置于危險之中。比如:把各種小玩意含在嘴裡玩,不小心咽下喉嚨。有時卡在喉嚨上,有時吞下肚子,有時卡進氣管;也有把這些小玩意塞進鼻孔玩,結果進去容易出來難。
有些小玩意吞進肚子,容易大便拉出來,基本沒多少危險。記得小時候,有個叫蛇平的小夥伴,把一個五分硬币吞進肚子,哭的很厲害——是傷心那五分錢沒了。還聽說另一個叫二生的孩子,吞了一個頂針。而像我,吞了一個平車軸承滾珠的人,那時候不在少數。當年這些“事故”都沒有下文,估計都大便拉出去了。
有些小孩子,把玉米、花生之類的東西塞進鼻孔玩,這基本都是進去容易出來難。發生這樣的“事故”,應該馬上就醫。不要貿然自己掏,很難掏出來,還可能頂進去更深,進一步加大危險。前兩年聽說了這樣的一次“事故”:親戚家村裡,一家奶奶照看孫子,結果孩子把玉米粒塞進了鼻孔。送孩子去醫院的車上,孩子媽媽不停地數落、責罵婆婆。可想而知,老奶奶本來就害怕、難過、自責的不得了。再被媳婦不停的責罵,心裡是多麼難過啊。好在這樣的“事故”,在醫院還是不太難解決的。但又聽說,這個孩子第二次又把玉米粒塞進了鼻孔,聽的人都崩潰。我曾想,孩子難道傻呀?把玉米粒塞進鼻孔那是玩嗎?
可是就在今天,同樣的“事故”發生在我家裡了。
先補叙一下,我外甥現在兩周歲半,男孩,還不怎麼會說話,但是淘氣的非常厲害。女兒嫁外省,離我們市350多公裡遠。女兒、女婿都上班,經常禮拜天也不休息,還經常值夜班。親家還照看一個外甥,也是男孩,比我外甥大半歲。兩表兄弟在一起,和平共處時不多,一言不合就動手。一個每天見的玩具,“所有權”、“使用權”發生糾紛,都可以讓他們大打出手。手撓嘴咬,經常挂彩出血。親家在孫子、外甥那一點“權威”也沒有。調停“内戰”經常有,但讓雙方“撤兵罷戰”,握手言和的案例沒有一次。最後都是不得已“出兵維和”。親家實難勝任孫子外甥的“安理會”,因此,我們就把我外甥抱回來,我們照看。
照看孩子嘛,都差不多。麻煩也罷,累也罷,都是常态化的事,都不是事。讓孩子吃飽、喝足、穿暖,教育、引導他們健康、安全地成長,就OK了。老婆已退休,我還在上班。照看外甥,她是“全職”,我是“兼職”。平時,我上班了她自己照看孩子,下班回來就一起照看。我下班遲回來一會也問題不大,她也不會催我。今天,下班後和哥們打了一會台球,在平時這是平常事,無所謂。今天,她打電話,叫我回來看孩子。我以為她有事,放下杆就往回走。單位和家屬院原來就一個院子,後來隔了一堵牆。現在繞外面大門也就幾百米距離。
我回了家,問有啥事?她着急地說:孩子把玉米粒塞進鼻孔了。她讓孩子鼻孔吹氣,孩子不會吹,反倒吸氣;擠,擠不出來;用挖耳勺掏,掏不出來,孩子也掙紮不配合;炒瓢裡炒辣椒,想讓孩子打噴嚏打出來,孩子也不打噴嚏;把辣椒抹到孩子鼻子下,孩子還是不打噴嚏……怪不得我一回來就看見孩子鼻子下有紅的,還以為流血來。她問我:怎麼辦?要不要去醫院?我說:必須去醫院,馬上。又問:去市醫院還是去區醫院?我說:去市醫院。市醫院比區醫院稍微遠點,不過也就隻有2公裡遠。她問:自己有沒有辦法掏?我說:不敢自己掏。自己掏很難掏出來,還怕再頂的更深了。我拿手電筒照着看了看,孩子鼻孔裡玉米粒能看見,不深,就在鼻孔口裡。和她核實了是熟玉米粒。
我讓她穿衣服,我自己走到門口準備穿鞋。
孩子還在我跟前。我出發前再次看了看孩子鼻孔裡的玉米粒。突然想,去醫院前自己先自救一下看看。要不去醫院還得走一段路,誰知道孩子會不會再吸進去更深了。掏是不能掏,讓孩子鼻孔吹氣他又不會。怎麼弄?突發奇想:他自己不會吹,我想法吹一下也能啊。我抱住孩子,突然用我的嘴包住他的嘴吹了一口氣。聽見玉米粒往外彈動的聲音。有希望!再吹一下,玉米粒看見了,吹到鼻孔口上了。再吹一下,“噗”的一聲,玉米粒射出鼻孔,落地有聲的砸在地闆上。我高興地叫老婆:吹出來了,快出來看看!老婆聞聽,趕緊跑出來。撿起地上的玉米粒,看了又看,眼眶裡淚水湧起,但沒掉下來。是激動?是後怕?也許都有。
總結:人生一輩子,說不定什麼時候就遇到意外情況發生。也許是别人,也許是自己。遇到意外情況,即使危險,首先還是冷靜。觀察清楚,分析清楚情況。一般總原則是求助于專業救援人員,比如:醫生、消防隊、各類救援隊。在救援人員到場前,看看有沒有可能自救。有可能自救的先馬上自救。救援人員到場畢竟需要時間,這段時間情況有可能惡化,危險有可能加深。如果沒有可能自救,切不可莽然行事。怕幫倒忙,造成二次傷害(損害)。補充說一下,我是藍天救援隊隊員。藍天救援隊是公益性救援隊,經常培訓各種救援、急救知識技能。比如外傷的包紮、運送;昏迷、休克沒有呼吸、心跳的心肺複蘇(CPR);氣管異物卡住的海姆立克急救等。想成為一名藍天救援隊正式隊員,除了自願付出時間、精力、錢物,為救援别人無私奉獻精神外,救援技能必須達到規定标準。比如經過培訓、考核取得的,無線電協會頒發的《無線電使用證》、紅十字會頒發的《急救證》等。别的像《潛水證》、《救援機械設備操作證》是部分隊員有。說這些的意思是,遇到意外、危險,救援、自救是必須的,但一定要懂得科學的方法技能才可以實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