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杭州最多跑一次改革再升級

杭州最多跑一次改革再升級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5 01:35:30

杭州最多跑一次改革再升級(市民親曆溫州各地)1

日前,溫州市民林瓊在微信群裡收到好友“坤小坤”的消息:“9點多在公積金辦事窗口提交了身份證、兩張發票和一個銀行卡号,不到半小時就辦完,這下就等銀行放款了。”“坤小坤”忍不住點贊道,“這要放在過去肯定得跑來跑去打證明,現在整體感覺就是很方便!”

簡化流程、一次辦結,一個窗口的變化背後是一場全方位改革——自去年省委省政府部署以來,溫州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為“頭号民生工程”,打出一套放權、整合、優化、提速的組合拳。特别是針對群衆辦事過程中的堵點、難點、痛點,在全省率先推行包括“一站導引”“一網通辦”“一庫共享”“一端服務”四大舉措的“四個一”創新工程,打造“綜治工作、市場監管、綜合執法、便民服務”基層治理四個平台,深度推進數據共享、信息互通,以數據聚變全力跑出“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溫州新速度。

如今,從溫州市裡到鄉鎮基層,“最多跑一次”的創新實踐正在迸發澎湃動力,改革每推進一步,群衆多一分獲得感,幹部多一分成就感。

杭州最多跑一次改革再升級(市民親曆溫州各地)2

數據深度共享讓群衆“少跑腿”

親曆者:外來務工人員包安銀

經過:在溫州務工的包安銀回了一趟成都老家,但他的C1駕駛證今年6月就要到期。“剛回老家,暫時不想返溫,聽說溫州車管所的互聯網平台有換證功能,我就抱着碰碰運氣的心态試了一下。”包安銀說。

于是,他在成都市第六人民醫院體檢後,通過網絡平台提交了體檢信息和駕駛證到期換證業務。想不到,溫州車管所順利審核,并将辦好的新駕駛證通過EMS郵寄到他的成都老家。“真是太方便了!”他高興地說。

包安銀的話,道出了群衆對“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獲得感。而這份獲得感背後是數據共享日益頻繁,各部門之間的“信息孤島”逐步打通,給“最多跑一次”增強了底氣。市府辦相關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四個一”創新工程中的關鍵一環是通過“一庫共享”用數據來輕松“跑一次”,以數據聚變的疊加效應,讓數據多跑路、群衆少跑腿。

上述事例隻是我市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的一個縮影。早在2015年泰順縣就率全國之先開展“網上辦證明”試點,2016年推廣到全市,今年又進一步建立信息共享核查系統,将原來審批程序中要求群衆先跑其他單位開具證明的方式,轉為網上内部核查,不需要群衆再跑其他部門開證明,變群衆奔波為“數據跑腿”。

去年底,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政務數據資源共享管理辦法》,對群衆辦事過程中使用頻率最高的66項涉及人口、企業、不動産、社保等數據資源,在5月底前全部實現歸集共享,統一向各部門開放應用,以數據“跑腿”代替人“跑腿”。據分析,通過建立電子證照、電子材料系統等,全面歸集共享證照數據,可平均減少審批申報材料1/3以上。僅不動産、社保、有無違法犯罪等三類證明轉為内部核查後,每年可以減少群衆跑腿200萬次以上。

這些數字意味着,群衆、企業到政府部門辦事更為省心、舒心正在成為溫州的“新常态”。

流程再造催化“多窗”減為“一窗”

親曆者:市區一房産中介交易員陳丫丫

經過:在市房屋交易和不動産登記綜合服務大廳,陳丫丫帶着買賣雙方辦理車庫買賣過戶手續。正式辦理前,她幫雙方把材料交給大廳便民服務區預審核,之後領到一個排隊号,等待窗口叫号正式辦理。

“以前得交三套材料,在房管、不動産、地稅三個窗口之間跑來跑去,拿三個排隊号。有時一天跑下來一單業務都完不成,買賣雙方還要全程跟跑,很累。”陳丫丫說,今年3月開始,大廳辦理流程有了很大變化,設置了材料預審流程,拿一個号碼,排一次隊,提交一次材料就可以了。

同樣在前不久,瓯海區行政審批服務中心不動産登記窗口處,市民潘女士完成了《不動産權證書》辦理手續。對辦事速度,她頗感意外地說:“沒想到過程這麼方便,辦得這麼快!”

