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遊天意谷
●董紅春(四川)
2008年深秋,我和好友駕車初遊華蓥山脈鄰水境内的天意谷,其美景曆曆在目,記憶猶新。
時隔12年的2020年9月19日,又随大竹縣作家協會采風團,在豔陽普照、秋風習習中重遊了風光旖旎的天意谷。
天意谷(原名華蓥山大峽谷、龍須溝)位于四川省廣安市鄰水縣甘壩鄉蘇家村2組,屬國家4A級旅遊景區,是古巴人洞穴文化的發祥地,也是華蓥山遊擊隊的根據地,沿途有拂塵瀑、石門關、老龍潭瀑布、地縫峽、天心洞等多個景點。
天意谷處于華蓥山主峰高登山南麓,總面積約20平方公裡,景區海拔在400-1100米,相對高度700米,在僅1.5公裡長的峽谷内就有無數的溶洞奇觀和瀑布群。
天意谷曾經是20多個小煤窯、3個煤礦、1個發電站盤踞之地。河溝污水橫流,泥石流、山地滑坡等自然災害頻發。
改革開放後,由易園集團投資3億多元将此地20多家小煤窯、3個煤礦、1個發電站關閉,并将原有的自然洞穴、飛泉瀑布、奇山怪石、山林小道重新開發、修繕、打造成了風光旖旎的旅遊重地,吸引全國的觀光者到此一遊,為當地帶來了勃勃商機。
走進景區,與昔日不同的是,景區門口一座曾經未見的漂亮别緻、宏偉大氣、設施現代的遊客接待中心建築樓展現在眼前;環顧四周是寬敞有序、環境淨美的生态停車場;附近衆多民宅樓宇、商店、飯館及農家樂新增而建。
我們興趣盎然地進入觀光區。展現眼前的是,曾經的羊腸小道已變成了寬闊的瀝青石子路面,路的兩旁渠溝潔淨,溪水嘩哔。
極目而望,遠處銀珠飛舞的瀑布傾流直下,與峽谷内的潺潺流水共鳴呼應,形成交響,讓人驚心動魄。
走近瀑布,晶瑩的水珠帶着深秋的涼意,飛濺在遊客身上,頓感沁人心脾,心曠神怡,讓人置身“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之境。
面對誘人的景色、甘甜的泉水,一個個不舍離去,彎腰掬一捧甘泉送入口中,滋潤心田,用手機拍下美麗景色,留下倩影。
沿着崎岖山道拾級而上。一路上,水簾窄道、青林翠竹、奇峰峽谷、溝壑瀑布、奇異洞穴、綠幽谷潭,盡收眼底。
遊趣盎然的文友們,手持相機或手機,在歡聲笑語中一路觀光一路取景,好不惬意。
來到千丈瀑布的洗面池,靓女們蹲池戲水、擺姿留影;俊男們引吭歡呼,邀友拍照,留下尊容。
我們一路跋涉一路歌,一路賞景一路情,走走停停地向着最高景點——洞中天河行進。
靠近山腳,仰首而望,懸崖絕壁上一個霧氣氤氲、星光閃爍的洞口,遊人如織。我們沿着用角鋼焊制的“S”型懸崖人梯,攀爬而上。
步入洞穴,鬼斧神功、千姿百态的天然石乳懸挂頭頂,洞内霓虹閃爍,流光溢彩,五彩缤紛。
洞中天河是聚華蓥山千峰萬壑之水于一流、與喀斯特地貌的斷裂地縫相遇後形成的地質奇觀,在一條約5000米長的Y字型斷裂地縫河谷内,形成了無數的溶洞奇觀和瀑布群。由于這裡溝壑縱橫、洞連地天、地縫交錯、暗河深潭,在峽谷内構成了一個水石交融、高深莫測的神秘世界。傳說是當年秦軍滅巴國,巴王子敗退時藏身藏寶、消災避難之地。自然奇觀加曆史神話傳說,更讓這裡成為了舉世無雙的神話世界。
洞中天河大瀑布全長800餘米,有上、中、下共四疊,此為洞中一段,是舉世罕見的洞中大瀑布。洞内大小溶洞及大小瀑布達200多處,其中集天母、天佛、天河為一體的“三天神靈洞”,是舉世無雙的自然奇觀。飛瀑迎賓、石門關、虎跳瀑布、地縫峽、天生橋、天洞、洞中巨佛、望月瀑布、穿心洞等主要景點呈現在我們眼前,讓人無暇顧及。
置身洞内深處,寬闊幽深的水池盡收眼底。擡眼而望,水池頂端的洞口上一股白花花的千丈瀑布直射水池,水花在霓虹燈的照射下五彩缤紛,雲霧缭繞,涼爽徹骨,讓人仿佛置身仙宮瑤池,心曠神怡,美不可言。
洞門口,滴水溶岩而成,酷似身懷六甲之西王母,又似送子觀音化身的天然大佛端莊而坐,仿佛把守着洞内安全,嚴防入侵之敵。這正是“盤古開出洞天景,佛祖甘為護門神。疑是龍王禁地處,轟然天成銀河傾。”洞内清泉嘩嘩地向外流淌,奏出悅耳動聽的美妙旋律為遊客助興。
遊覽完洞中天河,面對祖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的秀麗景色,我們遊興未盡,戀戀不舍地順着山道緩緩而下,打道回府。但心中對祖國錦秀河山依然情愫不斷,暗暗希翼着再次遊玩。
(圖片:作者)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董紅春(筆名:金橋春哥),60後,四川大竹人,大竹詩詞學會會員。愛好文學創作和新聞報道寫作,其文學作品和新聞報道曾在《中國工商報》《四川日報》《四川農村日報》《四川人民廣播電台》《四川交通安全報》《四川工商報》《達州日報》《溫州都市報》《當代巴山文學》《駕駛圓》《竹海文藝》《三湘四水文藝之家》等報刊、雜志、電台上發表播出。曾任溫州《德力西報》編輯,并為報告文學集《前進中的大竹》《光彩之路》撰稿。現為自由撰稿人。
來自《天府散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