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4種底層邏輯思維方法

4種底層邏輯思維方法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7 10:48:04

總聽人說自己說話沒有邏輯,很苦惱。

這次我們就深挖一下生活中常見的邏輯錯誤。

“偷換概念”是最常見的邏輯錯誤,也最容易被我們忽視。

就拿“愛”這個詞來說,在不同的語境下,它的含義是不同的。

“關愛他人是利他主義的标志。小羅非常博愛。所以,他是個利他主義者。”

這三句話連在一起很容易誤導人。如果你拆開看它的意思就變了。

4種底層邏輯思維方法(五種常見的邏輯錯誤)1

第一個“愛”字,是表示對别人友善的意思。而在特定語境下的“博愛”,實際上是花花公子的意思。

因此,愛這個詞的不同定義,讓這樣的結論根本就不成立。也就是說,一個建立在多義詞基礎上的前提,結論不一定是成立的。

在溝通、交流甚至談判中,你一定要注意一個詞是否有多種意思,否則你很可能會被對方的邏輯技巧帶跑偏。

那麼除了這種邏輯錯誤外,在日常生活中,還有以下四種常見形式。

1. 竊取論點

在溝通中,不管是為了論證還是說服,我們的目的就一個:證明論點。

可是你讀下面這組句子。

所有在桌邊的人都刮了臉。

吉姆在桌邊。

所以,吉姆刮了臉。

讀罷,你是不是覺得這段話非常正确,一點毛病也沒有?

可是,這段話問題非常大。

4種底層邏輯思維方法(五種常見的邏輯錯誤)2

這段話中,“所有在桌邊的人都刮了臉。”本身就是論點。如果在桌邊的吉姆沒有刮臉,那麼“所有人”就不成立了。

換句話說,如果我們不是預先知道吉姆刮了臉,那麼我就不能确定所有在桌邊的人都刮了臉。

它所陳述的隻是我們已知的事實。這裡并沒有形成真正的推論。

用總結論證明局部的小結論,這就是典型的“正确廢話”。

它們根本就不存在邏輯關系,隻是看起來很有邏輯。但其實什麼也沒說。

類似的情況還有,“凱瑞撒謊了,所以,她是個撒謊的人。”這就是用不同的話術,重複了結論而已。

在生活中,類似的邏輯錯誤非常普遍。你品,你細品。

2. 小心句式

“如果……那麼……”這種句型,你一定不陌生。它算是典型的邏輯用語了。

但很多人都用不對。

因為,邏輯講求規則和邊界。不少人用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意識到。

比如,“如果我見到她,那麼我會非常開心。”這句話你反過來說也行。

“如果我非常開心,那麼是我見到她了。”即便前後調換内容,二者的意思都是一樣的。

同樣的例子還有:“如果你幫我遛狗,那麼我給你20元”和“如果我給你20元,那麼你幫我遛狗。”這樣的表達沒有邊界,并不符合邏輯範疇,屬于“僞邏輯”。

4種底層邏輯思維方法(五種常見的邏輯錯誤)3

很多人在争論中強詞奪理,用的就是“僞邏輯”。

對于前提和結論可以互換的句子,就不能用于證明對錯。

什麼才算對“如果……那麼……”這句話的邏輯使用呢?

比如,“如果來自英國,那麼它來自歐洲。”後者一定包含前者。

這句話反過來說就不成立。“如果來自歐洲,那麼它來自英國。”

但是,我們知道屬于歐洲的國家太多了,不是一個英國能代表的。

這就是它的邏輯含義。

3. 否定條件

在證明一個東西時,我們總會習慣性地找依據。比如:“因為剛才下雨了,所以地面濕了。”“因為中午吃少了,所以很早就餓了。”等等。

我們給這種常見的表達形式,列一個公式,它是:A→B。其中,A是條件,B是結論。

就拿“如果小王在跑步機上跑步,那麼他在鍛煉。”這句話來說,“鍛煉”是結論;“在跑步機上跑步”是條件。

這就涉及到一種邏輯錯誤:通過否定條件來否定結論。

4種底層邏輯思維方法(五種常見的邏輯錯誤)4

比如,湯姆沒有在跑步機上跑步,所以他沒鍛煉。

對于類似的話,猛地一看好像也有點道理。這裡面的套路是:因為A→B,所以非A→非B。

可是,仔細一想,你會發現,這裡面的問題是:雖然A可以推導至B,但可以推導至B的,不隻有A。

結合案例來講就是,能夠說明湯姆在運動的可不隻有跑步這一種形式。因此,想通過否定條件,直接否定結論,這種邏輯根本站不住腳。

回到開始的那兩句話。

“剛才沒下雨,地面就不會濕嗎?”

不一定。

可以讓地面濕的還有灑水車、修下水道、鄰居潑水等。

“中午吃飽了,沒到晚飯時間就不會餓了嗎?”

不一定。

可以讓人很早就餓的還有大量的消耗。

4. 肯定結論

和上一個邏輯錯誤相反的是,通過肯定結論來肯定條件。

比如,“如果小王在跑步機上跑步,那麼他在鍛煉。”

對于這句話後,運用肯定結論方法的人,會說“湯姆在鍛煉,所以他在跑步機上。”

你可能會想,沒錯啊。

但其實,邏輯隻講事實和依據是沒有這種逆向推理的傳導性的。

4種底層邏輯思維方法(五種常見的邏輯錯誤)5

雖然小王在鍛煉,但他鍛煉的方式非常多。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結論一般都是含有非常豐富的概念性詞彙。

比如,如果……那麼他在“鍛煉”;如果……那麼他在“學習”;如果……那麼他在“思考”;如果……那麼他在“練習”等等。

也就是說,結論性的詞一般都不是那麼具體的。能夠來帶結論的方式也非常多。

A→B,這樣的推導沒問題,但反過來B→A,一定不成立。因為能到達B的方式太多了。

所以,想通過肯定結論來肯定條件,這樣的邏輯錯誤也非常明顯。

如果你不能意識到這些問題,遇到問題也很難有效解決。學點邏輯邏輯,能讓你更好地洞察世界,掌控自己。

今日話題:

你有什麼對自己的邏輯思維想說的嗎?在評論區聊聊吧。

一點關注@安叔讀書,讓你的思考更深一度。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删圖緻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