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苋菜的種植方法和技術

苋菜的種植方法和技術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8 21:26:00

特種蔬菜苋菜生物學特性及種植技術

苋菜為1 年生草本植物,原本野生,近年開始人工種植,并擺上餐桌,其嫩莖葉部分可食用,且有很好的潤腸胃、清熱的功效,其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極高。

苋菜的種植方法和技術(特種蔬菜苋菜生物學特性及種植技術)1

全紅苋菜

1 生物學特性

苋菜按葉片顔色分為3 類,有綠苋、紅苋和彩。綠苋整個葉片為綠色,耐熱性好,質地較硬,适宜在廣東等南方地區種植; 紅苋整個葉片為紅色,耐熱性中等,質地較柔軟,适合在全國各地種植; 彩苋葉片邊緣為綠色,葉脈部分為紫紅色,耐熱性較差,質地較軟,适合在我國北方地區種植

苋菜屬于葉用型蔬菜,菜葉綠色或紫紅色,葉互生,呈卵形或菱形,平滑或皺縮,長4 ~ 10cm、寬2 ~ 7cm。苋菜根系發達,喜歡溫暖,較為耐熱,适合生長在溫度23℃ ~ 27℃ 之間,20℃ 以下生長緩慢,10℃以下發芽困難。苋菜的種子為圓形,紫黑色,有光澤,千粒重0. 7g。

苋菜的種植方法和技術(特種蔬菜苋菜生物學特性及種植技術)2

紫紅色苋菜

2 苋菜種植

2. 1 對溫度要求

苋菜可全年種植,以北方地區為例,在冬、春季節,氣溫較低時節,可以選擇在大棚内與其它高稈作物一起套種,在4 月下旬到9 月上旬,平均氣溫高于15℃,可陸地種植。

2. 2 對地塊要求

苋菜對土壤的适應性較強,可選擇地勢平坦、排灌方便的黏土或沙質土,偏堿性土壤最為合适,在水分充足、土壤肥沃的條件下種植更有利于提高産量和品質。

2. 3 整地

整地前施入底肥,畝施腐熟有機肥2000kg,施肥後深翻,翻後作畦,用土做成畦埂,埂高10cm,畦面寬1m,畦長根據地塊而定。做好畦後需施1 次底肥,施用氮、磷、鉀含量為15∶ 15∶ 15 的複合肥,每畝50kg。撒施均勻,避免局部施肥過多燒種。用耙子将土耧1 遍,将土與肥料混合均勻,因苋菜種子較小,耙地時做到地平土細,利于出苗。

2. 4 播種

由于苋菜種子較小,隻有芝麻種子的1 /4大小,不容易撒播均勻,在長期播種過程中總結出一種實用的播種方法,在播前将細沙和種子按1∶ 5 的比例混合均勻,直接播在地上即可。每畝純苋菜種子用量在0. 6kg 左右,播後用耙子将畦面耙1 遍,使苋菜種子上覆蓋1 層土,之後踩1 遍畦面,鎮壓平整,防止澆水時将種子沖走,造成發芽不均。

2. 5 澆水

在澆水時應噴霧狀水,避免畦面沖出坑,坑處無種子,防止水流過大沖走種子。春季播種苋菜,因降水少,空氣幹燥,澆水後地表蒸發量大,易使土壤表面變硬幹裂,苋菜種子萌芽後不能頂破表土層而不出苗。等水全部滲入土後,在畦面蓋上地膜,地膜四周用土壓實,可提高地溫,促進種子盡快發芽,苋菜出苗前不需澆水。

播種10 天左右就可出苗,出苗後及時揭膜,否則易造成膜内溫度過高而燒苗。

2. 6 田間管理

苋菜幼苗較小,十幾天時間,雜草就高出幼苗很多,必須及時拔除,否則與苋菜争奪養分,影響苋菜的采光。播種20 天左右,幼苗長出2 片葉以上時進行第1 次追肥。選擇晴天,畝施硫酸铵15kg,施肥後及時澆水。第1 次追肥後12 ~ 15 天進行第2 次追肥。第1 次間拔采收後進行第3 次追肥,用法同上,以促進采收後較小苋菜茁壯成長,注意每次施肥後及時澆水,拔除雜草。

2. 7 采收

苋菜為葉用型蔬菜,如采收不及時,很容易變老,口感和營養價值變差。第1 次采收在播後45 ~50 天,當苗高12 ~ 15cm、有5 ~ 6片葉子時進行,此次采收主要間拔過密植株,留下較為矮小的植株。采收苋菜時保持畦面濕潤,确保采收時容易将苋菜根部間拔出來,避免采收後斷根,萌發新根與沒采收的苋菜争奪生長空間。第1 次采收後隻要苗高在12 ~ 15cm 時可随時采收,同樣間拔更密的苗,使較小的苋菜有較大的生長空間。

苋菜的種植方法和技術(特種蔬菜苋菜生物學特性及種植技術)3

綠色苋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