省第十四次黨代會期間,省黨代會代表、市質監局局長朱雲華也分享了改革帶來的變化:“通過辦事流程網上完成,實現審批無紙化流轉。5月底前市本級100%的質監行政審批事項實現了‘零上門’。政府權力的‘減法’換取了市場活力的‘加法’,讓群衆和企業帶來更多獲得感。”日前,英博雙鹿啤酒集團有限公司收到瓯海區安監局快遞的備案表,成為該局第一個“零上門”體驗者,公司安全管理負責人陳國榜說:“以前一個項目至少得跑不下5趟,這回辦三個項目卻很省心,不用上門。”

從“多窗”到“一窗”,再到“零上門”,變化背後是基于數據信息共享的流程再造。今年3月以來,市本級先後設立了投資項目、不動産登記、商事登記、外經貿等7類“一窗受理、集成服務”綜合窗口,共包含行政審批事項306項。綜合窗口将涉及多部門辦理的“一件事”進行流程優化再造,并利用政務雲平台共享數據和信息,讓“一窗”從“物理整合”向“化學反應”轉變,大大減少了辦事環節與成本。比如通過對外貿領域的審批流程再造,實現了市區兩級外貿證照聯辦“11證合1”。

據統計,到今年6月底,市本級1144項企業群衆到政府辦事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的基礎上,580個常用審批事項開通“網上申請、快遞送達”服務模式,以“零上門”打造了“政務淘寶”。

功能延伸縮短距離“就近辦理”

親曆者:蒼南縣錢庫鎮豐山村村民蘇忠渺

經過:在錢庫鎮便民中心,蘇忠渺“跑”一次就辦好了殘疾人創業補助金業務的審批手續。

按照原先規定,辦理這項業務要先去社區蓋章,再先後報送鎮殘聯、民政部門審核,最後提交縣殘聯報批,每個環節都得辦事人自己去跑。對腿腳不便的蘇忠渺來說,跑完這樣的業務流程猶如跑馬拉松,而交通問題更是令他難上加難。豐山村到鎮中心的路程他得要50分鐘,公交車1天隻有2班,不小心錯過了又得等大半天。

“最多跑一次”的改革觸角伸到鎮裡後,這項業務的手續大大簡化:辦理人隻要帶齊相關材料在鎮便民中心提出申請,經電話确認、統一平台受理,後續環節由便民中心“代跑”,半天就能完成審批。

在基層,“蘇忠渺們”覺得方便的背後,是“綜治工作、市場監管、綜合執法、便民服務”四個平台全覆蓋,壓縮了空間距離,推動了“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基層延伸,實現“就近辦理”。

跨級聯辦、全城通辦……種種功能延伸的新模式不斷湧現。就在上周,商事登記綜合窗口11項業務實現了全城通辦。“今後,企業和群衆在縣(市、區)行政審批中心就能直接辦理相關業務。”市跑改辦相關負責人說,全城通辦的業務數量将會陸續增加。比如原來需要在市、縣審批中心分頭辦理、至少跑2次以上的食品經營、醫療器械生産等11個審批事項,今後隻需通過市或縣一個窗口受理、網上流轉,讓群衆跑一次就可以辦成。

據統計,溫州市185個鄉鎮目前已實現“四個平台”全覆蓋,将逐步延伸至村居服務中心,讓企業和老百姓辦事在家門口“就近跑一次”。

(原标題《市民親曆溫州各地“最多跑一次” 點贊辦事新速度》,作者:姜巽林,編輯:林克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