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虛,指精血或津液等物質虧損的病理現象。因為精血和津液都屬陰,故稱陰虛,一般多見于勞損久病或熱病之後而緻陰液内耗的患者。
現代社會中,因為大家勞神比較多,損耗陰津,因此陰虛的人不在少數。比如很多熬夜的人,這種人群中陰虛的人比例就非常的高。
中醫主要是從症狀來判斷,有句話所說“陰虛則生内熱”,因為津液不足了,所以陰虛不能制火,會出現午後潮熱或五心煩熱,顴紅,盜汗,口幹咽燥,消瘦,想喝涼水,尿黃,大便幹燥,舌紅少苔等等。
陰虛之人若想要調理,首先要先從飲食上控制自己,宜多吃些清補類的食物,宜食甘涼滋潤、生津養陰的食品,宜吃新鮮蔬菜和滋潤類的水果。并忌食辛辣刺激性的食品,忌吃溫熱香燥的食品。
陰虛如果細分,還有各個髒腑的陰虛:
1、腎陰虛
表現:手腳心、心胸燥熱,夜間睡覺出汗,眩暈耳鳴,腰膝酸痛,失眠多夢,女子經少或閉經,男子遺精等。
治則:滋腎養陰
方藥:六味、知柏等。方藥:生地、丹皮、澤瀉、茯苓、山萸肉、淮山等。
2、心陰虛
表現:心悸、煩躁、失眠、盜汗、潮熱、口舌生瘡、面色深紅等
治則:滋陰養心
方藥:當歸、阿膠、玉竹、元參、麥冬、棗仁、柏子仁、龍骨、牡蛎、琥珀、珍珠母、石決明、黃連、竹葉、連翹、石蓮子、燈芯草等。
3、脾陰虛
表現:胃中嘈雜,食後腹脹,大便秘結,飲食減少,形體消瘦、口舌幹燥等
治則:甘潤養陰
方藥:火麻仁、淮山藥、玉竹、生地、沙參、麥冬、甘草、紅棗。
4、肺陰虛
表現:幹咳少痰、痰粘不易咯出、痰中帶血,聲音嘶啞,口燥咽幹等
治則:滋養肺陰
方藥:生地、熟地、麥冬、貝母、百合、當歸、芍藥、甘草、玄參、桔梗等。
5、肝陰虛
表現:眩暈、耳鳴、頭痛、脅肋部疼痛、畏光、急躁易怒、發熱、眼幹等
治則:滋養肝陰
方藥:生地、麥冬、石斛、當歸、女貞子、枸杞子等
以上就是陰虛各種形式的表現,如果你有以上情況,盡快就醫治療,不然,拖得越久,病情隻會越嚴重。#鄭州頭條##健康科普大賽##健康真相館##健康知識科普##我要上 頭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