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老子思想是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

老子思想是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3 13:13:06

老子思想是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老子之道是唯心論還是唯物論)1

老子哲學以“道”為内核,老子認為道是萬物之本源,它看不見摸不着,但又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道家學問作為中國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本質上是人生哲學,是智慧學。對此,我們本不應該将智慧表達與科學知識捏在一起來讨論,因為哲學與科學、智慧與知識有着本質的不同,他們是道與器的關系。但是在學理讨論中,對于老子之道,究竟是唯物還是唯心,學界一直争議不休,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老子思想是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老子之道是唯心論還是唯物論)2

在很多高中哲學教材中,将老子哲學界定為“樸素唯物主義”,這與許多人将老子之“道”歸為唯物主義有關,這一派的論點支持如“道者,萬物之奧”,“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有物混成,先天地而生”等。另一派,則認為老子之“道”是唯心主義,其理論支持如“不出戶,知天下”、“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緻虛極,守靜笃”、“死而不亡者壽”、“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絕學無憂”等。

老子思想是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老子之道是唯心論還是唯物論)3

對于老子之道,無論是持唯物的态度,抑或持唯心的态度,大多都隻是從老子學說中的一個方面作為認識和立論的基礎,而沒有對老子學說進行全面辯證的探察,在解讀分析的方法上或多或少都有片面的弊病。我們以“道之為物,惟恍惟惚”為例,來說明把老子之道歸為唯心或唯物的荒謬。對“物”這個字的理解,古今之義是不同的,古代之“物”一般翻譯為“東西”,今天之“物”一般翻譯為“物質、物體”。顯然,古代之“物”,具有更廣闊的意義,它既可以指代人,也可以指代物,既可唯物,亦可唯心。

老子思想是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老子之道是唯心論還是唯物論)4

綜上,我們發現,老子之“道”是超越一切之上的最高的唯一的範疇,支配着一切事物(包括物質與精神),其非無非有,即有即無,非心非物,即心即物,是宇宙天地存在和發展所依賴的無窮力量。老子并沒有把“道”具體界定在某種範疇之内,其所關注的始終是道與萬事萬物之間的各種自然聯系與發展變化,其着眼點是一種整體性的宏觀視野,并非針對某個小部分,或某個具體性質的界定。正如武漢大學人文學院的宮哲兵教授在他的《唯道論的創立》一書中所說的那樣:“道不是任何具體的事物,而是一切事物的統一性基礎。道不是任何具體時空的天道、地道、人道,而是最普遍的道。道就是生生不息的創生與發展。”

老子思想是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老子之道是唯心論還是唯物論)5

此外我們還必須要說明一點,物質與精神誰是第一性、誰是第二性的争論,是西方哲學的産物,東西方哲學存在根本上的差别,将西方哲學的邏輯框架硬套于中國哲學之上,我們就會變得狹隘,會對先哲妄加指責和評判,這是十分荒謬的。因為老子之“道”突破了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之争,超越了西方哲學非此即彼的二元化思維的局限性。我們隻有脫離各種科學或知識的框架,才能真正把握老子之道,不擺脫這種框架而去研究老莊,終究是不能真正進入老莊哲學智慧的大門的。面對老莊哲學,我們每個人應該從中體悟大道,凸顯人性智慧,而不僅僅是學理方面的知識性讨論。因為老莊哲學是中國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中國哲學在本質上讨論的是生命真相,是心性哲學,是人生哲學,是向着“明體達用、知行合一、内聖外王、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發展的,是宇宙最高智慧的表達,絕不是停留在道器之争與體用之辯的知識性、技術性、科學性讨論之中。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