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時尚

 > 泰順先行區創建

泰順先行區創建

時尚 更新时间:2024-06-14 13:38:21

泰順先行區創建(生态點妝亮出美麗城鎮新貌)1

寄情山水,回味鄉愁,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樣的憧憬,在浙江泰順的綠水青山間已成現實。

繼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三年行動順利收官後,今年,溫州市泰順縣為全縣“美麗城鎮”注資5.28億元,最終目标是:到2035年,美麗城鎮建設取得決定性進展,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更加完善,全縣小城鎮高質量全面建成美麗城鎮。

近日,這場帷幕初開的發展“大戲”迎來開門紅——泰順縣司前畲族鎮的樣闆創建鄉鎮行動方案被評為省級美麗城鎮優秀方案。

物力與心力交織凝聚,家與人和諧共生……在蝶變的T台上,泰順用生态點妝,亮出城鎮美麗新貌。

下得來鄉

民下山煥然新生活

泰順先行區創建(生态點妝亮出美麗城鎮新貌)2

圖為泰順縣司前畲族鎮左溪村。新華網發 李永在攝

位于泰順縣司前畲族鎮鎮中心的畲族風情園,是潘慧青如今的家。她直言,過去,婆家在司前畲族鎮黃橋村山上,娘家在百丈鎮雙嶺村山上,“兩個村隔着幾座山頭,光開車都要一小時。而且山上購物不方便,網絡信号也不好,有時候發個微信都發不出去。”

潘慧青那時的苦惱也是諸多泰順人曾經的心結。

泰順是典型的山區縣,老百姓“窮在山上,苦在路上,落後在分散上”。曆史的經驗讓當地政府和百姓形成共識——下山,是推進城鎮發展、改善群衆生活的治本之策。

2003年,一場聲勢浩蕩的生态大搬遷吹響号角。泰順在浙江全省首創“一鎮帶三鄉”移民模式,司前畲族鎮成為先發之地。搬遷使司前畲族鎮的城鎮化率從最初的38%,提升到目前的82%。至今,已有9萬鄉民在山下安家。

石土牆、橫木帶、軟弧頂、吉懸魚……漫步畲鄉大街小巷,映眸可見的建築别具一格。這些新式農建房有個古樸文藝的名字,“泰順厝”。

據悉,“泰順厝”元素主要源于泰順曆史建築,适應當地氣候環境的同時,也傳承了本土文化,從源頭上一改傳統農建房“火柴盒”模式。

從逢雨必漏的土木危舊房,到“土牆青瓦藍腰帶”的畲風小院,下山17年,畲鄉人的家早已換了天地。

眼下,潘慧青所住的新小區不僅有超市、農貿市場,還有學校、文化大樓、黨群服務廳等公共設施,滿足住戶生活所需的方方面面。孩子上了小區配套的省一級幼兒園,自己也有了一份離家不遠的穩定工作,潘慧青笑稱“日子越過越有味道”。

幸福的故事在大山小鎮中持續上演。邁入“小城鎮環境治理2.0版”之際,泰順曬出了2019年度成績單:縣城“做大做精”。決戰新城、提升老城,多處路段“卡脖子”房屋順利拆除;城鎮“做美做活”。完成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驗收并創成省級樣闆8個;鄉村“做優做特”。精心實施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高品質打造“最美鄉愁村”,創成A級景區村莊100個;搬遷“做深做足”。生态大搬遷成功獲批農業農村部“人口集聚與農民增收緻富改革試點”……

穩得住

生态立縣帶火鄉村遊

泰順先行區創建(生态點妝亮出美麗城鎮新貌)3

圖為泰順縣司前畲族鎮畲風民宿。新華網發

今年春天,人們的生活被突如其來的疫情按下“暫停”。而遠離喧嚣的浙南大山裡,一縷生機萌動,如入夏的栀子花般次第開顔。

“不好意思,我家民宿早就訂滿啦,到這個月底都沒房了。”從“五一”小長假到農曆“三月三”畲族節,整整半個月,司前畲族鎮左溪村“曲岸溪邊”民宿主陶育利每天不斷重複這段話。

複工複産以來,浙江投放總價10億元文旅消費券和1億元“大紅包”,幫助全省部分旅遊業态加快恢複。人流密度小、環境清新的鄉村遊逆襲爆紅。而泰順,憑的是紮實的“内功”。

