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比水稻還古老的糧食,曾被尊稱為“糧食之母”,但卻很少人認識
春天到了,農民又要開始忙着春耕了。
在我國的糧食種類比較多,大家也常說是吃五谷雜糧長大的,其中現在基本都是吃大米、小麥和玉米這些主糧為主了,所以很多人對于所謂的“雜糧”也就了解不多。
其中我國的雜糧種類實在是太多了,因為過去種植技術落後,糧食的産量又不高,為了填飽肚子就隻能是吃各種雜糧了,甚至還要去山裡采挖野菜、野果來吃。
前面和大家介紹了一種雜糧——穇子,勾起了不少人童年的回憶。有些網友還留言說,應該多介紹一些農村的雜糧。
于是,今天小毛給大家介紹另外一種雜糧,它可是比水稻還要古老的糧食,曾被稱之為“糧食之母”的藜麥。隻是現在很多人不認識它,在國内種植它的人也不多。
藜麥:曾被稱之為“糧食之母”
在前幾年藜麥火過一陣子。當時國内的微商很火,而藜麥就成為了不少微商宣傳的産品之一,搭載着微商這個快車,藜麥也火了一把。
但在國内對藜麥了解的人并不多啊,特别是好些年輕人根本就不認識它。雖然在國内也曾規模種植過,可是近些年它還是逐漸被人遺忘了。
藜麥在國内确實一般都是當成雜糧吃,甚至很多人都沒有吃過,可是它卻是印第安人的傳統主食,并且還是一種非常古老的糧食。
據傳藜麥是和水稻同時期的一種作物了,有專家稱它早在6000多年前就被馴服和種植、食用了,甚至要比水稻都要先被馴服,所以把它尊稱之為“糧食之母”。
從藜麥這個名字來看,有些人會認為它和小麥有關系,至少是“親戚”,但是小麥是禾本科的植物,而藜麥卻是藜科藜屬的植物。
這種植物原産自南美洲安第斯山脈的哥倫比亞、秘魯等中高海拔山區,是一種具有較強耐寒性、耐貧瘠和耐鹽性的植物,尤其是适宜在海拔4500米左右的高原上種植。
藜麥這種植物長得也很有特色,它的穗部有紅、紫、黃三種顔色,植株形狀類似灰灰菜,而成熟後的穗部則和高粱穗非常的相似。藜麥種子不大,一般直徑1.5-2毫米,呈小圓藥片狀,千粒重1.4-3克。
雖是雜糧,營養價值卻極高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有些人喜歡偶爾吃一下雜糧,這樣更有利于身體健康,而藜麥就成為了一些注重養生的人的選擇。
藜麥其實進入我國的時間并不長,大約是1987年前後才開始引進種植的。雖然在國内的西藏、青海、甘肅、黑龍江、四川、貴州和内蒙古等省份都适合藜麥的種植,不過在當時也就是一些高海拔地區的農民種植它。
當時在民間,它并不叫藜麥,而多數人稱它為“仙人谷”。
而且藜麥這種作物有個特點,就是越往北産量就越高,可能是和地勢有關,因為它本來就适合在高海拔地區種植。其中在西藏、青海等地區的藜麥如果管理得到畝産可以達到800斤以上。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藜麥雖然是一種雜糧,可是它的營養價值卻很高。
藜麥的營養價值要超過任何一種傳統的糧食作物,它也是唯一一種單作物就可以滿足人類所需的全部營養的糧食。
另外藜麥還是一種全谷全營養完全蛋白堿性食物,它所含有的蛋白質含量是可以和牛肉相當的,并且藜麥所含有的蛋白質的品質也不亞于肉源蛋白與奶源蛋白,也就是說藜麥的蛋白質含量要比牛奶都要高。
正是因為這些優勢,藜麥被國際的營養學家稱為“營養黃金”、“超級谷物”,而聯合國的糧農組織更是把它推薦為健康食品,以此呼籲人們的飲食均衡。
在幾年前微商火的時候,藜麥也是憑借着這些優勢火了一把。當時它的價格也不便宜,尤其是進口的藜麥更是上百元一斤。而現在即便是價格有所回落了,而國内種植的藜麥依然也要賣到三四十元一斤。
不過即便如此,在國内依然很少人種植藜麥,甚至相比于過去現在種植藜麥的人要少了很多。
究其原因,小編也曾咨詢了一些種植藜麥的農民。他們指出,其中的原因無非三點,産量低、種植麻煩,而且口感差、吃不習慣。
藜麥雖然有較強的耐寒、耐貧瘠能力,可是它适合在高海拔地區種植,像青海、西藏的藜麥就産量高,品質好一些,其他地方的就無論是産量和品質都要差得多,這也是其他地方的農民很少種植藜麥的原因。
其次是種植藜麥也比較麻煩,種植過程要投入的成本也較高,尤其是種植的人工成本,采收和加工都是人工,操作很麻煩。
最後一點就是在國内很多人喜歡吃水稻、小麥,而對于藜麥吃不習慣。好些人都說藜麥的口感太差了,而且烹饪也麻煩。像大米主要淘洗幹淨就可以直接煮了,而藜麥需要提前淘洗,然後泡水幾個小時才可以下鍋煮,不然是久煮不爛,難以下咽。
另外藜麥的市場價格雖然高,可是在産地的收購價卻并不高,對于農民來說種植它根本就不劃算,甚至還沒有傳統農作物的利潤高。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目前在國内除了一些主産區的農民少量種植以外,其他地方的農民都不種植了。
各位網友們,你們當地還有人種植藜麥嗎?你們可喜歡吃藜麥呢?歡迎大家留言讨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