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哔哩哔哩聯合出品,速達、朱貝甯總監制,陳廖宇總導演的中式奇幻動畫短片集《中國奇譚》将于2023年1月1日起,每周日10:00在B站獨家呈現。12月29日,《中國奇譚》首個篇章《小妖怪的夏天》舉辦了線上直播活動,水墨風格的畫風加上溫馨的結尾讓不少人“淚目”,感歎“上美還是那個上美,沒變味”,“童年回來了”。
《中國奇譚》總導演陳廖宇表示,影片邀請10位導演打造8個根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立故事,每個片子的内容、風格、技術各不相同,“我們秉承了上美影前輩們的創作精神,藝術上盡可能追求創新和多種可能性,希望讓觀衆覺得好看、好玩。”
《中國奇譚》作為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的最新作品,集結了胡睿、陳蓮華、周小琳、潘斌、於水、顧楊、劉曠、楊木、劉毛甯、徐甯十位動畫導演,創作的8個故事或浪漫、或童真、或荒誕、或熱血、或搞笑,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叙事主題——“妖怪”。
《小妖怪的夏天》以《西遊記》為背景,講述了以小豬妖為首的幾位普通妖怪,如何為想吃唐僧肉的大王賣命工作的故事。片中,大王一會兒想要煮着吃,一會兒想要烤着吃,而小豬妖隻能接收上級指令,想辦法刷鍋、砍柴,甚至為此掉光了頭發。
B站UP主“赫蘿老師”尤為喜歡片中的烏鴉精,烏鴉精無意中撞見了大王搭建陷阱的秘密,當作八卦趣聞講給小豬妖聽,但很快它就被帶走消失了。“它很像我們身邊的那些有趣又不那麼重要的同事,比如辦公室裡的‘懂哥’,熱衷于把妖怪裡的上下層級關系講給你聽,看似深入融入組織,但也意味着它沒有辦法跳出來。”他認為,最近幾年神話題材的改編大都遵循大男主、大女主模式,而《小妖怪的夏天》難得真正貫徹了小人物視角。
在片中,大王、唐僧師徒等“大人物”都沒露過臉,這也是導演於水刻意設計的,“因為小豬妖的身份卑微,以它的層級,其實見不到這些人。我們希望以此體現出影片的小人物視角,也想提醒觀衆,盡管‘大王’聽起來很唬人,但在孫悟空眼裡,也隻不過是雜毛妖怪,以此反諷一些表面很厲害的人,小人物還是要自信一點。”
《小妖怪的夏天》隻有20多分鐘,但有着完整的起承轉合。故事後半段小豬妖回山洞見媽媽的情節,引發不少人共鳴。“有位一塊兒做片子的導演跟我說,如果沒有這場戲,小豬妖最後是否會死,對我們沒有這麼震撼,看了這場戲,就代入了。” 於水表示,因為中國文化中的家庭觀念很重,年輕人做什麼工作,什麼時候結婚,一直會有家庭意志參與,加入這場戲,為了讓觀衆能在豬妖身上投入更多情感寄托,也可以讓故事在逐漸危機四起時形成緩沖。
“短片在動畫裡面,無論形式、表現方法上都更有開拓的作用,有什麼新的想法、探索都可以先在短片裡實現。” 陳廖宇表示,動畫長片由于投入市場原因,往往會使用行業裡已經穩妥的手法,而這些手法正是一代代藝術家通過做短片積累起來的。“短片也是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著稱于世的項目,上美影前輩的創作精神很多都體現在經典短片裡,作為導演,我們能參加這種有開拓意義的短片創作非常榮幸,也很有價值。”
說起動畫短片集,很多人都會想到網飛的《愛,死亡和機器人》。陳廖宇表示,同一個主題下多個藝術家分别創作的形式早已有之,“從策劃角度,我們并沒有想過模仿别人。大衆會産生類比的想法并不奇怪,但如果認真看完我們的片子,會發現所追求的效果差别很大。”
1月1日即将上線的兩個作品除了《小妖怪的夏天》外,還有胡睿的《鵝鵝鵝》。這部作品融合了素描與水墨韻味,略帶奇詭的畫風有點像《天書奇譚》,在預告片中亮相時就引發不少觀衆期待。陳廖宇透露,《鵝鵝鵝》的故事題材、叙事方式甚至字幕、音樂的處理方式,都和大衆通常看到的動畫片不一樣。“開始我還有點擔心這樣的風格會不會太過前衛,導緻觀衆不适應,但從預告效果來看,恰恰相反,這種鮮明風格更能引起觀衆興趣。永遠不要低估觀衆的鑒賞能力,如果觀衆不接受,其實是因為你做得不夠好。”
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的前輩們勇探民族風格之路,開創了“中國動畫學派”,形成了水墨、剪紙、木偶、折紙等極具中國特色的動畫制作形式。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廠長、本片總監制速達表示:“《中國奇譚》作為傳承上美影‘不模仿别人,不重複自己’的創作理念進行的創新和嘗試,探索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新形式、新道路,力求彰顯中華民族精神和東方美學風格。”
在《中國奇譚》中,幾乎每個片子都有緻敬經典的彩蛋。於水透露,《小妖怪的夏天》裡唐僧的配音請了86版《西遊記》裡唐僧的原配音演員,這個彩蛋在點映時被耳尖的網友發現。“我們用心地制作,希望能在有限條件下達到最優的品質”,於水介紹,《中國奇譚》盡管在網絡平台播放,但是按照電影标準制作,擁有4K畫質和5.1聲道。“作為創作者,我們當然希望能在大銀幕上播放,但網絡平台也有可以反複觀看的優點。歡迎觀衆在反複觀看中,找一找每部片子裡埋的有趣的梗和緻敬彩蛋。”
欄目主編:施晨露 文字編輯:施晨露
圖片來源:片方
來源:作者:鐘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