2015年,泰順在浙江率先探索鄉鎮考績“要素生态化配置綜合改革”,把生态治理與鄉鎮政府的年度考核牢牢綁定。縣裡每年舉行“兩最(最幹淨、最髒)”評選,堪比城鎮環境治理的“奧斯卡”與“金酸莓”。鄉鎮一把手親自上台領獎,是激勵亦是鞭策。

截至目前,泰順實現全縣19個鄉鎮21個水質監測點位全覆蓋,重要江河水功能區、縣界河流交接斷面、城鎮供水水源地水質等達标率均為100%;環境空氣優良率、PM2.5均值等指标多年穩居全省第一。國家生态縣、省級森林城市、全國首批“碳彙城市”、全省首批清新空氣示範區等一張張金名片被逐個擦亮。

據了解,圍繞“生态立縣,旅遊興縣”發展戰略,幾年來,泰順100多個投資總額約70億元的招商引資項目因環評問題被拒之門外。

青山綠水自帶網紅效應。2019年,泰順各類旅遊項目“高歌猛進”:華東大峽谷氡泉旅遊度假區遊客中心主體工程順利封頂、松垟遊客之家項目建設完成、浙南運動飛行營地試營業……同年舉辦的全縣旅遊發展大會上,共簽約文旅項目8個、總投資112.3億元。

陶育利夫婦經營的畲鄉特色民宿就得益于此。“以前外出打工,一年賺兩萬多塊錢,現在每年收入将近20萬元。”陶育利說。

據司前畲族鎮常務副鎮長夏康敏介紹,作為浙江省18個少數民族鄉鎮之一,近年來,司前畲族鎮已發展畲鄉民宿和特色農家樂10餘家、精品水果采摘觀光園8個,年接待遊客15萬餘人次。特色文旅品牌豎了起來,鄉村旅遊日漸紅火,全鎮經濟較3年前翻了好幾番。

環境優化、人氣集聚,泰順為“産業興、農民富”打下堅實基礎。

富得起

綠色發展興旺新農人

泰順先行區創建(生态點妝亮出美麗城鎮新貌)4

圖為泰順縣“三杯香”茶園。新華網發

6月初,泰順縣城30多公裡外的烏岩嶺上,竹篁成蔭。

靠山吃山,泰順盛産毛竹,其中司前、竹裡兩鎮竹子産量占全縣一半以上。怎樣讓便宜的竹子賣出好價錢,帶動當地農民緻富?

2019年,司前畲族鎮依托泰順民族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打造青年農民創業園。全鎮13個村抱團出資參與标準廠房建設,建成後整體出租給竹木加工企業,既能幫助傳統企業發展壯大,又能實現村級集體經濟和低收入農戶收入倍增的“雙赢”,打造利益共同體。該項目預計可帶動低收入農戶每戶年均增收1000元以上。

目前,青年農民創業園已和全球知名家具和家居零售企業宜家(IKEA)初步定下2億元意向訂單,為其供應竹木制品。

無獨有偶。近日,泰順縣雅陽鎮的茶幹臨時交易點客商絡繹不絕,來自滬蘇皖等地的茶商忙于收購當地出産的“三杯香”。這種高山有機茶色澤翠綠、香濃味醇、經久耐泡,“茶過三杯猶有餘香”,故此得名。

2005年,泰順将“三杯香”品牌定為全縣茶葉主導品牌,此後相繼被列為國家地理标志産品、中國馳名商标。2019年,“三杯香”在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中達到12.93億元。

截至目前,泰順全縣茶園達8.4萬畝,年産茶葉3500餘噸,總産值達3.62億元,綜合帶動農戶1萬戶,有效帶動當地農戶每年人均增收1萬元以上。

一片片深山綠葉,搖身一變,成了泰順綠色高質量發展、緻富增收的“黃金葉”。

此外,泰順積極借助高校、專家的“外腦”,設立相關農産品專家院士工作站,實施“院士工作站 企業 基地 農戶”山區産業發展模式,打通“兩山轉化”通道。

今年一季度,泰順縣GDP增長2.7%,在溫州全市排名第一。

實實在在的數據指标背後,皆是泰順堅定綠色發展的決心和信心。城鎮之美,由此綻放新的活力。(吳佳蔚 賴淼蓮)

編輯:張 靈 一審:劉志媛

二審:馬 江 三審:徐樂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時尚资讯推荐

热门時尚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